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自密实混凝土又称免振捣自密实混凝土或自流平混凝土。就是一种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无需振捣(或轻微振捣)即能密实成型的高性能混凝土。它是混凝土工艺的一次革命.故己成为当前混凝土工作者研究的一个热点。但是,通过设计和使用实践,发现自密实混凝土普遍存在弹性模量小、收缩大和坍落度损失大等问题,本文根据国内成功的实践经验和理论研究,对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2.
在桥梁加固工程中,浇筑混凝土时一般不易振捣,或钢筋密集,浇筑混凝土很难达到要求,自密实混凝土以其优越的性能可满足此类混凝土构件的施工要求。本文结合三门峡黄河公路大桥加固工程,简述了自密实混凝土在桥梁加固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自密实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可不振捣而自流平自密实,施工性能好等优点得到广泛的应用.文中介绍了自密实混凝土的制备原理,原材料选择应该注意的事项,配合比设计方法,以及自密实混凝土的表征方法等内容,最后对自密实混凝土研究的展望.  相似文献   

4.
望安高速公路北盘江隧道中导洞隔墙由于受施工狭小空间限制,钢筋密集不便于人工振捣混凝土,为保证中隔墙的施工质量采用了C25自密实混凝土进行浇筑,自密实混凝土是指具有良好的工作性(填充性、间隙通过性、抗离析性),在钢筋密集条件下靠混凝土的自重作用而无需振捣便能均匀密实成型的高性能混凝土。  相似文献   

5.
自密实混凝土具有很高的流动性,能不离析、不泌水、不经振捣便可均匀充满模型,同普通混凝土相比有着诸多优越性。本文主要阐述了自密实混凝土制备的原材料选择、配合比设计两个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6.
地铁车站工程在车站顶纵梁混凝土浇注施工过程中,遇到了操作空间小、难振捣、浇注不密实等诸多问题,通过使用自密实混凝土,使相关问题得以解决。主要从自密实混凝土的配制应用以及质量控制等方面做了介绍。  相似文献   

7.
王成 《交通标准化》2014,(24):21-24
自密实混凝土在近代建筑结构和桥梁结构中有了较大的发展,特别在密集配筋、空间狭窄、不易振捣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广泛应用。但在实体项目的运用中需要对配合比进行充分的试配验证。南京青奥公园步行桥(“南京眼”)在结构复杂的塔柱T0节段的浇筑中采用了C50自密实混凝土,主要介绍自密实混凝土试配过程及质量控制要点,以便推动其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8.
根据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技术要求,从混凝土原材料、配合比、振捣密实等方面阐述了保证水泥混凝土路面面板质量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9.
自密实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工作性,依靠自身重力,无需振捣,自行密实成型,不泌水不离析。同时在力学性能方面也有其特性,能满足在不同环境下的工程应用。本文对其力学性能及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论述了自密实混凝土从试验到施工的控制要点,自密实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比较其独特的优点,并指出在我国推广自密实混凝土的应用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1.
邓涛  李刚 《黑龙江交通科技》2005,28(11):36-37,39
针对目前水泥混凝土路面存在的某些质量问题,论述和提出了保障水泥混凝土路面质量的三大要素:精细高性能道路混凝土材料、振捣密实的面板、稳固的路基和基层。  相似文献   

12.
振捣频率对混凝土性能影响很大,频率不足对提高混凝土强度、密实程度和耐久性作用不大,过振则会出现离析病害。为提高混凝土性能,并保证其处于稳定状态,以济南东岳华庭住宅楼墙体工程为研究对象,采用4种频率对3组不同配合比的混凝土进行振捣,记录各频率下混凝土的出浆及排气时间、气孔大小及分布、强度发展及电通量值。结果表明,选用合适的振捣频率可以有效提高混凝土的性能,对于坍落度为140 mm的C30混凝土,当振捣频率在150 Hz时,混凝土振捣功效、回弹强度、匀质性及抗渗透性均得到较大提升并能处于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13.
梁场混凝土质量监测主要集中在拌和站生产监控和混凝土养生阶段进行,而对其原材料骨料生产和混凝土浇筑阶段缺乏监测,提出利用新技术对原材料骨料粒径和砂石含水率进行在线监测的新方法,在混凝土浇筑阶段采用不同振捣频率和调节时长进行智能振捣,增加混凝土的密实性,减少混凝土内部孔隙和外观缺陷。混凝土全过程的智能监测是公路智慧梁场混凝土质量满足规范要求的可靠保障。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自密实再生混凝土的基本力学性能,通过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轴心抗压强度试验、劈裂抗拉强度试验和弹性模量试验,观察了自密实再生混凝土的受压和受拉破坏过程和破坏形态,分析了再生粗骨料替代率对自密实再生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的影响,探讨了普通混凝土和再生混凝土的各力学性能指标之间的换算关系对自密实再生混凝土的适用性. 结果表明:自密实再生混凝土受压和受拉的破坏形态与普通混凝土相似;当再生粗骨料替代率由0增加至100%时,自密实再生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轴心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和弹性模量分别降低了15.5%、12.7%、25.6%和11.5%,而自密实再生混凝土的峰值应变增大了19.8%;再生粗骨料替代率对自密实再生混凝土的泊松比无显著影响;普通混凝土和再生混凝土的各力学性能指标之间的换算关系不适用于自密实再生混凝土,提出的自密实再生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与其他力学性能指标之间的换算关系具有较高精度.   相似文献   

15.
现浇箱梁后张法施工时,由于锚下混凝土振捣不密实,造成预应力钢铰线张拉时,锚后混凝土受压破坏,锚垫板破坏,通过工程实例介绍了采用环氧树脂砂浆和钢纤维混凝土局部补强进行处理的方案。  相似文献   

16.
预应力混凝土箱梁现浇中的常见质量问题和防治办法 箱梁底板与腹板交接处发生漏浆、不密实.出现孔洞、冷缝、水波纹等现象。这种缺陷形成的原因,除了设计上钢筋间距、保护层过小外.从施工质量控制角度看主要是:施工工艺不完善,粗骨料级配、粒径选择不合理,粗骨料偏大。在底层波纹管上缘.粗骨料易堆积在一起,而为了保证梁体密实性,必然要加强腹板波纹管下混凝土振捣,有时就可能造成振捣过度,在波纹管下缘形成一层砂浆层.从外观上看.  相似文献   

17.
利用自密实混凝土充填堆石体,充分发挥自密实混凝土免振捣、高流动性等特点即可得到自密实堆石混凝土。堆石混凝土是当前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逐渐开始采用的一种方法,由于胶材总用量降低、水化热低、施工简便的特性,在相关领域应用已日趋广泛。针对当前我国在南海开展填海筑岛的迫切需求,通过梳理堆石混凝土当前研究及工程应用现状,对其在岛礁填海筑岛上的应用进行了有益探讨,并建议对堆石混凝土提高耐久性、改善过渡区界面性能、细化施工工艺参数等方面开展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当前.混凝土技术发展有两个重要方向一是发展高强度、高性能混凝土:二是使普通混凝土高性能化,使其使用寿命由40~45年延长至60~70年。免振自密实混凝土通过混凝土本身的流动性与填充性.使混凝土获得密实.这也是高性能的一种体现。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不同体积掺量聚丙烯(PP)单丝纤维自密实混凝土的工作性、抗压强度和劈裂强度。研究表明:在不改变原有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的情况下,PP纤维体积掺量不宜超过0.10%(体积份数);适当提高胶凝材料和高效减少剂的用量是改善纤维自密实工作性有效途径,并且可以提高纤维的掺量0.15%(体积份数);纤维对自密实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影响较小,最优配合比下PP纤维自密实混凝土较普通自密实混凝土劈裂强度提高24%。  相似文献   

20.
在高强自密实混凝土的基础上分别单掺了玄武岩纤维和聚丙烯纤维,然后将二者进行混掺,同时调节减水剂的掺量,通过坍落扩展度、V型漏斗、J型环和L槽试验测试其工作性能,结果表明,所配制的纤维高强自密实混凝土满足一级自密实混凝土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