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5 毫秒
1.
近年来,在环境法理论和实践中出现的对“环境公益诉讼”、环境NGO的研究热、实践热,2005年前后中国发生的数起重大的环境侵害纠纷争议案件、2005年底《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的颁布,2006年“十一五”规划的实施和第六次全国环境会议的召开,所有这些促成本文对现行的环境法制建设和环境保护立法进行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2.
随着海洋环境损害问题日趋严重,引发的赔偿纠纷越来越多.求偿主体日趋多元化,公共利益纳入保护的范畴.我国海洋环境损害赔偿诉讼面临着起诉难、起诉混乱、诉讼主体缺失的窘境,为此,民事诉讼法的修改应立足现实,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确立公益诉讼制度,使海洋环境诉讼原告资格扩大.  相似文献   

3.
社会化的环境意识与环境意识的社会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环境意识水平的高低在解决环境问题的过程中至关重要。若从主体角度看,群体环境意识水平的提高较之个体环境意识水平的提高将更有利于环境问题的解决。而在某种程度上说,群体环境意识即指相对于个体环境意识而存在的社会化了的环境意识。本文从社会学视角入手,主要分析对这种社会化的环境意识进行研究的必要性及意义,并从发展生态经济、促进民主以发展民间非政府组织(NGO)、提高公众教育水平及加强大众传媒建设几个方面来探索实现环境意识的社会化途径。  相似文献   

4.
德国将不同类型的环境损害行为与不同的救济方式相对应,适用不同的法律规定,实行不同的归责原则,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救济制度。而我国目前对环境损害行为并无分类,适用《侵权责任法》和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规定,实行无过错责任原则和举证责任倒置等制度,这种笼统的法律适用对部分行为人并不公平。通过借鉴德国的制度并结合我国法律实践,可将环境损害行为类型化为生活性环境污染损害、生产经营性环境污染损害和具有社会公益性质的行为所造成的环境污染损害,不同类型的环境损害行为在法律适用、归责原则,举证责任方面有所区别。  相似文献   

5.
论创立中国环境公民诉讼制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借鉴影响广泛的美国公民诉讼经验,提出并论证具有我国特色的环境公民诉讼制度.本文提出,中国的环境公民诉讼制度是一种既不同于一般的行政诉讼,又不同于信访和行政复议的新的监督行政行为的制度.它的目的是督促政府勤勉依法履行环境保护公共职能.它的特点是以法庭诉讼督促政府履行环保职能的手段,以60天诉前通知期为触发法庭诉讼的必要条件.它的创立将为我国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序参与环境管理提供一个崭新的法律渠道.  相似文献   

6.
道德具有鲜明的实践品格,本质上是实践的。制度构成了开展道德实践活动、在实践感悟中锤炼道德品质的公共秩序及外在环境。在道德教育中,制度环境是道德发展合目的性、合伦理性和合规律性的统一。在道德活动过程中,人类之所以在制度环境的设计上进行积极追寻与不懈努力,就是为了使制度环境能够更好地适应或满足成就人的德性与德行的道德诉求及道德超越。  相似文献   

7.
公众环境行政参与的现实困境及其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些年来,我国公众参与环境行政决策活动的开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在实践中也暴露出诸多的现实问题。在这些问题中,诸如公众环境行政参与能力不足、公众环境行政参与的信息匮乏以及公众环境行政参与的效力低下等问题尤其突出。因此,当务之急是需要通过组织化的公众参与来克服公众个体参与的无序性,配置公众参与过程中的信息供给制度以夯实公众参与之基础,确立公众参与的政府回应与司法救济机制以提升公众参与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排污权交易理论与环境资源的优化配置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环境是一种资源,是一种生产要素,保护环境是力求对环境资源的高效利用,而企业污染成本外溢使企业滥用环境资源,造成污染泛滥。作为一种市场方法,排污权交易制度可以有效抑制污染成本外溢,实现环境资源的优化配置,提出了在我国建立排污权交易制度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环境法律制度的经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靠政府干预和市场机制是两种基本环境法律制度,都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使环境污染的外部不经济性内部化作用,但两者各有利弊,且实施途径与经济效果不尽相同,选择适宜的环境法律制度对防治环境污染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我国诉讼调解制度的内容及弊端,提出了应将诉讼调解制度确定为我国民事诉讼的一项重要制度给予加强和规范,建议取消“事实清楚,分清是非”作为调解的前提条件;调解与审判相分离;建立诉讼调解中的罚则制度;设立法院附属的“中立评估程序”。  相似文献   

11.
伴随着工业企业的快速发展,环境资源越来越匮乏,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环境问题正对企业乃至全社会都产生着极为不利的影响。目前,环境成本的高增长已使企业不堪重负,因此,在循环经济下,把环境因子纳入工业企业成本管理系统,势在必行。对环境成本的识别、计量、环境会计账务处理、环境成本的管理方法及管理的最佳程度问题作了相应探讨。  相似文献   

12.
本文试图建立环保公共服务均等化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环保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准确把握地区差距的结构性特征。研究发现,环保公共服务的不均等从整体上看主要是东部与中西部地区的明显差距,投入和资源的不均等最为突出。因此,中西部地区环保公共服务的严重滞后是影响环保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文章分析了交通环境监测预警存在问题,指出目前交通环境监测预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交通环境监测预警体系的欠缺;构建了交通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即基础支撑体系、技术保障体系、环境管理体系和社会参与体系。建立交通环境监测预警体系能够做到全面反映环境质量状况和变化趋势,及时跟踪污染源污染物排放的变化情况,尽可能地准确预警和及时响应各类环境突发事件,满足交通环境管理和安全管理的需要,将交通环境安全系统保持在可持续发展的结构状态。  相似文献   

14.
公路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的公众参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齐楠 《交通标准化》2011,(9):188-190
公众参与作为公路建设项目环境管理中的重要手段,在促进交通运输行业可持续发展、提高公路建设管理水平方面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通过分析公路建设项目环境管理中公众参与的现状,可发现我国公众参与环境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新的公众参与模式,促进公路建设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环境污染侵权是一种特殊的侵权,由于环境污染具有复合性、潜伏性、间接性、滞后性等特征,环境污染侵权民事责任的构成也就有其不同于传统民事责任构成的特殊性。本文以公平原则为依托,对环境污染侵权民事责任的行为的违法性、推定因果关系以及举证责任分配等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分析。最后,本文对环境污染损害的救济进行了探讨,认为要区分情况,分别由有关责任人承担救济义务;救济途径要拓宽,多渠道保障受害者的权益。  相似文献   

16.
环境保护涉及社会各个领域,公路建设与环境保护密切相关。文中对公路建设环境保护作了分析与探讨,对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与方法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阐述,总结归纳了公路设计、施工、营运期公路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与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