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2 毫秒
1.
目前工程实践采用的纵向轨枕结构轨下垫和纵向轨枕枕下减振垫的布置模式,一般为2-1-2-1布置(每布置2个扣件布置1个枕下垫)即轨下点支承纵向轨枕轨道模式,文章基于现有的纵向轨枕模型提出设想,设计运用一种新型橡胶减振垫用于填补在钢轨下部,使得钢轨与橡胶减振垫接触并以此分散作用于钢轨上的轮轨力,从而达到减振的效果,建立两种不同的纵向轨枕结构形式的力学简化模型,借助于有限元理论编制程序,对轨下连续支承纵向轨枕轨道和点支撑纵向轨枕轨道进行钢轨和轨枕的受力以及位移大小进行比较,得出纵向轨枕连续支承轨道结构在分散钢轨力和减小钢轨位移具有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轨道高低不平顺(轨道高低)实际调整量与计算调整量的关系,提出了轨道高低调整量的计算方法;建立了钢轨-扣件-轨下垫板耦合计算模型;对轨下垫板垂向刚度、轨枕间距、松开扣件个数和调整枕个数等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调整枕只有1个时,轨下垫板垂向刚度对调整量的影响较大;轨枕间距和松开扣件个数对调整量的影响较小;连续多个轨枕调整且计算调整量相同时,中间部分调整枕的调整量可以达到计算调整量.  相似文献   

3.
梯形轨枕具有稳定性好、振动小的优点,并能减弱传递给轨道的动荷载,使得梯形轨枕在高速铁路、重载铁路、城市轨道交通中均有较好表现,但是其横向阻力一直未进行系统试验研究. 本文研究了不同砟肩宽度(200、300、400、500 mm)梯型轨枕道床横向阻力,分析了阻力构成,并与Ⅲc型轨枕对比. 结果表明,在砟肩宽度均为500 mm道床上,平肩式梯形轨枕与平肩式及砟肩堆高150 mm、Ⅲc型轨枕相比,阻力分别提升了约55%、14%,并且,平肩式道床砟肩宽度由200 mm增加至500 mm过程中,梯形轨枕道床横向阻力无明显增长,其横向阻力主要由3部分构成,其中轨枕底面与道床摩擦提供约34%,枕心部位提供约47%,轨枕端部提供约19%. 试验表明,采用梯形轨枕,可选用较小截面尺寸的道床,从而大幅节约建设用地及道砟用量.   相似文献   

4.
针对地铁线路普遍存在的钢轨磨耗现象,运用Simpack数值模拟虚拟样机技术和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地铁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模型,针对车辆行驶于4种减振轨道曲线线路时,对轮轨磨耗、减振器扣件地段加密措施、梯形轨枕枕下刚度和参振质量调整措施进行了仿真模拟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对于抑制钢轨波磨,板下减振和枕下减振方式在小曲线半径曲线地段使用效果要优于既有刚度和间距条件下的减振器扣件和Vanguard扣件;对于抑制钢轨侧磨,板下减振和枕下减振方式的效果也相对较好;减振器扣件间距加密措施、梯形轨枕枕下刚度及参振质量的增加,对减磨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5.
为对标准Ⅲc型轨枕进行外形优化及揭示轨枕优化前后道床横向阻力特性,针对Ⅲc型轨枕特定部位增设混凝土加宽(加厚)块,形成3种框架式轨枕,结合道床横向阻力测试实验,分析对比不同道床断面形式下(砟肩宽度300 mm堆高0 m;砟肩宽度500 mm堆高0 m;砟肩宽度500 mm堆高150 m)各框架轨枕与标准Ⅲc型轨枕道床横向阻力数值.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道床断面型式下,各型框架轨枕均能有效增大道床横向阻力,相较于标准Ⅲc型轨枕,A型框架轨枕(轨枕承轨台双翼缘型)可提升道床横向阻力37.8%~50.8%,B型框架轨枕(枕中截面十字型)可提升道床横向阻力25.5%~41.0%,C型框架轨枕(轨枕承轨台下底部加厚型)可提升道床横向阻力13.3%~23.0%.   相似文献   

6.
无砟轨道双块式轨枕环形生产线制枕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旭普林无砟轨道双块式轨枕在国内首条环形生产线的制造,介绍了制枕总体方案的设计,对主要制枕工序的设备功能和工艺设计等关键技术进行了较详细的阐述,可供类似工程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利用轨高频振动模型预测了各在数对轨道系统导纳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道床刚度、轨枕质量和轨枕垫刚度是影响轨道系统二阶共振频率以下共振和反共振的主要因素,随着床刚度增加,或轨枕质量减小,或轨枕垫刚度增加,第一、二阶共振和第一阶反共振频率增加,道床阻尼、轨枕垫阻尼主要影响第一、二阶共振和第一阶反共振振幅,阻尼越大,共振峰值和反共振谷值越平缓。轨枕跨度的变化,最主要要影响与跨相关振型的振动,如第二阶反共振、第三阶和反共振频率 ,其共振或反共振频率随机枕跨距增是降低。  相似文献   

8.
以铁路调轨为研究对象,基于部分已测轨枕点,利用样条曲线插值计算高铁调轨中未测轨枕处的铁轨铺设误差,在保证铁轨平顺性的前提下,提高作业效率。通过采取不同的采样步长和轨道形状进行试样得出结论:在直线段进行调轨的过程中,可以间隔两个轨枕进行测量;在道岔进行调轨过程中,只能间隔一个轨枕或者连续测量。  相似文献   

9.
梯形轨枕设计有横向预应力,采用PC钢棒作为预应力筋,但国内没有相应的工装设备。为满足工期要求、节省生产成本,自行研制开发了梯形轨枕横向预应力张拉装置,它主要由穿心式千斤顶、拉杆、联接螺母、套筒、夹片式锚具和支撑小凳等六部分组成。介绍了工装设备的结构、工作原理与工作步骤。施工实践证明,利用此装置可以满足梯形轨枕横向张拉的工艺要求,安全可靠,操作简单方便,经济效益明显,为推广轨枕横向预应力施工技术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0.
北京地铁5号线天通苑站至天通苑北站之间铺设了一段长为171 m的梯形轨枕轨道试验段.为了得出符合城市轨道交通实际情况的轨道不平顺谱,对梯形轨枕轨道试验段进行了轨道不平顺测量,并对轨道不平顺功率谱进行了拟合,得出了拟合曲线的特征参数.通过对测量结果进行幅值分析和功率谱分析可知,北京地铁5号线梯形轨枕轨道试验段的轨道平顺状态较好.  相似文献   

11.
在对预应力混凝土轨枕进行强度计算时,通常将混凝土轨枕简化为梁单元或建立未施加预应力的混凝土枕空间有限元模型,这种方法无法体现轨枕在实际预应力配筋下的真实应力.本文建立了能够考虑轨枕实际截面尺寸和预应力配筋的新型计算模型,对预应力轨枕受力与变形进行了分析,并与未配筋情况的轨枕受力进行了对比,说明建立这种新型计算模型的必要性.利用新型计算模型,对地铁用长枕套靴式减振轨道枕下套靴硬化对轨枕强度影响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得出了枕中裂纹产生原因,并给出了套靴硬化的限值.  相似文献   

12.
为合理选择高速铁路桥上有砟轨道轨枕形式,在轨枕形式的综合调研基础上,采用PFC 3D离散元软件,建立了Ⅲ型轨枕、宽轨枕、梯子式轨枕和框架型轨枕的轨枕-道床模型,对高速铁路桥上有砟轨道结构进行了数值分析.结果表明:4种轨枕都具有较大的轨道框架刚度,具备持久保持轨道几何形位和稳定性的能力;宽轨枕和框架型轨枕与道床的接触力分布较均匀,最大接触力也较小,比Ⅲ型轨枕更适用于高速铁路桥上有砟轨道结构.但考虑到框架型轨枕的优势不明显以及尚未开发相应的养护维修设备,建议高速铁路桥上有砟轨道采用宽轨枕.   相似文献   

13.
首先建立了带有悬空轨枕的铁道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推导了一车-轨系统运动方程,其中考虑了轨轮非线性接触力引起的非线性问题,然后利用逐步积分法解方程。重点分析了悬空轨枕对轨道各个组成部分动力学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如果在悬空部分存在轨道不平顺,引起很大的轨枕加速度和轮轨接触力。  相似文献   

14.
过去几十年,传统轨枕的破坏极大的增加了轨道养护的费用。缺乏对轨枕破坏的机理的理解成为管控这一问题的主要障碍。本文探讨混凝土轨枕破坏的机理,指出混凝土轨枕易发生轨座破坏,易受荷载和环境影响发生破坏,并提出问题的解决方案。此外,介绍了可以有效代替传统轨枕的新型材料。  相似文献   

15.
轨枕预留螺栓孔纵裂原因及改进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混凝土枕大量推广使用,轨枕出现了一些不适应的情况,其中螺栓孔纵裂伤损尤为严重,成为近十年来影响轨枕帮助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主要对我国混凝土枕螺栓孔纵裂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局部特殊混凝土改进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采用35自由度的多刚体车辆系统与三层弹性离散点支撑轨道模型,建立了基于Timosh-enko梁模型的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模型,应用新型显式积分法求解其运动特性。考虑钢轨横向、垂向和扭转运动对轮轨滚动接触几何关系的影响,分别由Hertz法向接触理论和沈氏蠕滑理论计算了轮轨法向力和轮轨滚动接触蠕滑力。假设轨枕垂向支撑高度沿纵向非均匀分布来模拟轨枕支撑硬点,基于移动轨下支撑模型,分析了不同轨枕支撑硬点个数和高度对系统动力响应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轨枕支撑硬点对轨枕的动力响应影响显著。当硬点高度为1.0 mm时,最大钢轨/轨枕作用力约为正常状态下的2倍,最大钢轨/轨枕拉力约为正常状态的10倍,这将加速轨枕、轨下垫层及钢轨扣件状况的恶化。而支撑硬点个数对系统动力响应的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17.
Ⅲ型混凝土轨枕配置根数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轨道强度理论(包括静态和动态)及线路稳固性为基础,综合计算、分析了混凝土轨枕配置根数对线路的影响。为Ⅲ型混凝土轨枕配置根数的减少找到了理论依据,并在该枕铺设试验段现场测试的基础上,通过与其它类型轨枕有关的对照,提出了Ⅲ型混凝土轨枕每公里的合理配置根数。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Ⅲ型套管安装固定技术,经过多次试验改进,采用定位螺栓解决了Ⅲ型套管预埋定位容易松动问题。自行设计、安装的液压轨枕模型翻转机缩短了Ⅲ型套管安装定位时间,使得岔枕流水线生产速度不受影响。  相似文献   

19.
铁路LD型复合轨垫轨道动力试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LD型复合轨垫轨道动力试验分析,并与原1B型轨垫进行了对比试验分析,初步得出LD轨垫在减小钢轨轨枕的冲击方面确实要比TB垫效果好.  相似文献   

20.
为解决特殊岔枕预埋件精确定位问题,进行了高速铁路特殊混凝土岔枕模具设计。分别从预埋件留设方式、结构受力承载方式以及岔枕预应力放松方式进行研究,设计的该模具适用于多种特殊岔枕生产,解决了牵引点部位岔枕及安装密贴检查器岔枕预埋件精确定位问题,实现了单根张拉和整体放张的工艺要求,避免了模具受力变形,保证了张拉的准确性和放张的均匀性及放张速度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