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多功能航标在海事服务中的应用得到了迅速普及和深入。文中介绍了多功能航标在国内应用现状,并以多功能航标在琼州海峡的应用为例,阐述了多功能航标在海事监管和航标管理领域的现实意义及其应用前景,并就目前多功能航标在实际运用中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对于研制多功能航标相关技术指导规范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何涛 《珠江水运》2022,(7):14-16
在推动航道业务智能化发展的过程中,需依托先进通信技术解决航标实时监测问题.在把握智能航标监管需求的基础上,提出采用LoRa技术完成智能航标监管系统设计,通过嵌入式定位装置和传感器完成航标相关数据采集,并通过LoRa网关和移动通信网络完成数据传递,经后台监控系统处理后实施科学监管,为提高航道智能化管理水平提供有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
文章通过探讨建立AIS航标综合水文气象系统,即利用传感设备采集航标附近区域的水文、气象等信息,通过AIS航标向过往船舶播发的同时并由邻近AIS基站实时回传数据,便于相关部门实时掌握、监测航道水文气象状况,以达到有效监管和向社会公众提供及时、准确、实用的水文气象等助航信息服务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中国海事》2015,(4):24-25,45
<正>一、系统简介广东智慧海事监管服务平台是在海事信息系统顶层设计框架下,遵循SOA架构,J2EE技术路线,以海事云中心数据服务为依托开发的一套集船舶动态监管、应急搜救、海事服务于一体的海事监管服务系统,平台在功能上充分吸收了海事系统同类监管系统的优点,实现了现场监管的便捷化、应急搜救的科学化、海事服务的即时化,是广东海事局在遵从海事信息化顶层设计要求下对佛山模式的有力推广,目前平台已在湛江、珠海、中山、江门、东莞、肇庆推广使用,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二、平台主要特点(一)技术特点1.应用海事云中心技术和资源,实现了大数据和云  相似文献   

5.
针对泉州湾水域通航环境日益复杂,以及近年来该水域航标时常发生被撞受损影响通航安全的情况,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以海事监管和航海保障一体化融合发展为切入点,就泉州湾水域航标"五位一体"综合巡检方案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尝试提出解决航标被撞受损影响通航安全的方案。  相似文献   

6.
AIS航标遥测遥控系统,实时监控航标动态信息,同时显示给航海者及海事管理者,这必将对航海信息化建设产生积极影响,也是E-航海战略实施的重要内容之一。此文主要介绍了AIS航标遥测遥控系统目前发展的现状、技术优点、功能,探讨了AIS航标遥测遥控电文标准建议,以及AIS应用航标遥测遥控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航标遥测遥控技术的应用与普及,让航标管理者在办公室中便可掌握海上浮标的位置及工作状态等实时数据。然而,这些数据仍无法全面、直观的反映浮标的整体情况,如浮标的结构、涂色等。为了提高航标维护管理水平,丰富海上浮标监管手段,航标管理者研究了一套海上浮标图像数据采集与传输系统,本文就该系统的工作原理、实现功能及应用扩展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8.
文中主要就AIS数据接入航标运行信息管理系统有关技术实现进行研究,以进一步增强系统功能,实现航标数据与船舶数据的即时、实时、动态和立体显示,为航标工作提供更加丰富的管理手段。  相似文献   

9.
2021年2月1日晚,汕头航标处南澳航标管理站与汕头海事局南澳海事处在南澳岛周边通航水域开展海上联合夜间巡视行动。全力保障春运期间南澳辖区水域通航安全,助推海事监管和航海保障一体化融合发展。此次联合夜巡,南澳航标管理站、南澳海事处职工提前谋划准备,于当晚18时30分从南澳海事码头登上“海巡09002”船出发,对后江水道、莱长渡运、福岩等灯浮标及凤屿、浮屿、案仔屿、长山尾、长山角、海事码头1-2号、莱长渡口堤头等灯塔桩开展夜间巡视工作。南澳航标管理站借助此次联合夜巡,与南澳海事处就航标巡查手段、航标灯光灯质、航标夜间射程以及南澳大桥船舶通航安全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探讨,共同促进了春运期间辖区航运安全。  相似文献   

10.
根据桥群河段的定义及通航特点,提出桥群河段航标整体配布技术特点,并结合武汉桥群河段的桥梁、隧道及其他涉水设施建设格局,航道布置及航标配布现状以及通航环境等,对桥群河段的航标整体配布方案进行分析界定,为建立并完善桥群河段通航安全与海事监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