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最近,联合国经合组织(OECD)发布《巨型船舶的影响》报告(The Impact of Mega-Ships)"狙击"大船,认为集装箱船舶大型化和承运商的营运联盟化是造成港口拥堵的罪魁祸首.5月,世界航运协会(WSC)发布《对港口拥堵、船舶规模和船舶共享协议的一些看法》(Some Observations on Port Congestion, Vessel Size and Vessel Sharing Agreements)"狙击"OECD报告.  相似文献   

2.
李海英 《集装箱化》2015,26(6):9-12
<正>近年来,集装箱船舶大型化、航运联盟化趋势日益明显。2013年,额定载箱量超过18 000 TEU的3E级大型船舶"马士基·迈克凯尼·穆勒"号下水,标志着港航业进入全新的大船时代。港口业是航运业的重要伙伴,在大船时代,港口企业必须把握发展趋势,结合自身实际,积极应对。本文以青岛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岛港)为例,分析港口在集装箱船舶大型化时代的应对措施。1集装箱船舶大型化趋势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全球贸易增长态势放缓,航运市场持续低迷。由于船舶大型化具有明显的经济效应,各大航运公司为提升规模优势、  相似文献   

3.
<正>集装箱船舶大型化进程加快、航运联盟化程度提高,对港口而言危机并存。港口只有在技术、效率、管理上进一步创新和突破才能成为航运联盟航线网络体系中的重要节点一、集装箱船舶大型化、航运联盟化背景及发展现状1.规模经济不断推动集装箱船舶大型化发展进程集装箱运输形式的产生引领了世界货物运输发展的潮流。从1957年第一艘全集装箱船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4.
正(2017年5月)1中国A股港口上市公司指数走势中国A股港口上市公司指数2017年5月底收于85.8点,较月初小幅下跌3.2%。当月中国A股港口上市公司指数走势弱于沪深300指数。5月下旬,持续1个月的上海港拥堵终于有所缓解。宁波港、广州港等港口上市公司的数据快报显示,集装箱枢纽港生产旺盛。在集装箱船舶大型化和船公司运营联盟化的背景下,枢纽港的市场地位、航线密度和船舶单次挂靠装卸量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5.
张伟 《中国港口》2015,(2):31-33
全球集装箱航运业正在进入船舶大型化、航运联盟化时代,港口业面临着巨大的调整压力。面对全球经济和航运市场的新常态,青岛港审时度势,积极应对。  相似文献   

6.
<正> 一、建设上海国际集装箱枢纽港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需要 一是随着集装箱运输的船舶大型化、经营联盟化、运输干线化和网络化的发展,集装箱转运已成为国际集装箱运输中的一个重要作业方式,转运量也日益增多。全球港口的集装箱吞吐量中约有四分之一的集装箱是通过转运(经过多次装卸)作业的。随着集装箱运输的第四次革命的到来,国际集装箱转运的  相似文献   

7.
现代集装箱港口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末,全球集装箱运输市场发生了令人瞩目的变化,集装箱船舶大型化进入了超巴拿马型阶段,班轮公司的大型化、联盟化进入了强强联合的阶段.这一发展虽然增加了港口投资的风险,但也给港口发展带来众多的机遇.为了规避风险,充分利用机遇,集装箱港口的发展中出现了竞争目标多样化、投资经营全球化与竞争主体城市化的趋向.  相似文献   

8.
梅叶 《集装箱化》2015,26(5):4-8
<正>起步较晚、速度缓慢、态势平稳是我国内贸集装箱运输发展的基本特点。当前,金融危机深化,经济和贸易复苏缓慢,航运市场深度调整,船舶大型化、市场联盟化趋势加快,港口外贸集装箱吞吐量增长步履蹒跚。[1]与此同时,我国内贸市场需求旺盛,港口内贸集装箱吞吐量在"保增长、扩内需"的总体思路主导下逆势上扬、持续增长。本文在分析我国内贸集装箱运输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剖析发展中存在  相似文献   

9.
<正>"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韩愈"提要钩玄"的读书之法,于港口研究同样适用!2017年新启,中国港口行业有6件港口大事应该被关注,等待被探究。集装箱船舶大型化近年来,集装箱船舶大型化乃至超大型化的趋势十分明显。可以看出,集装箱船舶大型化最大的优  相似文献   

10.
从现代港口的发展看中国物流人才需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晓峰 《集装箱化》2002,(3):23-23,9
1现代港口的发展趋势 由于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日益强化,尤其是超大型集装箱船舶运输的迅猛发展、班轮公司的大型化与联盟化,使得世界各地的港口处于一个严密而又有序的国际化的经济网络中,在追求高效益的同时,也在谋求对己有利的竞争环境和竞争地位.  相似文献   

11.
分析集装箱船舶大型化的原因和发展趋势及其对港口发展的影响,阐述集装箱船舶大型化推动港口体系集中化发展和分散化发展的过程,得出集装箱船舶大型化推动港口体系向集中化发展,而过度集中化限制枢纽港的发展,转而使港口体系向分散化发展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正> 当前,国际集装箱运输市场发展很快,其中集装箱转运市场发展尤为迅速,因此,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和发展必须着眼于加快集装箱转运中心的建设,建设和形成上海国际集装箱转运中心,并以此带动长三角经济的发展,促进集装箱运输的发展。 一、国际集装箱转运市场的高速发展 集装箱港口的发展首先是为了满足国际集装箱运输发展的需要。随着集装箱船舶大型化、高速化、干线化和联盟化的发展趋势,大型集装箱干线船为追求运营的经济性,要求尽可能减少  相似文献   

13.
充分发挥珠三角港口群优势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现代工业化大生产和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国际贸易的日益增长、综合物流产业的形成,使全球范围内出现了经营联盟化、集装箱船舶大型化、运输干线化、港口泊位深水化、码头生产专业化、生产组织集约化、生产管理现代化和智能化等新特点,港口成为区域性乃至国际性重要的经济中心、物流中心、商务中心和信息中心。  相似文献   

14.
现代工业化大生产和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国际贸易的日益增长、综合物流产业的形成,使全球范围内出现了经营联盟化、集装箱船舶大型化、运输干线化、港口泊位深水化、码头生产专业化、生产组织集约化、生产管理现代化和智能化等新特点,港口成为区域性乃至国际性重要的经济中心、物流中心、商务中心和信息中心.  相似文献   

15.
关于上海建设集装箱转运中心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杜麒栋 《水运管理》2003,(11):8-11,19
一、国际集装箱转运市场高速发展当前,国际集装箱运输市场发展很快,其中集装箱转运市场发展尤为迅速。随着集装箱船舶大型化、高速化、干线化和联盟化的发展趋势,大型集装箱干线船为追求运营的经济性,要求尽可能减少船舶在港停留时间,尽可能满载。因此,国际集装箱主干线班轮船舶只停靠一些大型高效的枢纽港,再由这些枢纽港向周边地区的港口辐射。根据Drewry航运咨询公司的统计和预测,全世界港口转运吞吐量的比重1980年为11.4%,1996年达到23%,预计到2005年将增长到26.5%。因此,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和发展必须着眼于加快集装箱转运中心的…  相似文献   

16.
<正>随着美国海运装卸公司半自动化技术在集装箱码头的广泛应用,美国一些主要港口的码头生产效率正在快速追赶欧洲和亚洲的大港随着美国海运装卸公司(SSA Marine)半自动化技术在集装箱码头的广泛应用,美国一些主要港口的码头生产效率正在快速追赶欧洲和亚洲的港口。一、船舶大型化趋势挑战港口码头装卸技术随着船舶大型化的进程,挂靠世界各地港口的容量都在升级,其中一个主要限制因素是港口码头的陆域能够容纳集装箱的空  相似文献   

17.
顾龙华 《集装箱化》2012,23(12):13-14
集装箱航运市场走势是国际贸易发展情况的风向标。多数船公司预料2013年后世界经济将逐渐恢复,已提早布局航运市场。当前,集装箱船舶大型化和经营规模化成为船公司经营发展的主题;然而,目前世界上能接纳超大型集装箱船舶的港口相对较少,制约集装箱船舶大型化发展步伐。受益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通过政府投资及合作合资的方法,使众多港口紧跟集装箱船舶大型化发展步伐。相比之下,美国港口的发展却不甚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世界集装箱海运量不断增长和集装箱船舶日趋大型化(特别是3E级18 000 TEU船舶的投入使用),集装箱接卸的稳定高效、节能环保和低成本成为港口经营者关注的重点。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在降低码头人力成本、提高港口通过能力、降低装卸作业能耗、提升港口品牌形象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是未来港口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9.
<正>中国港口业经历了多年高速发展后,已经是世界上拥有亿吨港口及千万集装箱港口数量最多的国家,成为全球港口业名副其实的港口大国。研究全球港口业未来趋势、探索全球港口发展方向,再也不能缺少对中国港口的高度关注。当今的中国港口业正在进入盘整期。船舶大型化、航运联盟化、港口安全、港口环境保护以及港口技术与管理的进步,都给港口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也提出了更多的挑战。如何应对挑战?  相似文献   

20.
龚月明 《海运情报》2005,(10):27-30
在世界的集装箱货物需求紧张中,各班轮公司为了确保船舶运力,都在订造新船以应对市场。船舶继续大型化,艘数也在增加。然而,如果接收的港口不扩大设施,很可能再次发生像去年那样的拥堵。因此,卸货港的欧美港口正在实施扩建设施计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