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高路堤高速公路,控制沉降是提高公路寿命的主要因素。在施工过程中,需对路基填筑速率以及各步骤施工时间进行掌控。以洞新高速公路DK86~DK93为工程实例,对施工过程中路基水平位移与竖向沉降进行了监测,建立了灰色预测模型,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DK86~DK93段公路在路堤填筑初期,其路基沉降速率约为10 mm/月,路堤填筑后期沉降速率减小,约为5 mm/月。路基沉降速率连续两个月不超过5 mm/月进行底基层、基层施工,连续两个月不超过2 mm/月进行面层施工。经灰色预测模型可知DK86~DK93段公路在路堤填筑完毕后2个月其沉降速率达到5 mm/月以下,路堤填筑完毕后3个月其沉降速率达到2 mm/月以下。由此得出结论此段高速公路在路堤填筑完毕后2个月可进行公路底基层、基层施工,路堤填筑完毕后3个月后可进行公路面层施工,以保障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2.
沪嘉高速公路在软湿地基上修筑路堤,存在着高路堤对下卧层高压缩性软土的沉降和地表层过湿土的压实等技术问题。为了确保沥青混凝土和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使用效果,对软湿地基的技术措施和表层路堤填筑的施工质量成为高速公路建设的两大课题。本文就在实施过程中采取的技术措施和取得的效果作一扼要的小结。一、水文地质概况沪嘉高速公路地处长江下游地区,沿线地区的地质时代为第四纪河口,广泛存在着  相似文献   

3.
软土地区高速公路拓宽路堤填土完成后,常采用等载预压来消除路面结构层荷载引起的软土层沉降.桩承式加筋地基承载力大,对软土处理效果好,等载预压的必要性值得讨论.以广三高速扩建工程为依托,在扩建工程路面结构层施工期间,对典型断面进行动态沉降监测.监测结果表明,路面结构层荷载对路基沉降的影响不大,新旧路差异沉降较小,工后沉降小于规范要求;在保证复合地基和路堤填土压实施工质量的前提下,采用路面等载预压方式预防路面结构层荷载引起拓宽路堤发生较大的沉降的必要性不大.  相似文献   

4.
以沪通铁路Ⅵ标段工程为依托,通过ANSYS数值模拟软土路基路堤分层填筑,分析在分层填筑过程中的沉降规律,并在软土路基路堤分层填筑过程中,严格监测路基的沉降和变形。研究结果表明:软土路基路堤在分层填筑过程中,路堤中线地表处的沉降量最大,然后向两侧逐渐减小,横向影响范围主要为路基底面宽度;分层填筑过程中,路堤中心最大沉降量为9.20 mm/d,边桩最大水平位移为0.53 mm/d,均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5.
雷丹  江鹏锐 《路基工程》2022,(1):98-102
依托四川省某软土路基分级填筑工程(5级),通过在路堤中部剖面布设沉降管和在坡脚布设水平测斜仪的方法,监测分级填筑过程中的路基变形指标;采取实测沉降值和单日最大侧向位移双指标沉降控制方案,拟合验算各级填筑的最佳沉降时间节点;计算标准沉降时间对应的单日最大侧向位移并验证其规范性.结果 表明:软土路基在分级填筑施工过程中会发...  相似文献   

6.
高寒冻土沼泽湿地对温度极为敏感,在该区域修筑路基易发生不均匀沉降变形,而路基修筑的施工季节是影响路基热稳定性的重要因素之一。为研究最佳施工季节和季节选定对路基热稳定性的影响,以省道224线二道沟兵站109岔口至治多段为依托,针对抛填片块石处治高寒冻土沼泽湿地的典型路基处治方式,建立有限元模型,分析春、夏、秋3个施工填筑季节对高寒冻土沼泽湿地路基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路基中心和坡脚处的温度随着深度的增加逐渐降低,同一深度处路基中心处温度高于坡脚处温度,随着运营时间增加,冻土上限降低,路基中心处的冻土上限明显更低。在夏季施工填筑时引起的冻土上限下降值在相同位置处是秋季施工填筑引起冻土上限下降值的1.3~2.5倍。故认为秋季为最佳施工季节,秋季施工对路堤底部的热稳定性影响最小,夏季施工影响则最大,春季介于两者之间。  相似文献   

7.
针对宁波市通途路建设工程中产生的大量废弃土,提出利用该废弃土配制强度较高的轻质土,并用于路堤填筑,以控制路基的沉降。为此,考虑实际施工情况,通过掺入不同含量的水泥与EPS,获得了轻质土试样,进行了一系列室内三轴试验,研究了水泥含量和EPS掺入比对轻质土密度和弹性模量的影响,利用有限元软件进行轻质土低路堤填筑的使用效果分析,获得了路面的工后沉降与道路开通后的路面动力沉降计算结果。结果表明:轻质土的密度随着EPS添加量的增加而减小;轻质土的弹性模量随着EPS添加量的变化而存在最大值;轻质土在控制软土地基路面沉降方面效果显著,水泥含量选用10%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8.
粉煤灰在高速公路中有着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包括软基处理的CFG桩、路面基层掺合料、路堤填筑材料等。粉煤灰是一种环保型的轻质路堤填料,节约耕地、工后沉降小、造价低。该文以江苏省某高速公路为依托,采用粉煤灰作为路基填料,通过室内试验和现场试验的方法,对施工工艺、重要施工参数、施工过程控制和压实质量检测与评价等方面进行研究,总结了粉煤灰的路用性能以及施工控制要点。  相似文献   

9.
吹砂填筑路堤具有施工速度快、成本低、不受雨季影响、节约土源等优点。结合滨江大道工程采用吹砂工艺进行路堤填筑,对高路堤吹砂填筑的施工流程、施工排水系统、吹填砂的压实工艺、密实度检测、施工监测、边坡防护等进行了介绍和探讨。实践表明,因地制宜地采用吹填砂技术填筑路基,可取得较好的工程效果。  相似文献   

10.
以甬台温铁路为例,着重介绍了当软土与硬土、卵砾石土呈互层状时布袋注浆桩加固深层软土地基的施工工艺和改良土路堤填筑的施工技术,以及相应的路基沉降监测、沉降分析和信息化施工。经实践证明,采用布袋注浆桩进行基底处理,改良土填筑路堤本体,并通过路基沉降监测信息指导施工,路基沉降得到有效控制,可以较好地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1.
排水固结法处理软土路基路堤稳定控制标准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施工中路堤的稳定过程实际上是软土地基孔隙水压力消散、强度增长与剪应力对比的过程。路堤的稳定可以通过不同的监测手段和方法进行判别。采用现场变形观测是施工过程中最便利和快捷的方法。该文通过分析以往的实测资料,在模型试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以道肩水平位移与道中沉降之比≤30%作为填筑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12.
拓宽加载对旧路基附加沉降影响数值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基于有限元数值分析方法,对路基拓宽工程中,新路基填筑对旧路基附加沉降的影响进行了研究。选取6 m厚软土地基双向4车道的两侧拓宽工程作为数值模拟原型,新路基填筑分别采用不同的填筑、固结间隔期的分层加载方式,通过监视旧路基坡趾下方不同深度的指定观察点,提取观察点的沉降-时间曲线,分析其加载过程的沉降特征,获取不同拓宽加载方式下旧路基下地基影响深度范围内附加沉降的变化特点及沉降完成时间。研究结果表明,新路堤填筑加载总量一定时,不同填筑方式引起的旧路堤附加沉降基本为定值,根据堆载高度可以确定旧路基最终沉降量;新路堤填筑方式影响旧路堤的沉降完成时间、填筑加载时间与自然固结时间相对集中时,旧路堤完成沉降所需工期较短。  相似文献   

13.
沿河填筑路堤或隔堤填筑路堤是高等级公路经常采用的改扩建方式,受渗流及原河堤沉降的影响,沿河填筑路堤内部的应力分布及变形复杂,容易发生多种形式的破坏.该文结合依托工程进行了现场勘察和室内试验,根据测试结果建立有限元模型,模拟分析了隔堤填筑路基在原河堤沉降和渗流影响下的路堤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隔堤填筑路堤对原河堤的稳定性非常有利,但路堤本身受隔堤沉降和渗流的影响容易产生两种破坏:一是因河堤沉降路堤一侧隆起而另一侧沉降导致路堤内部拉裂破坏;二是渗流及软弱下卧层容易造成路堤边坡剪出失稳.数值模拟可以在工程实施前揭示沿河路堤的变形破坏模式和发展变化规律,可以为优化设计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
林清 《公路》2003,(9):87-90
在软土地基上修建高等级公路的关键技术问题是保证施工期的稳定和控制剩余沉降。通过对软土地基地质条件的充分了解,利用物理模型与数学模型相结合的方法能较好地解决软土地基的设计问题。通过信息化施工对填土进行现场监测,能有效解决填筑施工过程中的路堤稳定问题和控制剩余沉降,并能够确定路面施工的最佳时机。  相似文献   

15.
为减少路基沉降,通常采用轻质填料填筑路堤,其中常用的填料有粉煤灰、土工泡沫塑料和泡沫轻质土。通过工程实例,介绍了这3种填料在路堤中的填筑方法,并结合不同路堤高度、不同填料的工后沉降量及工程造价,对工程设计方案进行了比选。  相似文献   

16.
针对青银高速公路河北段软土路基土方的填筑施工实践,研究过湿高塑指土路堤的填筑技术。阐述了掺人生石灰的作用机理、施工要点,并通过试验检测与效益分析,提出在大范围过湿高塑指土地区修筑路基,可加快工程进度,提高施工质量,节约成本。  相似文献   

17.
软土地基高速公路扩建中新老路堤相互作用数值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采用弹塑性有限元方法分析了老路边坡开挖和加宽部分路堤填筑对老路变形特性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原有路堤边坡削坡和台阶开挖将会使得老路中心的竖向沉降略有增加,坡脚侧向位移回缩,且不同开挖方式对原有路堤影响不同;加宽部分路堤的填筑将会使得老路中心上抬,路肩点发生较大附加沉降,引起老路路肩与路中心之间产生过大的附加差异沉降,明显加大路面横坡,极易导致对老路路堤、路面的拉裂,降低道路等级,必须采用合适的软基处理方案对加宽部分软基进行处理。另外,宽路堤的变形特性不同于窄路堤,其沉降呈中央小两边大的形式,并且最大沉降位置随路堤高度的增加向路堤中央移动,了解宽路堤变形的这一特性有助于其软基处理方案以及加固效果监测方案的优化。  相似文献   

18.
奚望 《路基工程》2019,(6):35-40
运用PLAXIS软件对软岩填筑路基的沉降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分析了不同因素影响下的路基沉降规律。结果表明:高填方软岩填筑路堤的沉降受到路堤填土高度、湿化条件、上部荷载作用等因素影响较为显著。其中,路堤高度增加,最终沉降量增大,增幅递增;上部荷载越大,沉降量越大,增幅递增;软岩在最优含水率时沉降最小。  相似文献   

19.
填石路堤指在路基施工中利用石料(包括大卵石)填筑的路堤。从填石路堤的施工,检测以及大粒径填料的工程特性方面对国内外填石路堤的修筑技术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对公路部门填石路提的修筑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讨热带气候条件下高液限红黏土直接填筑路堤的可行性,以喀麦隆雅杜高速公路项目高液限红黏土现场填筑施工情况为依托,开展室内外试验研究,针对高液限红黏土路的物理力学性质及工程特性,鉴于高液限红黏土路基修筑中所面临压实性差、失水收缩开裂、稳定性差等问题,提出了高液限红黏土地区公路路基修筑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