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3 毫秒
1.
超效率DEA方法是基于传统DEA方法改进的1种方法,它可以解决传统DEA方法在运输效率评价方面无法对DEA有效(效率值为1)的决策单位进行进一步排序的弊端.以江苏省为例,分别运用DEA方法、超效率DEA方法,从投入、产出的8个效率角度对13个辖市的公路运输业进行了运输效率分析,通过计算得到了各个城市公路运输业的DEA值与超效率DEA值,并按照超效率DEA值对各个城市的公路运输效率进行排序、分析,结果显示,江苏省公路运输效率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并对改善江苏省公路运输效率低地区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城市快速路运输有效性的DEA评价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覃矞  晏克非  文雅 《公路交通科技》2002,19(6):177-180,183
运输有效性是对快速路运输功能实现程度和运输效率的综合度量,已成为城市道路交通研究的重要课题,在传统的道路服务水平评价方法局限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在城市快速路运输有效性评价中的有应用思路和过程,论述了决策单元,输入输出指标体系及DEA模型选择的原则,建立了相对运输效率和时空资源利用率的分析方法。并进行了上海高架道路系统运输有效性的评价研究,评价结果表明利用DEA模型评价快速路的运输有效性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3.
DEA方法在城市客运换乘枢纽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城市客运换乘枢纽进行分类和定位分析,指出换乘枢纽服务效率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到城市交通的运行效率。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入手,建立切实可行的客运换乘枢纽评价指标体系,引入DEA模型,对城市客运换乘枢纽的服务效率进行有效性评价分析,通过对评价结果的对比分析,可对换乘枢纽在规划、布局、换乘衔接、交通组织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改善。通过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表明,DEA方法在评价客运换乘枢纽效率的过程中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使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对我国2002-2011年的宽带普及效率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2002-2011年期间,我国宽带普及效率整体上呈现逐渐增长的趋势,2005-2007年及2011年其效率趋于稳定,处于DEA相对有效的状态;样本期间,我国宽带普及效率整体上相对处于较高水平,但其在提高过程中仍存在较多问题。基于此,本文通过DEA分析对宽带发展效率进行评价,并对我国宽带普及效率的提高总结了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5.
在低碳经济的大趋势下,结合客运交通总体情况构建低碳客运运行效率评价指标体系;针对传统评价方法的不足,利用层次分析法(AHP)赋予权重并进行优化处理,再运用数据包络法(DEA)对2016年湖北省低碳客运效率进行评价。结果显示,湖北省大力发展低碳客运的行为取得了初步成效,12座重点城市中,武汉、十堰、荆门等5座城市发展良好;其他7座非DEA有效的城市在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上差距不大,可在适当调整规模的同时做好优化管理技术工作,结合松弛变量分布进行有针对性的改善。  相似文献   

6.
公交运输在城市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公交运营效益的有效性是对公交系统运输效率和运输实现的综合度量.文中利用数据包络分析(DEA)评价模型与方法建立公交运输运营效益评价体系,对长沙市公交运输运营效益进行横、纵两方面的综合评价,重点分析了长沙市公交运输运营相对其他城市的优势和不足,分析了自身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改进...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武汉城市生态交通建设与发展情况,根据武汉城市生态交通的发展特点,从武汉城市交通生态效率入手,构建以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为输入指标、交通发展为输出指标的武汉城市生态交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PCA),结合数据包络分析(DEA),对武汉城市生态交通发展状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2005—2016年武汉城市生态交通发展的综合效率呈波动状态,2013—2016年处于较高水平;纯技术效率在2009—2012年相对较低,规模效率在2006—2016年处于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8.
科学评价城市常规公交线路运行效率是优化公交线网、提升服务水平的前提。构建以线路配车数、线路长度、平均站距、非直线系数、发车间隔、运行速度和票价收入比为投入指标,客流服务居民数量比和每公里收益为产出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模型对公交线路运行效率进行评价。为了修正小样本情况下随机因素带来的偏差,采用Bootstrap抽样法扩大样本数量使之接近总体分布;为了降低效率受指标维数影响的风险性,引入基尼不纯度(Gini impurity)系数赋予各指标子集权重并求出综合效率值,以此联合提升传统DEA模型的区分能力。同时,针对DEA模型难以确定评价指标的影响程度的问题,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量化各评价指标对公交线路运行效率的影响程度。基于构建的Bootstrap-DEA-Gini模型来联合改进DEA模型,并以广东省佛山市457条公交线路为例对其运行效率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平均站距、线路长度和非直线系数对公交线路的运行效率具有显著影响,其中平均站距影响最大,影响程度高达0.98。平均发车间隔偏长、非直线系数偏大和线路配客座总数偏...  相似文献   

9.
公路网效益评价是公路网规划的重要内容,能够有效对公路网布局的合理性进行分析,评价其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和协调性。考虑新型空间格局的发展要求,从路网运行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等4个方面建立路网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基于路网基础数据、社会经济数据、交通量数据等多源数据,借助TransCAD与ArcGIS工具对指标进行量化测算,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对不同区域干线公路网综合效益进行超效率分析;采用陕西省干线公路网作为实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DEA方法适用于对不同城市的路网综合效益进行超效率分析,西安、渭南、铜川、延安、榆林的效率值最大,宝鸡的效率值最小。研究结果可为区域公路交通网络规划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公路运输绩效是指公路设施与运输设备的投入和公路客货运输功能与产出的效率实现程度的综合度量.应用DEA(数据包络分析)模型对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1998~2005年的公路运输绩效进行了总体评价,并采用基于DEA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方法,对运输生产效率变动过程进行了分析.在详实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我国公路运输绩效的改进方向.  相似文献   

11.
为科学判断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水平与城市综合发展水平的协调性,进一步拓宽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空间,明确城市公共交通行业的发展方向,以西安市为例,在确定城市公共交通与经济社会发展评价指标的基础上,运用DEA方法中的CCR模型分析公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效率、协调性的同时,进一步运用BCC模型探讨发展效率损失的原因,并根据CCR模型的特点计算相关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在此基础上利用主成分分析构建城市公共交通与经济社会发展评价指数,揭示城市公共交通发展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间的协调性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西安市公共交通发展滞后于城市经济发展的同时领先于社会发展,公共交通发展效率不足;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均对城市公共交通发展具有较强的正向促进作用,经济发展对城市公交发展的促进作用高于社会发展,但社会发展能有效提升公交服务水平,对城市公共交通行业的发展起到提质增效的作用。政府部门应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方向,提高公共交通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促进公共交通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是衡量制造业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是由科技创新成果到经济效益的跨越,是科技进步支撑经济发展的体现,也是制造业由大转强的关键。基于此,文章构建了制造业科技成果转化过程的两阶段链式网络DEA模型,以2014—2020年的20种制造业行业科技创新数据为样本,采用DEArun计算并分析评价了制造业科技成果转化不同阶段的效率和整体效率。研究发现:制造业整体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偏低,发展不均衡,成果转化阶段效率低下,制约了科技成果转化。  相似文献   

13.
DEA方法在公路网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利用DEA(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建立公路网综合评价的非均一评价模型,并给出应用实例。评价结果表明,利用DEA评价公路网具有明显的优势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针对区域公路运输效率,选取8个指标建立运输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DEA方法构造出评价运输效率有效性的CCR模型.利用该模型从投入冗余和产出不足2方面对安徽省2000-2011年公路运输有效性进行评价分析.研究表明,公路运输业的投资和资源的扭曲消耗对公路运输效率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物流业效率建立了一个科学且切实可行的评价体系;利用DEA模型,结合2003年-2008年全国31个省市物流产业投入与产出的实例,对各省市的物流产业效率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为评价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内发生拥挤踩踏事故的风险,对国内典型的城市轨道交通车站拥挤踩踏事故进行统计分析,并运用事故树理论对事故致因进行定性分析和研究。结合事故树分析结果建立城市轨道交通车站拥挤踩踏事故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数据包络法(DEA )建立拥挤踩踏事故的风险评价模型。以北京海淀黄庄地铁站为例进行风险评价模型的应用与分析。结果表明,有75%的评价单元达到了DEA有效的标准,且非DEA有效评价单元的相对安全效率指数均在0.9以上。评价结果与车站实际情况基本相符,验证了评价模型的准确性与实用性。   相似文献   

17.
运用DEA(数据包络分析)法建立了沥青路面使用性能综合排序模型,根据道路使用者的需求,确定相应的输入、输出指标,并应用于某国道路面状况的综合评价。结果表明,DEA排序方法与PQI指标排序方法结论基本一致,且具有权重不需人为事先确定的优点,其排序结果符合客观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8.
西部省份综合交通的发展对城乡一体化与新型城镇化的推进有重要作用。以西北5省综合交通运输为研究对象,广泛收集和分析相关资料及数据,利用数据包络分析(DEA)建立综合交通运输效率模型,对比模型输出的结果,研究影响交通效率的因素,分析西北5省综合交通发展趋势,并就各省综合交通与城镇化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是可用于交通运输项目评价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引入一个虚拟决策单元,设计了交通运输项目改进DEA评价模型,并给出了评价案例。评价结果表明,基于虚拟决策单元的DEA评价模型完全克服了传统DEA模型不能有效区分有效决策单元方面的不足,为交通运输部门的决策者提供了更为有效的决策分析工具。  相似文献   

20.
快速路系统主要为城市中大量、长距离、快速交通服务,其适应性与区位功能直接相关,并影响整个城市交通系统的运行效率及城市的经济发展状况。为此论述了城市快速路系统适应性分析的意义,在分析快速路系统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基于区位功能的城市快速路系统适应性分析指标、分析方法,最后以上海市迪士尼周边区域周康航地区快速路系统为例进行了分析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