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汽车召回响应率是指跟随一次召回声明的缺陷汽车校正百分比,也就是维修的车辆占应召回车辆总数的比例。衡量召回成功的一种方法就是看缺陷产品从市场上召回的比例。要想达到100%的召回响应率的可能性很小。因为制造商不能够准确地知道有多少产品已销售并且可以召回。①制造商的原始记录不完整;②已经报废的产品顾客没有通知制造商。英国的交通车辆的召回具有很高的响应率,这与斯旺西的驾驶车辆执照代理处所提供的独一无二的相关数据有关。目前,影响我国汽车召回响应率的主要因素如下:  相似文献   

2.
正"车辆召回将导致大量车主涌入汽车服务部门,这要求相应的汽车服务部门应具有极强的应变能力。较前几年而言,汽车制造商都能够更好地控制召回的发生,"J.D.Power美国汽车零售业副主席Chris Sutton表示,"汽车制造商已经表明,当需要发生召回时,如果他们采取的措施不会给车主们带来不便,因召回而产生的负面影响也可能转变为正面的。"  相似文献   

3.
不久前,国家质检总局发布汽车产品召回通告,对部分进口兰博基尼盖拉多汽车和部分普桑轿车实施召回。据国家质检总局网站统计的数据显示,2012年1至9月共有约54起汽车召回事件,在实施召回的汽车产品中,既有奔驰等跨国汽车公司的产品,也有中外合资企业的产品,还有长城汽车等自主品牌企业的产品。自2004年10月1日我国开始实施缺陷汽车产品召回制度,"召回"两字便常见报端。奥拓的召回,曾是国产经济型汽车召回迈出的历史性一步;近期,厦门金龙旅行车有限公司、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又相继主动召回有缺陷汽车。可见,我国的汽车召回从开始的"犹抱琵琶半遮面",到越来越多的汽车厂  相似文献   

4.
《汽车与安全》2013,(3):64-65
进入2009年,汽车召回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很多人并不知道召回的具体意义,甚至有些消费者将召回与三包、认证混淆。实际上,所谓汽车召回是指按照《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要求的程序,由缺陷汽车产品制造商进行的消除其产品可能引起人身伤害、财产损失的缺陷的过程,包括制造商以有效方式通知销售商、修理商、车主等有关方面关于缺陷的具体情况及消除缺陷的方法等事  相似文献   

5.
微增长时期,自主品牌更能静下心来回归产品品质提升的规划,正视自身产品缺陷,主动"召回",诚信"三包",以赢得服务口碑,为品牌形象加分. 汽车"召回"与"三包",可增进消费者对负责任的汽车生产商的信任感和忠诚度,反过来也是汽车制造商对市场的一种自我保护. 适逢"召回"风与"三包"雨,自主汽车品牌在路上,"风""雨"兼程. 最炫自主召回风 随着年初《召回条例》的正式出台,国内汽车市场也呼应式地卷起了汽车召回的"最炫民族风".在今年一季度发布召回公告的16家车企中,包括6家自主品牌车企,占比高达37.5%.同比201 2年一季度的公告,自主品牌召回车企更是达到了200%的同比增长.  相似文献   

6.
<正>《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实施办法》首次将汽车零部件生产者纳入召回管理的范畴、对其提出了具体要求,强化了汽车零部件制造商的责任和义务、使之更加重视产品的质量稳定性和一致性。日前,国家质检总局根据《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制定《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实施办法》并发布了征求意见稿。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与自2013年1月1日开始正式执行的《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一样,缺陷汽车产品的召回主体仍为"在中国境内的汽车和汽车挂车生产者""从中国境外进口汽车产品到境内销售的  相似文献   

7.
颜梅生 《驾驶园》2011,(3):79-79
当前,汽车召回事件屡见不鲜。但是近年来,个别有影响力的汽车制造商、大规模召回的频繁程度,不得不让人深思,也不得不让消费者考虑遭遇汽车召回,该如何维权?笔者的以下提醒或许能对你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8.
汽车召回响应率是指跟随一次召回声明的缺陷汽车校正百分比,也就是维修的车辆占应召回车辆总数的比例。衡量召回成功的一种方法就是看缺陷产品从市场上召回的比例。要想达到100%的召回响应率的可能性很小。因为制造商不能够准确地知道有多少产品已销售并且可以召回。①制造商的  相似文献   

9.
众所周知.所谓汽车召回.是指按照《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要求的程序.由缺陷汽车产品制造商进行的消除其产品可能引起人身伤害、财产损失的缺陷的过程,包括制造商以有效方式通知销售商、修理商、车主等有关方面关于缺陷的具体情况及消除缺陷的方法等事项.并由制造商组织销售商、修理商等通过修理、更换、收回等具体措施有效消除其汽车产品缺陷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汽车召回,是指按照《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要求的程序,由缺陷汽车产品制造商进行的消除其产品可能引起人身伤害、财产损失的缺陷的过程。换句话说,召回的车辆都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安全隐患,需要车厂通过维修或更换零件等手段来解决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1.
基于欧美召回数据的汽车缺陷特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欧洲和美国实施汽车召回数十年来的统计数据进行全面分析,对汽车缺陷的发生规律进行讨论,研究成果将对我国汽车产品的缺陷防范和风险管理提供有益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2.
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的批次性质量追溯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叶明海  赵敏 《汽车工程》2006,28(6):595-597,601
《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的实施对汽车生产厂商的召回可追溯性提出了要求。文中定义了可追溯性的特点、范围、功能,提出建立以批次管理为核心的质量追溯方法,实现贯穿召回前及召回中的全过程追溯管理,为汽车厂商提供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13.
加速行驶车外噪声试验研究及我国载客汽车噪声水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辉  邱彬 《汽车工程》2007,29(6):515-519
通过对加速行驶车外噪声源的分析,确定了发动机排气噪声和轮胎滚动噪声是目前汽车加速行驶的主要噪声源。在阐述了我国汽车加速行驶车外噪声的试验方法后,提出驾驶员操作是影响测量结果的最主要因素。结合大量试验测量数据,对比分析了GB1495-2002第二阶段噪声限值实施前后我国汽车加速噪声的变化,建议将加强M3类大型载客汽车的降噪研究工作作为今后我国大中型城市汽车噪声控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4.
中国汽车经销商竞争力AFDA评价模型及实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郑鑫  吴泗宗  叶明海 《汽车工程》2005,27(6):754-758
结合中国汽车市场由非常态的“井喷性增长”转向常态的“一般性增长”以及汽车经销商竞争力普遍缺乏的现状,运用竞争力理论对汽车经销商进行全面剖析,提出汽车经销商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同时集成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数据包络法、因子分析法、精确值评价法,提出中国汽车经销商竞争力AFDA评价模型,并对5家汽车经销商进行了实证分析,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5.
江宁 《时代汽车》2009,(10):62-67
继轿车和大客车之后,从9月1日起,对货车实施召回管理的制度开始实行。汽车召回管理范围扩大到货车,对保障汽车下乡顺利进行、维护农民消费者权益有积极意义,但也有货车企业担心此举对于刚刚出现回暖的商用车行业带来一些压力。那么,汽车召回,究竟是压倒中国商用车骆驼背上的最后一棵稻草?还是促使中国商用车凤凰涅檗的上帝之鞭?  相似文献   

16.
随着汽车智能化和网联化的发展,汽车已经不再只是个简单的交通工具,车主开始关注并期待OEM能否像手机更新软件那样远程维护升级自己的车辆,以获得自身更好的驾驶享受及新功能体验。同时OEM为了降低由于产品软件漏洞等引发的召回风险及新功能的迭代更新,利用远程诊断技术,也都积极构建汽车OTA升级体系,实现整车OTA刷新应用。文章主要介绍了汽车OTA和远程诊断技术,并提出一种汽车OTA刷新中远程诊断设计方案,为OTA升级及故障诊断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建立适用于公路运行速度设计的标准车型,通过对大量试验路段的实地交通调研,结合中国近10年的车型资料,建立了车型参数资料数据库;通过分析中国车型参数统计分布,采用阶段式多元综合聚类法对车型参数进行聚类;综合分析采集的车辆实际运行特征参数,通过应用聚类分析及速度-轴距分布分析,初步确定了以速度和轴距作为车型划分类别,并依据中国车辆轴距分布统计结果确定了基于轴距的车型划分标准。结果表明:汽车轴距、比功率是车型分类标准划分的重要指标;提出的用于中国双车道公路和一级及高速公路运行速度分析的车型分类标准对于公路运行速度设计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8.
引言当前全球面临着能源短缺的危机,并且大气污染也是亟待解决的难题,这促进了电动汽车产业的高速发展。在此形势下,世界各国的汽车制造商都投入了大量资金开发电动汽车,目前日本及美国等汽车强国已经开发出一些商品化的电动汽车产品。在这一领域,中国与国外技术水平和产业化程  相似文献   

19.
伴随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汽车行业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汽车的保有量在不断增多,带来中国的道路交通形式也日趋复杂,使得汽车消费者购车已不仅仅是购买一辆代步工具而已,在选车购车时而是对车辆的安全性能的重视程度在越来越高;汽车企业也把车辆安全性能开发放到了至关重要的位置,加大各种研发手段及技术能力的储备和投入,促使中国汽车安全技术发展在不断进步,车辆的安全性能也在不断提高。本文主要对车辆前端的水箱框架进行研究,研究其对车辆安全性能的影响,以指导车辆被动安全性能的开发。  相似文献   

20.
车辆噪声与城市道路路面平整度关系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主要研究了城市道路平整度可能对机动车辆噪声级产生的影响。采用IRI作为道路平整度的计量单位,并在上海的一些城市道路上组织了沥青路面和水泥路面两类试验。首先,在满足试验条件的道路上进行平整度的量测;其次,在试验道路的测点上采集车辆以特定速度驶过的最大噪声级。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分析,发现车辆以相同速度行驶在平整度不同的城市道路上时,其噪声级是不同的,而且随着平整度指数的增加,机动车辆噪声级也呈上升趋势,因此城市道路平整度确实会对机动车辆噪声级产生影响。在20~50 km/h速度范围内,对于平整度相同的水泥路面和沥青路面,前者的车辆匀速行驶噪声要高于后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