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基于时间Petri网的集装箱码头AGV调度系统建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了集装箱自动化码头物流系统中的自动导引小车-AGV工作情况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用时间Petri网对AGV调度系统建模和性能分析的基本思路;建立了AGV的运输路径模型,并进行了系统性能特性分析;结果表明这种模型能够准确地描述集装箱码头物流系统的运行状况.  相似文献   

2.
针对集装箱码头交通特点,综合考虑采用自动导引小车的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未来发展的需要,提出了基于模糊控制的缓冲区策略,利用eM-P lan t建立了孤立交叉口的仿真模型,并对基于模糊控制的缓冲区策略和先进先出策略分别进行仿真,通过数据比较和分析,确定了两者的适用范围,结果表明基于模糊控制的缓冲区策略优于先进先出策略,是进行自动化集装箱码头交叉口控制的实用和有效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CCCT技术与集装箱码头生产DPS系统的整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集装箱码头生产(DPS)系统与控制、通信、计算(CCCT)技术整合方案.设计思想是由自动控制层、数据通信层和计算处理层构成一个完整的码头生产管理信息系统;解决了码头前沿数据断层、堆场定位作业数据缺失等问题,提高了码头生产链的信息化和自动化程度.通过集装箱码头生产(DPS)系统与控制、通信、计算(CCCT)技术的整合创新,提高了集装箱码头的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4.
集装箱码头前沿交通流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在深入分析现代集装箱专用码头前沿交通流的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并建立了一个集装箱码头前沿交通流模型,通过对模型的数值计算,分析了集装箱拖挂车在前沿的滞留时间与作业的集装箱岸桥数量比的关系,仿真研究了集装箱拖挂车在前沿的滞留时间与码头前沿宽度的关系,证明了模型的合理性,利用这个模型可以评价码头前沿交通流状况,从而为码头设计和规划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集装箱码头生产物流控制系统(CTLCS)主要解决了现有集装箱码头MIS系统中存在的结构缺陷.该系统集成方法是在原有MIS基础上,增加了无线局域网(WLAN)和移动工作站群两个单元平台;将DGPS—RTK技术应用于码头露天环境的集装箱堆场工艺,实现了集装箱码头的场桥动态追踪、生产物流实时控制和远程可视化管理;解决了生产人员依赖作业计划单、对讲机那种半手工生产管理模式造成的码头生产瓶颈和管理信息滞后现象.CTLCS可在原有码头生产能力的基础上,使港口企业的物流成本降低4%.港口集装箱吞吐率和客户服务水平都得到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6.
针对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现有设备分配算法采用的绑定机制,提出混合分配机制算法,解决设备忙率参差不齐,即某低架桥轨道小车一直繁忙而其他一直空闲的问题;同时,本算法流程中,各设备采用总体同步移动策略,即接到装卸任务后,设备组合中各设备同时向目标位置移动,而非目前采用的分步移动方式。仿真实验证明,采用本算法后,一方面码头装卸效率得到较大提高;另一方面各设备的忙率也取得相对的均衡。  相似文献   

7.
按照不同的研究区域, 总结了集成调度在码头前沿、码头堆场以及码头前沿和堆场间等方面的国内外文献, 并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研究结果表明: 多数文献研究的是传统集装箱码头的集成调度问题, 并取得了较多成果, 也有少数文献研究了自动化码头的集成调度问题,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自动化码头的增多, 在今后的研究中, 应结合自动化码头的特点, 研究自动化码头内的设备集成调度问题; 多数文献都是在静态或确定情况下研究集装箱码头的集成调度问题, 只有极少数文献考虑了码头生产调度过程的动态或不确定性, 因此, 随着研究的逐步深入, 动态或不确定因素下的集成调度问题将成为未来的研究重点; 多数文献均建立了以时间、成本最小或二者相结合的目标函数, 虽然也有助于提高码头的生产效率, 但是依旧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随着能源问题的日益严重, 在未来的研究中, 应建立均衡能耗和其他优化目标的多目标模型; 多数文献中设计了启发式算法, 并获得了较好的优化解, 为了使求解方法更加多元化, 应将算法计算与仿真验算相结合; 随着多式联运的兴起, 应在考虑铁路作业区对整个集装箱码头影响的基础上研究铁路作业区与码头间的集成调度问题。   相似文献   

8.
珠江口地区的深水集装箱港群(以下简称港群),包括香港在内,深圳、广州、高栏、东莞等港的深水集装箱码头。  相似文献   

9.
不确定环境下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自动化码头)多级作业延误现象频发,随着时间的推移, 延误会在多级作业间传导,形成“连锁”效应,严重影响港口的整体效益。为了提升企业应对作业延误的能力,依据超网络理论和传播动力学理论,构建自动化码头多级作业超网络。结合小世界网络理论的网络拓扑特征,从特征路径长度、聚类系数及SIS(易感-感染-易感模型)模拟3方面对延误在多级作业超网络中的传导速度、传导广度以及传导能力进行讨论与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较短的传导路径和较大的聚类系数会使不确定事件带来的延误在多级作业超网络中更快和更广地传导,聚类系数较小的故障节点传导扩散会受聚类特性抑制。多级作业超网络的传导 能力随初始故障节点数量的增加而增加,随修复概率增加而减少。本文有利于企业管理者主动应对不确定事件带来的延误,提升港口的运作效率。  相似文献   

10.
《交通标准化》2007,(9):204-204
8月13日,记者从中国港口协会集装箱分会获悉,一项旨在“使集装箱码头以尽可能少的资源、能源消耗.谋求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最佳运营秩序”的集装箱码头行业标准有望出台。  相似文献   

11.
利用CPN TOOLs软件,对基本着色Petri进行赋时和分层的扩展,采用自上而下的方法,建立了集装箱码头作业系统的分层Petri网模型,其子网为赋时着色Petri网.基于实例,在集装箱码头作业系统的分层Petri网模型上进行仿真,根据前沿和堆场设备以及水平输送车辆的利用情况,分析了码头作业系统的瓶颈。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分析波特教授五力量模型的基础上,对五种竞争力进行分解,利用分解后的要素探讨了我国集装箱码头投资业的产业结构和产业环境,同时针对各种环境,提出对我国集装箱码头的投资策略。  相似文献   

13.
集装箱码头集卡调度策略的仿真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集装箱码头传统的集卡调度模式的基础上,提出在数字化技术环境下的集装箱码头集卡实时调度规则,并建立了这两种调度模式的动态仿真模型.经过仿真实验分析,比较这两种调度模式对码头生产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提出的调度策略是合理可行的,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4.
珠江三角洲集装箱码头的布局规划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分析了珠江三角洲集装箱码头布局的现状;研究了珠江三角洲集装箱码头发展的社会经济环境;通过模型分析并考虑各种因素。预测了珠江三角洲各集装箱码头的2010年和2020年集装箱吞吐量;分析了珠江三角洲主要港口与香港在集装箱运输方面的关系;时珠江三角洲的9个集装箱港口进行了功能和定位方面的分析,提出了珠江三角洲集装箱码头的规划布局设想。  相似文献   

15.
集装箱码头物流作业Agent间的重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介绍集装箱码头物流作业流程的基础上,通过引入计算Agent和作业角色Agent,构建了基于Multi-Agent的集装箱码头物流作业重构系统框架和结构,研究了重构中作业角色Agent的工作过程,用强化学习算法设计了作业角色Agent;构造了在基于Multi-Agent的集装箱码头物流作业重构中计算Agent重构模型,并用双层规划理论实现了相邻作业角色Agent的协调。以集装箱码头集卡作业和岸桥作业两相邻作业重构为例说明了重构是有效的,有利于提高集装箱码头物流作业系统的可靠性和协调性。  相似文献   

16.
集装箱码头前沿布局的仿真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仿真优化方法研究了某集装箱码头前沿布局中泊位数,岸边集装箱装卸桥(岸桥)陆侧轨外侧作业通道数,岸桥及集装箱拖挂车(集卡)配备数量等因素对作业过程及码头通过能力的影响.开发了可生成不同集装箱码头前沿布局方案的参数化仿真模型,建立了仿真结果数据库和多目标多层次的方案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把遗传算法与系统仿真相结合,以评价指标体系评价得分作为优化目标,求得了最优方案,供决策者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前内河专业化集装箱码头设计借用相关设计规范进行.应用中出现了一些问题.通过对两个错误的码头通过能力计算公式的案例分析,希望加快内河集装箱码头设计规范的制定和实施,以便提高内河集装箱码头的设计质量。  相似文献   

18.
文中基于我国集装箱运输的快速发展,以及各集装箱港口企业对集装箱码头操作专业人才需求特点,结合当前高职高专教学及课程改革中的"工学结合"理念,提出了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集装箱码头操作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的方法,从而为培养学生胜任集装箱码头各工作岗位的能力,尤其是具体操作能力奠定了教学基础,并为如何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9.
基于计算思维和计算透镜, 分析了集装箱码头的装卸作业与调度决策, 基于“并行计算”、“异构计算”和“可重构计算”提出了计算物流视角下的集装箱码头作业层次化、并行、异构与可重构计算模型; 将计算机科学领域中多种典型计算体系结构的设计思想和运作机制, 泛化、迁移、修正、融合和定制到集装箱码头作业系统中, 设计了面向此计算模型的混合调度策略, 提出了集装箱码头调度新的抽象计算模型与工程解决路径; 以某大型集装箱码头为实例, 基于集装箱码头作业层次化、并行、异构与可重构计算模型, 进行了物流广义计算自动化的设计与性能评估。研究结果表明: 采用计算模型能确定码头的集装箱吞吐量上限, 实例中约为码头年设计能力的2.75倍; 在满负荷情况下, 基于等待作业集装箱队列的负载均衡调度策略和基于等待作业船型的负载均衡调度策略均能将大型集装箱干线船舶物流广义计算任务延迟缩短约17 h; 在明显作业过载时, 前者能将物流广义计算任务延迟减少100~110 h, 后者能减少约120 h; 在满负荷和作业过载情况下, 2种策略均能缩短大型集装箱干线船舶物流广义计算访问存储时间1~2 h, 后者在作业过载情况下表现更佳; 2种策略都能很好地优先服务重点班轮集合, 且有各自对应的适用状况和调度重点, 码头管理者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用。   相似文献   

20.
集装箱在码头与后方堆场之间的运输构成了港口车流量中的重要部分。应用W ITNESS物流仿真软件对集装箱码头公司与后方堆场之间的集疏运物流作业进行仿真,从中发现集疏运瓶颈并指出问题根源,以寻求解决方案,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以天津港各集装箱码头公司与后方堆场间的实际情况建立仿真模型,并进行模拟评价优化方案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