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铁路客运新需求对于铁路客运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我国铁路客运的现状,在运输对象和服务、出行距离、运输衔接、运输产品设计、票制和运输价格、新技术与新装备的应用等方面分析了铁路未来客运的新需求以及相关对策,总结了铁路客运新需求具备商务、休闲、娱乐、消费等多重属性,并提出了未来的铁路客运应坚持客运服务供给的个性化、人性化、过程化、多元化、生态化、定制化和智能化。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铁路客运数据的汇总比较,以及相关统计数据的收集与整理,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对我国铁路客运供给能力及其对需求的适应性进行分析.从在途时间、旅行附加时间及总时长、服务频次等3个方面研究我国铁路客运服务水平并提出服务水平提升建议.  相似文献   

3.
铁路综合客运枢纽具有明显的协同化运营要求.本文针对面向协同化运营的铁路综合客运枢纽建设问题,分析了铁路枢纽与集疏运体系的协同关系,提出了铁路综合客运枢纽建设的问题导向、需求导向和目标导向,梳理了面向协同化运营的建设原则和推进策略,在此基础上总结提炼面向协同运营的铁路综合客运枢纽推进建议.  相似文献   

4.
吴蒙 《综合运输》2022,(7):81-86+130
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由于“碳达峰,碳中和”的提出,作为碳排放主要来源之一的交通运输行业,积极推进运输结构调整,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任务迫在眉睫。在此宏观背景下,铁路作为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运输方式,可在交通运输业减排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如何提高铁路客运市场份额对于实现交通运输行业减排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10年来我国旅客运输市场主要运输方式的客运市场份额变动总体情况,主要表现为我国旅客运输结构逐渐优化,公路虽然是我国客运市场占有率最大的运输方式,但是客运市场份额逐步减小,铁路、民航、水运市场份额不断扩大;分析了铁路客运市场占有率变动的特点,以及铁路客运市场占有率增长的影响因素;研究了铁路客运市场份额发展趋势,运用二次指数平滑法对铁路客运市场份额进行预测,预测结果表明未来3年铁路客运市场份额将稳定增加,最后从发展铁路短途旅客运输、加大政府监管力度、优化列车开行方案、加强铁路与其他运输方式的衔接等方面提出了提高铁路客运市场份额的意见建议,为铁路旅客运输市场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美国、德国、法国、俄罗斯、日本、印度等国铁路客运运价管理的演变过程,总结了铁路客运运价管理的总体趋势以及形成原因,并在比较国内外铁路客运运价管理的基础上,提出了对我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收益管理在我国铁路客运中迎来发展契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分析了"收益管理"在我国铁路客运中应用的时机、作用和意义,并为铁路客运的运营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分析我国铁路客运需求的变化特征和规律;研究铁路客运需求与运输能力之间的动态关系;初步探讨铁路客运需求变化与运输能力适应性评价的定量分析方法。根据铁路客运需求影响因素,在客运需求与运输能力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分析基础上,构建铁路客运需求变化与运输能力适应性评价结构模型,直观表现客运需求与运输能力之间的动态关系。  相似文献   

8.
公路客运的普遍服务及保障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我国对欠发达地区的公路客运实施了多项优惠政策,公路客运普遍服务的水平不断提高。但现行的以地方政府为主的供给模式使得公路客运普遍服务的发展极不平衡且影响其可持续发展。本文在理解公路客运普遍服务内涵、公路客运特点及国外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公路客运普遍服务的保障机制和有效供给模式,为我国公路客运普遍服务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9.
文章介绍了广西道路客运发展现状,分析了铁路发展对道路客运的影响,探讨了广西道路客运的优劣势和作用定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发展道路客运的原则、策略与措施。  相似文献   

10.
伴随着铁路的兴起发展、衰败与复苏,铁路客运枢纽设计理念由单纯的交通功能向交通与城市功能融合的方向发展,布局不断优化、功能相应叠加。通过国内外典型铁路客运枢纽案例的分析,回顾了国内国外铁路客运枢纽的发展沿革,总结了铁路综合客运枢纽发展的几个阶段,各阶段的特征和功能变化;在此基础上,指出铁路综合客运枢纽发展演变的几个重要因素,经济社会发展、客运需求变化、城市化进程、综合交通体系的变革、科技的发展都是客运枢纽发展的动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