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陆爱臣 《船艇》1997,(7):43-44
在我国,由于船舶配套设备的品种多。标准化程度不高,加之质量不稳定,从而导致了造船周期长,质量品位不高的结果。 船舶配套产品实行模块化生产,在国外,特别是日本,已经普遍采用,这对缩短  相似文献   

2.
《机电设备》2006,23(4):I0017-I0019,I0021
随着中国造船业迅猛发展,国内船舶设备配套业发展瓶颈愈发凸现。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开始投资船舶设备业,而国外尤其是设备业发达的欧洲、日本和韩国企业也开始在中国投资设立相关企业。  相似文献   

3.
汤朝明 《船艇》1998,(1):15-24
2.韩国船舶配套工业的发展及其政策措施2.1 韩国船舶配套工业的发展 70年代,韩国几乎没有船舶配套厂;因此,主机、辅机、发电机和导航设备等几乎所有的配套产品都从日本西欧进口。 进入80年代,主机、辅机、锚链、阀以及众多船用产品的国产化取得进展;但是部分出口船,由于船东指定,需进口主机、辅机、  相似文献   

4.
民族复兴、赶超世界一流、发展经济是当前中国的主旋律。中国政府领导人提出了要在未来的(5~10)年中建设世界第一造船大国的伟大构想。这对中国一代又一代的造船人都是巨大的鼓舞,同时给中国的制造业带来了一个极好的发展机遇。据有关方面的统计,国内从事船舶设备配套企业160多家,其中绝大部分是地方工业的中小型机械厂。这些厂多数有与国外先进企业合作的愿望,希望通过对外合作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产品的市场份额。20多年来船舶配套设备企业在国家的支持下,先后从日本、欧洲等10多个国家引进了50多项配套产品和技术。总体上来说,技术水平和产…  相似文献   

5.
《船艇》2001,(5)
常州市汇丰船舶附件厂在国内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独辟奚径,坚持走外向型道路,大搞船舶配套出口。自1997年以来,这个厂生产的空气管头、甲板操纵装置、铜阀门、滤器等船用附件单件向国外出口,出口量逐年递增,今年已达到生产量的70%。这些产品通过外贸机构,先后出口到新加坡、日本、美国、西班牙、台湾、韩国等国家和地区。该厂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别就日本、韩国船舶配套工业在不同时期的发展状况,通过具体数据进行了量化分析;同时就政府、行业及企业对发展船舶配套工业的扶植政策与措施进行了阐述;最后就如何加快发展我国船舶配套工业的步伐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正>天津修船技术研究所致力于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海洋工程配套产品研制,船舶及海洋平台改造维修、表面工程技术、激光加工与制造技术及服务等专业产品的研究与开发。针对海洋平台大功率电机、动力橇块、制动电阻箱等设备在强制风冷条件下所受到的盐雾、水雾以及固体颗粒等杂质的影响给生产安全  相似文献   

8.
《中国船检》2003,(10):67
江阴市京澄高级装饰玻璃厂是专业从事玻璃深加工产品的开发与生产的高新技术企业,通过ISO9001:2000质量体系认证。该厂拥有从美国、日本、瑞士、意大利等国家引进的先进玻璃深加工设备,装备水平、综合配套能力在国内同行中处领先地位。该厂一贯注重新产品的研究开发,产品从建筑装饰等领域拓展到船舶、机车、家电配套等领域,并远销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相似文献   

9.
船舶配套企业信息化建设主要目标 绿洲公司作为典型的船舶配套企业,在近50年的发展历程中深切地感受到技术进步给企业发展带来的动力,也感受到自主创新是企业核心竞争力提高的根本源泉.信息化建设作为企业建设和发展的一部分,投资和实施都需要很大成本,如何看待和规划、组织是摆在企业领导者面前很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中国船检》2012,(7):105-105
中船重工柴油机动力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2月,是由中国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控股的项目型公司,负责组织相关的研发、生产、配套企业研制及生产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指标先进的新型船用中速柴油机。6CS21,32船用中速柴油机满足IMO Tier II国际排放标准,具有低排放、低油耗、可燃用重油、可靠性高等特点,价格低于同类型国外进口产品。可作为内河大型船、近海船、滚装船等的推进动力及近海船、滚装船、远洋船和海上平台的发电机组原动机。  相似文献   

11.
顾宁  陶永宏  陈军 《船舶》2006,(6):1-5
近些年来,随着江苏造船业的快速发展,船舶配套业发展相对滞后,制约了江苏船舶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加快发展江苏船舶配套业是一项迫切而艰巨的任务。本文通过对江苏船舶配套业发展现状的研究分析,从优势地区、优势企业、优势产品以及优势技术四个方面阐述了江苏船舶配套业发展思路;并结合产业集群相关理论提出了江苏船舶配套业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2.
在随机干扰下,船舶航行的动力稳定性控制系统是一个多变量的非线性系统,通过船舶动力系统混合控制优化设计,提高船舶航行动力输出的稳定性。提出一种基于模糊PI双控制的船舶动力系统混合控制方法。构建船舶动力输出控制的约束参量模型,采用稳态误差修正方法进行船舶动力输出的误差反馈控制,结合模糊PI控制方法进行船舶动力输出的自适应调节,实现船舶动力双环自镇定反演控制。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进行船舶动力系统混合控制和输出稳定性调节,控制过程的稳定性较好,动力输出的鲁棒性较高,抗随机干扰性较强。  相似文献   

13.
<正>天津修船技术研究所主要致力于船舶与海洋工程设计及船舶配套产品研制。2002年研制了我国首台100吨级螺旋桨静平衡仪,成功应用在VLCC船舶建造上,填补了国内超大型螺旋桨静平衡检测的空白。经过所内工程技术人员的努力,使该产品形成了系列化生产,目前已有从1吨级到150吨级多种规格可供  相似文献   

14.
应日本三菱重工业公司的邀请,我们一行于今年一月十日到达日本长崎,对长崎造船厂及其香烧分厂和横滨造船厂进行了历时三十六天的考察。这次考察的主要任务是,了解日本船厂的企业管理情况以作为提高我国船厂的企业管理水平的借鉴,同时了解日本造船工业的新工艺、新技术应用,产品设计、质量管理,组织生产的方式方法等等。通过这次考察,总的感到开扩了眼界,打开了思路。尽管我们同日本的国家制度不同,但如何经营管理好一个现代化的造船工厂,日本的经验确有很多是可以借鉴的。这对加快我国造船工业的调整步伐,也是有效益的。造船厂是一个综合性强、多工种联合作业、产品周期长、工程量大、产品单一的生产企业。船舶的产品涉及到全国性的配套,生产技术准备周期长,在经营管理和组织生产方面难度比较大。要使造船生产有较快速度的增长,除了造船工艺装备和工艺技术要不断地改造、更新外,如何注意造船企业组织体制和管理的研究,则是一个必须引起重视的重要课题。如果没有  相似文献   

15.
彭雪竹 《中国船检》2010,(7):38-40,106,107
自2003年船市兴旺以来,日本造船企业在建厂扩能方面一直比较谨慎,除了少数企业在国外新建造船设施外,本国船厂基本上维持原有的生产规模,其侧重点主要放在更新设备提高建造能力和效率以及加强技术研发等方面。船市进入萧条期之后,主要船企在节能环保绿色船舶、新概念船舶等技术研发方面继续加大投入,力争始终处于技术竞争的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16.
《中国修船》2014,(2):44-44
<正>天津修船技术研究所致力于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海洋工程配套产品研制,船舶及海洋平台改造维修、表面工程技术、激光加工与制造技术及服务等专业产品的研究与开发。针对海洋平台大功率电机、动力橇块、制动电阻箱等设备在强制风冷条件下所受到的盐雾、水雾以及固体颗粒等杂质的影响给生产安全  相似文献   

17.
《中国船检》2012,(5):83-83
中船重工柴油机动力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2月,是由中国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控股的项目型公司,负责组织相关的研发、生产、配套企业研制及生产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指标先进的新型船用中速柴油机。  相似文献   

18.
《中国船检》2008,(12):56-58
潍柴动力致力于为全球提供通用动力。潍柴动力年产柴油机30万台、产品广泛应用于船舶、发电、重型汽车、客车、工程机械等动力配套市场;  相似文献   

19.
寻求合作     
《机电设备》2006,23(3):35-35
泰兴市海泰船舶成套设备有限公司前身为泰兴市船舶辅机厂,创办于1995年,近年来与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七0八所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等建立了技术合作关系,专业生产船舶甲板机械、海洋工程机械。部分产品经CCS及国际船级社认可,配套出口于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荷兰等国家和地区。  相似文献   

20.
《广东造船》2006,(1):36-36
2005年12月24-25日,由我会与中山市小榄船舶配套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的“2005年广东省造船行业交流会暨船用配套产品介绍会”在菊城中山市小榄镇举行。广东省主管船舶修造的省经贸委军工处黄丽君处长,以及来自广西桂平、广州市、中山市、东莞市、江门市、肇庆市、云浮市、佛山市、清远市、韶关市和珠海市80多个船舶设计、修造船厂、船舶管理、用船部门180多名管理、设计、检验和设备采购人员与会。会议期间,代表们参观了中山市小榄船舶配套有限公司代理的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和杭州发达齿轮箱有限公司的船用配套设备;听取了广东造船工程学会洪和平秘书长致辞、省经贸委军工处黄丽君处长的重要讲话;听取了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钟耕会总经理、杭州发达齿轮箱有限公司贾国忠总经理和泰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邹映明总经理所作的各自企业和产品介绍;听取了中山市小榄船舶配套有限公司许景铨总经理的讲话。代表们就广东的修造船前景、如何选用船用配套设备、如何发展广东的船舶配套设备提出了很多宝贵的建议和意见,会议达到了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