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防抱死制动系统ABS(Anti—lockBraking system)属于汽车的主动安全系。ABS系统的配置,既可有效避免紧急制动时车轮抱死(打滑)现象的发生,同时还可以保持车辆制动过程中的转向操纵性,从而大大增强了行车安全性。其主要工作原理是:ABS系统通过轮速传感器对相应车轮的转速进行实时监测,当某一车轮出现抱死倾向时系统立即响应,通过减小相应车轮的制动力来消除即将发生的抱死现象。  相似文献   

2.
闫莉 《汽车运用》2006,(6):43-43
ABS即防抱死制动系统。该系统可使汽车在任何路面上进行紧急制动时,自动控制和调节车轮制动力,防止车轮完全抱死,从而取得最佳制动效果。  相似文献   

3.
代洪 《汽车维修》2006,(4):11-13
奥迪轿车ABS系统主要由电子控制器(ECU)、液压调节器、轮速传感器和ABS指示灯等组成,采用3通道4传感器,两前轮的制动压力分别控制,两后轮的制动压力按“低选原则”(使最先可能出现抱死的车轮不发生抱死)进行同时控制。  相似文献   

4.
TB-ABS441是江苏天宝电子集团徐州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司自主设计开发的一种电子式汽车防抱制动系统(ABS)。这是一种四传感器四通道ABS,可以有效消除紧急制动时车轮抱死导致的侧滑、甩尾、方向失控等现象,从而极大地提高行车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福特Escott 99型轿车的ABS系统为四传感器四通道的控制系统。它由制动防抱死控制模块、液压控制单元、4个轮速传感器、ABS主继电器、制动踏板位置开关、减速开关和ABS指示灯等组成,如图1所示。当汽车正常行使下突然制动时,防抱死制动控制系统将自动调节制动管路压力以防止车轮被抱死。当防抱死控制系统工作时,ABS控制模块接收每个车轮速度传感器的信号,  相似文献   

6.
摩托车的制动系统对其行驶安全有着重要影响。本文通过对制动系统的性能要求分析,设计了一种基于液压控制的制动防抱死系统。由霍尔传感器测量前后车轮的轮速,通过电子控制单元调节液压系统,进而使前轮和后轮的主缸和轮缸的压力合理变化,在紧急制动时不会出现抱死状态。通过试验,验证了紧急制动时,ABS系统对横摆角和抱死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制动防抱死系统设计合理,能够解决摩托车在紧急制动时存在的制动距离长、横摆角大、制动抱死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汽车防抱制动死系统(Anti-Look Brake System)简称ABS,是汽车上的一种主动安全装置。ABS利用电子电路自动控制车辆制动力,防止车轮完全抱死,提高制动减速度和缩短制动距离,并能有效地提高车辆制动的稳定性,防止车辆侧滑和甩尾,因此被认为是当前提高汽车行驶完全性有效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8.
《世界汽车》2015,(3):102-103
主动安全方面1,ABS(防抱死制动系统):能独立控制每个车轮的制动力,使车辆在紧急制动时仍具有转向操控能力,可有效避免紧急制动时车轮抱死引起的转向不足、甩尾、侧滑等危险情况的发生。2,EBD(电子制动力分配系统):在车辆作常规制动时,通过建立合理的制动压力来避免后轮过度制动,并且根据道路的变化不断对制动力进行优化调整,从而保证制动系统既能发挥最大的制动效果,又能避免制动力过大导致后  相似文献   

9.
汽车防抱制动系统(简尔 ABS)是最近几年开发使用的一种提高汽车制动安全性的高新技术装置。当汽车在行驶中进行制动时,尤其是在潮湿、泥泞、冰雪路面等低附着系数路面上高速行驶中实施紧急制动,车轮很容易抱死拖滑,一旦有一个以上车轮抱死,就会造成车辆侧滑甩尾,方向失控,导致车辆相撞倾覆,甚至造成车毁人亡的严重事故。ABS 就是针对这一问题而开发的汽车安全性装置。  相似文献   

10.
一、防抱制动系统(Antilock Braking System)(ABS) ABS系统可以避免车辆紧急制动时发生的车轮抱死现象,并保持车辆的转向操纵性,属于车辆的主动安全系统。 在博世公司第一代ABS演化成系列产品之初,博世公司即提出了前轮和后轴独立式制动回路理论。随  相似文献   

11.
正早期成果:防抱制动系统防抱制动系统(ABS)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是早期戴姆勒在安全技术领域的重大突破之一。第一辆采用ABS的乘用车于1970年问世。1978年,从奔驰S级开始投入规模化生产。1981年,防抱制动系统正式应用于卡车。如今,防抱制动系统广泛应用在乘用车及商用车。在紧急制动时,电脑会对比实际车速和车轮转速的差异,检测车轮是否处于抱死、拉胎的状态,发生抱死时会瞬间放松制动让车轮回复转动后再继续制动。  相似文献   

12.
当前,无论在军用汽车还是在民用车辆上,大量使用了ABS技术,可是在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出现之前,汽车所用的都是开环制动系统。其特点是制动器制动力矩的大小仅与驾驶员的操纵力、制动力的分配调节以及制动器的尺寸和型式有关。由于没有车轮运动状态的反馈信号,无法测知制动过程中车轮的速度和抱死情况,汽车就不可能据此调节轮缸或气室制动压力的大小。因此在紧急制动时,不可避免地出现车轮在地面上抱死拖滑的现象。当车轮抱死时,地面的侧向附着性能很差,所能提供的侧向附着力很小,汽车在受到任何微小外力的作用下就会出现方向失稳的问题,极易发生交通事故。在潮湿路面或冰雪路面上制动时,这种方向失稳的现象会更加严重。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ABS的出现,从根本上解决了汽车在制动过程中的车轮抱死问题,可使汽车在制动时维持方向稳定性和缩短制动距离,有效提高行车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ABS(防抱制动系统)是第一代底盘电子控制系统,一旦轮速传感器检测到车轮出现抱死现象时,ABS-ECU便于瞬间作出适当的动作响应,即通过调节车轮制动缸的制动压力来迅速消除抱死现象,保证了车辆的转向操纵性及稳定性。 TCS(牵引力控制系统)在车辆起步及行驶加速过程中持续不断地探测各车轮的rpm速率,并通过独立或串联以下  相似文献   

14.
代洪 《汽车维修》2006,(7):18-20
ABS(电子控制防抱死制动系统)是利用电子电路自动控制车轮制动力的装置,这种装置可以充分发挥制动器的效能,提高制动减速度,缩短制动距离,并具有制动时仍有转向能力、方向稳定性好等优点。丰田佳美轿车ABS采用四传感器四通道/四轮独立控制方式。  相似文献   

15.
李彦栋 《实用汽车技术》2005,(6):i0048-i0048
防抱死刹车系统Advaced braking sysiem(简称ABS)。它的工作原理是。依靠装在各车轮上高灵敏度的车轮转速传感器以及车身上的车速传感器,通过计算机控制。紧急制动时,一旦发现某个车轮抱死,计算机立即指令压力调节器使该轮的制动分泵泄(减)压,使车轮恢复转动。ABS的工作过程实际上是抱死-松开-抱死-松开的循环工作过程,使车辆始终处于临界抱死的间隙滚动状态,有效地克服紧急制动时的跑偏、侧滑、甩尾,防止车身失控等情况的发生。ABS有很多方面的要求你注意到了吗?  相似文献   

16.
奥德赛(ODYSSEY)防抱死制动系统(ABS)是用来防止紧急制动期间车轮抱死,使驾驶员能够保持对车辆的控制。ABS系统主要由ABS控制模块、ABS泵、电磁阀控制阀、车轮速度传感器、齿轮脉冲发生器(磁阻齿圈)、ABS调节器、ABS指示灯、制动主缸、制动助力器总成和连接导线组成。ABS液压回  相似文献   

17.
防抱制动系统((ABS)的任务是防止由于制动力过大造成的车轮抱死(尤其在光滑的路面上),从而使得即使全制动也能维持横向牵引力,保证了驾驶的稳定性和车辆的转向控制性以及主、挂车制动协调性的最佳效果。同时保证了可利用的轮胎和路面之间的制动摩擦力以及车辆减速度和制动距离的最优化。图1是ABS系统的主要零部件。[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谈ABS防抱死制动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BS装置是以提高汽车行驶性能为目的而开发的。现在汽车上普遍采用的ABS防抱死制动系统,主要由轮速传感器、控制器(电脑)及电磁阀组成。其原理是根据车轮传感器提供的角减速度,由电子控制单元计算出的参数,再通过液压控制单元调节制动过程的制动压力,达到防止车轮抱死的目的。ABS称为“防抱死”系统而不是“防滑”系统,在使用装有ABS的汽车时,不可采用多踩几脚制动踏板的方法来增加制动力,不可随意增大轮胎的直径,维修时一定要参考原车的维修手册并使用原厂规定的制动液。  相似文献   

19.
制动防抱死系统简称ABS。又称防锁死驻车系统。车辆制动时,车轮的制动力与地面附着系数有关。当车轮处于半滑动半滚动状态时,地面的附着系数最大,制动力较大,侧向稳定性也较好。当车轮完全抱死时,地面附着力有所下降,汽车的侧向稳定性为零.极易出现侧滑和甩尾现象,造成事故。  相似文献   

20.
五、适合于制动和传动系统的行车安全系统 1.防抱制动系统(ABS)(1)研究课题在湿滑路面行驶或是驾驶员猛踩制动(由于突然出现意想不到的障碍物或是其他驾驶员的错误)等危机情况,在没有ABS的情况下,车轮在制动时就容易抱死,车辆便不能控制转向,引起打滑。更严重的是偏离道路。在这种情况下,ABS防止车轮抱死.保持其制动时的转向性,从而有效降低打滑。(见图1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