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为研究城市公共交通复合网络的拓扑结构特性,在构建多方式、多层次拓扑网络的基础上,对以成都市为例的地铁-公交复合网络在袭击与拥堵下的有效性进行了分析.运用复杂网络理论,首先测度地铁-公交复合网络在不同袭击模式下的静态抗毁性,以评判复合网络中节点与连边的重要度;其后对突发性事故下地铁客流拥堵的传播扩散现象与级联失效过程进行仿真分析,通过对受阻客流在复合网络中传播性的分析,评判复合网络中地铁线路与沿线公交线路应急协调能力的匹配度.研究结果表明:在随机、蓄意两种袭击下,地铁-公交复合网络的最大连通度与网络效率的降幅与降速均低于地铁子网络与地面公交子网络,复合网络整体效能优于单一网络;基于有无容量限制下成都市8条地铁线路的拥堵失效仿真结果,能够评估其沿线既有公交线路的应急疏运能力,从而制定具有针对性的策略措施,以应对突发性事故下复合网络的过载情况.   相似文献   

2.
���й�����ͨ����ĸ����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城市公共交通网络是由公交线路和停靠站点构成的复杂网络,网络的几何性质对站点间的可达性具有重要影响。本文采用Space P法对合肥市公共交通网络进行拓扑,并计算分析了节点的度、群集系数、节点介数以及平均路径长度4个指标及其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合肥市公共交通网络具有明显的小世界网络特性。采用系统聚类分析方法将公交站点归类,并通过比较各类站点对公交网络平均换乘次数的影响,确定了各类站点的相对重要性。站点的聚类结果可为公共交通网络管理、规划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轨道交通网络和常规公交网络作为公共交通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研究乘客在两网复合网络上的方式选择行为有助于提升公共交通系统的协同运营。然而,以往的研究通常只对单个网络出行进行研究,未考虑到出行完整性。针对此不足,基于多源数据融合、轨道与公交网络拓扑融合,提出乘客在公共交通复合网络上的完整出行提取方法;复杂网络中方式选择的本质是路径选择,因此在构建耦合换乘站点的公共交通复合网络基础上,建立5种考虑多种因素组合的多项Logit选择模型,以分析在复合网络中对乘客出行行为影响最显著的因素组合;最后将模型应用于北京市某工作日的公共交通网络及刷卡数据。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完整出行的选择模型优于基于出行阶段的选择模型;通勤者在公共交通复合网络上的方式选择行为与考虑在车时间、候车时间、换乘时间、换乘次数的出行总时间及票价因素显著相关,且出行总时间的影响更大;换乘、候车时间对通勤乘客在公共交通复合网络中方式选择的影响较低,通勤者更加偏好出行总时间短的路径。研究结果可为提升轨道与公交的协同程度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4.
交通拥堵问题越来越成为制约城市快速发展的羁绊,而居民出行方式的选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城市公共交通出行条件的优劣.在国家"公交优先"发展战略下,不同城市发展何种类型的公共交通方式需因地制宜.针对国内快速公交系统的渐进引入,为了反映快速公交的适应性及其投入运营后的实际经济效果,针对刘家堡—兰州西站快速公交线路的实际情况,在分析快速公交运营特点和兰州市快速公交所在区域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针对居民出行行为及出行方式选择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运用动态贝叶斯网络理论对居民出行方式选择进行初步判断,并从微观角度对兰州市快速公交运营经济效益进行评价,结合评价结果对快速公交在整个城市交通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为分析寒地城市地铁客流与网络特性,挖掘客流与寒地气候的相关性,本文利用《寒区城市多模式公交协同运营技术与示范工程》2013—2020 年共 8 年 11 万余条地铁客流数据进行研究。提出效用阻抗Space L-Space P模型建立地铁抽象网络,将时间维度细分为周、月和年这3类, 研究地铁客流特性与扰动因素,并建立寒地城市地铁网络失效模型,分析扰动后地铁站点与线路的客流分布。进一步选取哈尔滨市与南京市地铁数据,运用转移熵因果关系分析地铁网络客流分布与气候的相关性,得到寒地气候对地铁客流的影响。研究表明:所采集的地铁客流数据能够充分展现客流的状态与变化趋势,能够满足客流数据分析的精度与质量要求。近8年,哈尔滨市地铁客流呈现明显的增长趋势,地铁客流分布呈现2月为客流低峰,3月客流逐步回升,3~12月客 流较平稳且具有轻微波幅;换乘客流中夏季呈现8月大于7月大于6月的趋势,冬季则2月换乘客流最低,大多在周一与周五达到周换乘客流量极值。由地铁网络失效模型识别出关键站点,得到 哈尔滨市冬季客流略高于其余3季,冬季地铁网络较脆弱,结合实际数据的模拟分析表明,温度与地铁客流具有一定相关性,且哈尔滨市的相关性大于南京市。  相似文献   

6.
可达性是评估交通便利程度的有效指标,城市公共交通良好的可达性能够吸引更多人选择这类方式出行.基于公交刷卡、发车时间间隔等多源数据,提出考虑线路和流量的车站等待时间计算方法;利用换乘时间阈值拼接出行数据,获取起讫车站出行时间,建立两阶段机会模型.以北京市为例,评估公交网络实际可达性.研究表明:车站服务可达性和网络可达性均呈现城市中心高、郊区低、沿地铁变化趋势明显的特征,线路越多的车站可达性越高;传统的定值设置方法会低估高可达性车站的可达性水平,考虑流量和线路的等待时间计算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城市公共交通是国家综合运输体系网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城市的动脉和社会生产的一道重要的工序.公共交通产业不仅维系着城市功能的正常运转,而且对社会经济发展有全局性和先导性作用.公交改革应该遵循公共交通产业的特点来进行才会取得应有的成效,本文拟通过分析公共交通产业的网络自然垄断性来透视当前的公交改革,并提出对此的一些初步的想法作为参考,希望能对当前的公交改革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为实现中山市公共交通发展总体目标以及落实各项公交优先举措.中山市将实施八项公交发展行动计划,其中以建立快速公交骨干线网为首要任务,并在此基础上通过调整常规公交线网形成整个城市层次分明的公交网络.快速提升整个城市公共交通的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9.
随着城市化发展小汽车拥有量的增加,引起了城市中心区道路交通的严重拥堵,降低了出行效率.为此,北京、上海和广州等大城市通过提高公共交通服务水平,形成地铁、快速公交与较为发达的地面公交相结合的公共交通系统,吸引小汽车通勤出行者选择驻车换乘(Parking and Ride,P+R),进入城市中心区.本文结合北京市轨道交通沿线居民小汽车出行和地铁换乘,形成小汽车与轨道接运的特点,在总结北京城市轨道网特征及规模基础上,通过个体意愿调查统计,构建P+R出行方式选择模型,对地铁5号线终端站天通苑P+R驻车换乘需求进行了预测,为P+R建设和公共交通吸引能力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林群  林涛  毛应萍 《城市交通》2012,(1):19-25,18
面对深圳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但地面公交人车拥挤严重的现状,如何正确选择公共交通发展模式至关重要.从公共交通客运需求、土地利用与交通发展模式及公交运营模式三方面展开探讨,确定选择以“轨道交通+快速公交”复合公交走廊为骨架的新公交发展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快速公交网络的发展目标和功能层次,以现有公交主走廊升级改造为基础,规...  相似文献   

11.
�����Գ��й������ɴ��Եĸ����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地铁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市交通拥堵问题. 国内多个城市都已经开通或新规划了多条地铁线路. 如何评价地铁对于城市公交网可达性的改善作用,从而为地铁站点规划和线路分布的决策提供理论支持,是迫切需要关注的问题. 本文采用复杂网络分析法,把公交站点作为节点,站点间的连线作为边,建立了包含地铁线的南京市公交网的拓扑模型. 以站点间的最少站点数和最少转车次数作为衡量交通可达性的指标,分析了Space L和Space P模型中地铁对于城市公交网可达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地铁的开通提高了城市公交网的整体可达性. 南京地铁沿线站点到其他站点的可达性、地铁沿线站点到商业中心的可达性的提高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2.
网络的拓扑结构分为规则网络、随机网络和复杂网络。复杂网络是大量真实复杂系统的拓扑抽象,通过运用复杂网络的研究方法,对城市公交线路网络和公交站点网络进行分析,结合这两个网络的性质讨论城市公交网络的几何性质,得出公交线路网络具有小世界特性所需要满足的条件。研究结果对于优化公交线路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河谷型城市公交网络脆弱性研究——以兰州市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复杂网络理论,以兰州市为例研究河谷型城市公交网络的脆弱性.首先, 根据L 空间模型构建城市公交站点网络,分析该网络静态拓扑特性.然后,基于随意攻击 和蓄意攻击两种攻击模式,建立城市公交网络脆弱性测度指标,并对两种攻击模式下公 交网络的脆弱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兰州市特殊的河谷型地形特征,在蓄意攻 击下的脆弱性远远强于其在随意攻击下的脆弱性.最后,结合公交网络脆弱性特征研究公 交网络核心站点选取策略.结果表明,基于度的核心站点选择更适合兰州市公交网络,这 为兰州市交通规划和交通网络优化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分析和掌握城市地铁网络的基本特性,有助于规划和运营管理者对地铁进行运输组织和紧急情况的处理。基于复杂网络理论,采用matlab仿真分析,对城市地铁网络相继故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相继故障扩散过程中蓄意攻击比随机攻击具有较快的传播速度,但在扰动幅度和故障规模关系中呈现出相似的变化趋势,蓄意攻击效果并不明显;多目标随机攻击加快了地铁网络相继故障的扩散进程,但对于最终引起的故障规模则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5.
在西安地铁逐渐形成网络的背景情况下,本文通过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从西安市对外交通衔接、基于地铁线网的公交网络优化调整,到常规公交、步行、自行车、出租车及私人小汽车五大交通方式的衔接设施规划等层次,依据车站所处的区域位置、道路交通功能、土地利用、客流情况等综合因素重点探讨了适应于西安城市交通一体化中地铁与其他交通方式接驳的内容、方法及规划落地思路.文章对西安地铁网络化运营前景下的客流运能的充分发挥有前瞻性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对城市公交线网进行合理优化是提高城市公共交通服务质量,缓解城市交通压力的重要方法之一。结合兰州市实际,通过重力模型提高交通分布预测的实际效果,从提高乘客服务水平与公交企业的利益角度出发,建立公交优化模型,并结合现有公交线网特点提出调整方法。  相似文献   

17.
在现有公交网络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一种新的多重边公交线路网络模型.这种 公交线路网络模型以公交线路为节点,公交线路间的若干个相同停靠站点为连边.同时根 据网络拆分的思想,对具有相同站点的三条不同的公交线路,通过引入时滞,将四重边公 交线路网络拆分为四个性质不同的子网络,进而以 Chen 系统为网络的节点,研究了四重 边复杂公交网络的全局同步.改变公交车辆之间的控制强度和相同的站点个数,分析了公 交车辆的人为调度和线路优化对公交线路网络平衡的影响. 最后通过 Matlab 进行数值仿 真,为城市公交网络的合理调度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前针对中国城市公交复杂网络的实证研究仍然仅限于数个大城市,而对不同规模城市的公交网络在拓扑结构上是否存在不依赖于人口、社会、经济等外部因素的共性特征,以及城市公交系统演化机制的研究尚不多见.本文实证研究了330个中国城市P空间下公交复杂网络结构特征,发现度分布普遍呈指数分布,表示公交网络演化机制为随机连接而非择优连接;普遍具有较大的簇系数和较小的平均最短路径,呈现典型的小世界特征;网络同配性在N=1 000处发生相变,N>1 000的网络普遍正相关,反之负相关.C与K呈幂律下降关系,表明各城市公交网络具有等级模块性.本文研究结果可为理解城市公交系统演化规律、交通网络建模研究提供指导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