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市域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贯通运营能够充分发挥轨道交通整体效益,降低换乘站压力,提升旅客服务水平。针对市域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贯通运营形式,本文提出城轨单向贯通、市域单向贯通以及双向贯通三种贯通运营模式并分析。考虑线网性能、服务水平、投资成本、运营组织四种影响因素,基于熵权-Topsis法,建立多时段市域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贯通运营模式综合评价模型。最后以重庆市市域铁路江跳线与轨道交通五号线为案例,利用三种不同分布特征的客流进行研究,综合得出优选模式为市域单向贯通模式,与实际情况一致,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为多种制式轨道交通贯通运营研究和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采用静态评价与动态评价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市域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换乘站的瓶颈识别与优化问题。首先,分换乘方向确定了基于乘客换乘需求的换乘服务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结合熵权法建立了用于评价换乘站换乘服务水平的综合评价模型;其次,采用Anylogic仿真动态模拟乘客在车站的换乘过程,根据仿真结果及综合评价模型分析了换乘站的换乘服务水平,识别换乘站的能力瓶颈;最后,以犀浦站为例进行了分析,分析得到犀浦站的能力瓶颈是检票闸机、铁路售票机及铁路实名制验票机。仿真结果表明,该能力瓶颈识别方法对换乘站设备布局及流线组织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在城市轨道交通快速发展的同时,以大城市为核心的都市圈也得到快速发展。做好市域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之间的高效、便捷衔接,对增强市域铁路客流吸引能力、充分发挥其功能具有重要意义。以合巢市域铁路工程为例,重点分析研究市域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的衔接,以提高合巢市域铁路至合肥中心城区的便捷性,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了科学准确地评价城市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协调水平,提出一种基于D-S证据理论的城市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协调评价方法。通过综合考虑城市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协调的影响因素,从线网协调、站点协调、运营协调三个方面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引入C-OWA算子实现指标赋权,运用D-S证据理论计算各评价因素的信任区间以及评价的不确定度,借助证据融合算法对各专家的评价结果进行融合以确定协调等级,并设计算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合理性与有效性。算例分析表明,基于D-S证据理论的城市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协调评价方法能够减弱专家的主观偏好造成的不利影响,可提高了最终评价结果的可靠程度。  相似文献   

5.
张戎  汤慧  程银浩 《综合运输》2022,(2):122-125+137
上海市域铁路网包括新建市域铁路和利用既有铁路改建的市域铁路,根据上海市域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都市圈城际铁路的融合发展情况,从线网规划、客流特征、票务系统等方面梳理多层次轨道交通方式间换乘的影响因素,并以上海市域铁路为主体,分析其与其他轨道交通方式间换乘的特点及方式。最后以机场联络线为例,总结机场联络线各站换乘情况,并根据不同类型的客流特点提出相应的客流组织方案。  相似文献   

6.
说到京津冀的"轨道交通",离不开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的"四网融合".京津冀协同发展以来,河北省打通拓宽"对接路"32条段、2005公里;此外,在"十三五"期间,京津冀公路联通达到了46条.  相似文献   

7.
陈华  唐明辉  刘锐  刘昊  于丹 《综合运输》2022,(2):43-48+115
为把控浙江省域内合资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的统一运营管理,面向多制式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的组织架构亟需建立。本文从浙江省轨道交通发展战略出发,分阶段开展组织架构设计,稳步提升自主运营管理能力,有效集约资源,提高管理效率。第一阶段,战略目标为加强城际铁路、市域铁路运营管理职能,采用按线路设立运营公司的方案。第二阶段,考虑与自主运营地方铁路二十余年的铁路公司合并统一运营管理,同时进行资产剥离,充分吸收合资铁路运营管理经验。第三阶段,整合全省合资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资源,组建平台公司,采用专业集中管理、运营分段管理的方案,实现多制式轨道交通的统一管理。  相似文献   

8.
轨道交通客流需求与运能供给的协调匹配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以实现客流需求与运能供给的协调匹配为目标,综述分析了网络化条件下高速铁路、既有传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市域铁路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客流需求特征与运能供给特征,构建了面向乘客的轨道交通系统服务质量框架体系,并提出相应的客流需求与运能供给协调匹配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9.
区域轨道交通协同运输已经为轨道交通发展的趋势,为了探究各制式之间的协同主次关系,本文采用协同学理论,选取能够表现各制式铁路运营特点的序参量,运用改进的熵值赋权法对各参量进行赋权,建立了一套各种制式轨道交通子系统的有序度评价模型,并计算各子系统的有序度。通过对成都地区各制式轨道交通子系统的有序度计算分析,发现国铁干线子系统的有序度明显比城市轨道交通子系统和市域铁路子系统的有序度高,说明其内部运营方式已达成熟,可以考虑其作为区域轨道交通一体化的骨干,形成以"国铁干线为主、城轨市域为辅"的区域轨道交通协同一体化的协同形式理念,并基于此提出多制式区域轨道交通运输方案协同编制的相关步骤。  相似文献   

10.
京津冀一体化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区域内传统特大城市向现代大都市区转型顺利与否。行政边界已成为高效通勤系统的主要障碍。必须尽快把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的重点转到通勤铁路上,特别要重视从东到南几个方向跨市域通勤铁路对构建大都市区时空形态的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