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简要介绍地质雷达探测原理和在大茅隧道中使用的仪器及超前探测预报方法。在施工过程中自始至终应用地质雷达进行超前地质预报。通过探测,首先对隧道掌子面前方数十米内的地质情况作出准确、全面、系统的判断,从而确定不良地质体的空间位置。再综合考虑地质因素、地压因素和主动支护因素,提出措施建议,及时指导施工,使得对隧道前方做到情况明、决心大、方法对。实践证明。地质雷达应用于隧道超前地质预报,解决一些工程地质问题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尖山子隧道是国道212线重庆至合川高速公路的咽喉控制工程,也是重庆市目前建成的最长公路隧道,工程地质条件与水地质条件复杂,存在瓦斯、岩溶及岩溶涌水、煤巷采空区、断层及软弱等不良地质现象。但由于业主高度重视隧道地质工作,勘探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积极配合,将地质工作贯穿于整个隧道建设过程。隧道提前一年多贯通,施工过程中未出现一次灾害性地质事故,二次衬砌完成后未出现洞内渗漏水现象,创造了重庆地区公路隧道建设的奇迹。  相似文献   

3.
公路隧道地质雷达地质预报方法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概括总结隧道地质预报的地球物理方法,介绍地质雷达的特点、现状和探测解释方法,分析其影响因素,基于对各种地质条件下不同的探测对象而采用不同的解释方法,阐述地质雷达的实用性及在隧道施工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概述内昆铁路沿线的地层、地质构造、不良地质和特殊岩土等地质特征,并介绍了针对不同地质条件所采取的工程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5.
结合南宁至坛洛高速公路路基土质调查研究工作,分析了高速公路工程地质勘察的特点,阐述了将地质地貌单元运用于公路工程地质勘察的重要意义。实践证明,充分应用地质地貌单元,将高速公路工程地质勘察工作从“土地单元”放大为“地质地貌单元”来分析沿线土质的分布及性状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依托徐州市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某隧道,采用地质雷达对富水地层地下水及围岩裂隙发育情况进行超前探测分析,并根据探测结果对富水地层进行超前注浆。现场开挖与监测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地质雷达在隧道富水地层开挖过程中的有效地质预报,可以提前采取处理不良地质工程措施,为隧道顺利掘进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7.
地质雷达在公路隧道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简要介绍地质雷达探测技术在107国道上焦冲、六甲洞和石仓岭三座公路隧道中的使用情况,认为地质雷达对公路隧道施工时地质超前预报的结果是可信的,实施上也是可行的,为这一技术在公路隧道中的应用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8.
干昆蓉  蒋肃 《隧道建设》2007,27(1):17-21
通过对隧道施工地质问题的回顾与地质预报工作现状调查,对主要的几种隧道施工超前地质预报手段及特点进行了归纳,对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地质预报工作是信息化施工的延伸,探测技术可尝试对开挖面前方地质体工程特性进行监测与控制;预报应考虑施工过程在地质体上的作用等观点;提倡制定地质预报规程,统一作业水平,建立地质预报评价体系,进行多手段、多方法的协同预报思路。  相似文献   

9.
文章将特殊地质层分为两类剖析,并结合工程实例阐述其处理方法,指出科学认识地质层、合理选配机具,研究新方法是克服特殊地质条件下钻孔困难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昆明至曲靖高速公路为云南省的第一条高速公路。文章对全线的路基,桥涵,深路堑与高路堤重点工程地段的工程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进行了评价,并对沿线的软土、膨胀土、岩溶、断裂带与地震活动带、软质岩体等特殊地质与不良地段进行了专门评价。文章认为,对云南山区公路的地质条件,必须进行深入研究,以避免路线及构筑和因地质条件的变化而引起方案的变动。  相似文献   

11.
地质雷达探测在大茅左隧道施工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万千里 《公路》2002,(12):139-142
以大茅隧道(左)为例,阐述地质对隧道施工的重要性及其采用地质雷达探测的原理,方法,特点,效应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2.
地质雷达技术在公路隧道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实际工程应用,介绍地质雷达的特点、原理和探测解析方法;在隧道工程超前地质探测预报与隧道结构检测的应用中,证明了地质雷达的实用性、先进性及其实际应用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重视人类活动造成不良地质发展加固路基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了路基工程在线路系统工程中地位,态势和当前存在问题。论述了人类活动造成不良地质对路基工程影响,因此,需要提高因地质因素制约路基稳定状态的分析能力,改进施工可能引起不良地质施工工艺,针对不良地质全面发展加固路基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4.
目前地下工程施工领域,已经越来越向长大隧道方向发展,为了避免地质灾害给施工带来的影响,提前探测前方的地质情况、如何更加准确地进行前方的地质预报,成为人们在施工中首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以渝怀铁路圆梁山隧道施工为例,探讨综合超前地质预报技术。  相似文献   

15.
姜来峰 《路基工程》2007,(2):136-138
在西南山区铁路建设中,桥隧工程比例大,地质条件复杂,比选方案多。以常规初测工作,难以控制测区复杂的地质条件,线路方案难以稳定,选线问题突出。本文从控制线路方案的主要地质问题对广昆线一平浪至双湄越岭地段地质选线进行分析,为线路方案的优化提供依据。对山区铁路选线理论与方法作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6.
陈明浩  李东 《路基工程》2009,(3):177-178
遂渝二线经合川后线路主要以3座隧道通过,隧址区地形地质复杂,不良地质与特殊岩土发育,采用物探、钻探、原位测试及取样试验等综合勘察手段,通过资料相互补充、相互验证,较好地查明了隧址区各种不良地质与特殊岩土分布范围及特征,分析了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提出了处理措施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桃关#2隧道为映汶高速公路控制性工程,地处汶川震中区,隧道地质条件复杂,隧道开挖过程中遭遇崩塌堆积体、断层、软弱破碎带、岩爆及地下水等多种地质问题,严重影响了隧道施工进度及施工安全。从宏观及微观地质构造方面探讨上述地质问题的成因,找出工程地质变化的规律性,通过恰当的施工期地质超前预报技术,及时发现了隧道存在的复杂工程地质问题,并提出科学合理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8.
李涛  仇文革  刘毅 《隧道建设》2019,39(1):68-74
针对现阶段隧道超前地质预报系统管理粗放、数据利用率低等问题,结合数据驱动原理重塑业务逻辑,研发新的隧道地质信息系统TGIS。通过高度集成隧道勘察设计阶段地质、施工阶段超前预报地质及掌子面开挖揭示地质,实现基于数据驱动的预报方法优选、临近预报提醒、分级实时预警与有效处置、掌子面自动素描、预报成果辅助判识等功能,达到隧道地质信息精细化管理的目的。经现场使用表明: 基于数据驱动的隧道地质信息精细化管理系统界面友好、运行稳定、效果良好,各项功能达到设计要求,相对于传统超前地质预报系统具有明显的优势,可普遍服务于隧道建设。  相似文献   

19.
谭竣 《路基工程》2007,(3):159-161
采取“以地质法为基础、以HSP声波反射法为主要手段,结合超前钻探和瓦斯浓度监测的综合方法”实施隧道瓦斯地质预报,并根据预报结果提出相应的瓦斯防治措施,为隧道的安全施工提供了可靠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20.
以圆梁山隧道岩溶病害地段进行的地质雷达探测实验研究为基础,论述采用三种不同频率天线对隧道岩溶病害区进行探测实验研究,对其效果进行对比验证分析,阐述了地质雷达探测技术在岩溶隧道超前预报应用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