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道路客运价格管理存在的一些弊端已成为抑制道路客运市场发展的主要问题:客运价格管得过死、不符合市场需要,影响企业自主经营;运价管理薄弱、旅客投诉众多,影响道路客运市场正常经营秩序:运价违背价值规律.不同等级客车运价差别过大.不利于企业之间的优胜劣汰;  相似文献   

2.
基于汇通天下的公共货运信息服务平台的大量数据,翟学魂对2006年普通货物公路运价波动进行了系统分析,首次明确了2006年运价上涨幅度,量化了燃油涨价以及计重收费两大成本因素对运价上浮的影响.显而易见,2007年公路货运价格将进一步持续两位数以上的上扬.  相似文献   

3.
历时两年,《汽车运价规则》和《道路运输价格管理规定》终于在道路运输业疾呼中修订完毕,并于9月1日起正式实施,就像“运价官”履新般,意图带给行业一股清新之风。  相似文献   

4.
《综合运输》2012,(6):95-95
近日,国家发改委、铁道部下发《关于调整铁路货物运输价格的通知》,从5月20号起,全国铁路货运统一运价上调,货物平均运价水平每吨公里上调1分钱,是上一次调整幅度的五倍,这也是国家第七次上调铁路货运价格。此次对铁路货运价格的调整共包括整车7个运价号的货运价格的调整,其中煤炭运价基价1由10.80元/吨上调至12.20元/吨,基价2由0.0553元/吨上调至0.0629元/吨。  相似文献   

5.
<正>从我国近年来经济改革的实践看,价格形成机制问题主要涉及两方面内容:一是定价主体、定价方式的确定和转换,例如由市场定价还是政府定价;二是价格运行过程的约束机制,例如定价规则、管理机构和监管等。改革开放以来为了适应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我国公路运价改革的侧重点在于运价的结构和运价体系方面。然而,随着公路运输形势的变化和运价改革的进展,运价形成机制本身暴露出的缺陷成为阻碍公路运输发展的深层次矛盾之一。对现有公路运价运行机制继续深化改革是十分必要的。本文拟就此作点分析、谈点看法。  相似文献   

6.
我国铁路货运价格改革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牛生 《综合运输》2005,(11):34-37
运价是客户选择运输方式的重要因素。铁路运输与公路、民航等运输方式相比较,具有大运量、全天候、均衡运输、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少的特点。同时单位能耗较低,对环境污染较小,在中长距离的货物运输中占有优势。但铁路在各种运输方式的激烈竞争中,市场份额在逐步萎缩,其中运价体系不合理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铁路货运要想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就必须改革不合理的运价体系。  相似文献   

7.
在治理公路车辆超限超载(以下简称双超)中,凸显出运用经济手段治理双超运价这个标本兼治的问题。运价这个经济杠杆,如何撬动双超这个顽石,倍受人们关注。对于双超运价的形成,众说纷纭。归纳起来,有“运输成本说”:即燃料、养路费、车辆通行费等因素造成运价的运输成本升高,运价不为货主接受走低而双超;“追逐利润”说:车主为追逐利润而超载降低成本,使运价走低;“恶性竞争”说:运输市场开放后,货运运力猛增而大于需求,带来恶性竞争降低运价等等。综合各种因素分析,双超运价的形成主要是货运市场未能有效调控,进入市场的运力散乱饱和、供大于…  相似文献   

8.
《运输经理世界》2011,(10):131-131
根据交通运输部、国家发改委联合颁布实施的《道路运输价格管理规定》,为了疏导成品油价格调整对道路客运的影响,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天津自即日起建立道路客运运价与油价联动机制。具体措施分为加收燃油附加费和调整客运价格两部分。  相似文献   

9.
道路、油、车辆、司机劳动力是公路运输生产运营的主要生产要素,车辆和司机劳动力等市场化要素价格变化微乎其微,公路运输成本的所有变数都难以由企业主宰.总体上看,2006年有这么一些特点:超限开始得到控制,不少地方还实施了计重收费,油价向国际油价看齐,燃油税悬而未决--运价总体看涨10%.  相似文献   

10.
“客运车型运价”是新运价规则中最突出的变化,也是旅客票价形成的基础和核心,确定科学的“客运车型运价”有利于促进道路客运运力结构调整和道路客运产业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1.
数字     
《综合运输》2010,(1):88-89
从2009年12月15日零时起,国家铁路货物统一运价平均每吨公里由现行的9.61分提高至10.51分。其中,运营价格由平均每吨公里6.51分提高到7.01分,铁路建设基金维持现行每吨公里5.5分不变。  相似文献   

12.
通过运价调整促进行业服务质量的改善与行业发展水平的提高,这是对运价管理提出的更高要求。汪鸣认为,各地在实施新《规则》和《规定》时要慎重考虑,稳定为主,速度为辅。  相似文献   

13.
价格弹性与铁路运价改革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岩 《综合运输》1997,(6):32-35
<正> 多年来,运价的不合理一直是困扰着我国铁路发展的重要因素,铁路运输企业若要走出困境,从根本上扭转眼前的被动局面,非深化运价改革不可。 一、价格弹性对定价策略的影响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从经济效益角度讲,寻求利润最大化是企业生产经营的根本目标,一切决策都应该围绕着这一目标来进行。企业如何才能实现利润最大化?增加销售收入是最主要的途径之一。而销售收入又取决于产品价格与销售量的乘积,由于价格与销售量变动方向相反,因此,片面提高价格或降低价格都不一定会使销售收入增加,甚至会适得其反。那么企业  相似文献   

14.
"客运车型运价"是新运价规则中最突出的变化,也是旅客票价形成的基础和核心,确定科学的"客运车型运价"有利于促进道路客运运力结构调整和道路客运产业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5.
从国家政策层面讲,虽然气价有所上浮,但从长远来看,会持续控制在与柴油的合理比价关系,洲氏于柴油价格0.65倍的价格标尺延续,为我国大力发展NGV(天然气车辆)提供持续的价格优势。 近日出台的全困天然气价格调整政策,对车用气的价格将产生较大影响。业内专家对其影响的基本估计是:这次价格调整有利于调动上游企业开发和进口天然气的积极性,增加天然气的生产和供应:但会挤压下游用户的盈利空间。  相似文献   

16.
政策法规     
《西部交通科技》2013,(9):I0001-I0001
国务院发布改革铁路投融资体制意见 日前,国务院发布“关于改革铁路投融资体制加快推进铁路建设的意见》(简称《意见》),提出全面开放铁路建设市场,对新建铁路实行分类投资建设,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建设铁路。稳步理顺铁路价格关系,并建立铁路货运价格随公路货运价格变化的动态调整机制,创造条件,将铁路货运价格由政府定价改为政府指导价,增加运价弹性。  相似文献   

17.
从9月下旬至10月18日,中国到美国的海运市场价格大幅回落三至四成,同时欧洲、东南亚等国际航线海运价格也有所回落,部分热门航线运价减半.宁波舟山港出口运价从9月下旬开始连续4周下跌.从9月中旬以来,目前一个40英尺的大集装箱到美国东海岸的航线运价已下跌33%;美西航线的运价从最高时下跌34%.  相似文献   

18.
<正> 铁路运价与物价相关性是运价理论与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一个课题。在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铁路运价曾处于几十年“一贯制”的僵化状态,运价与物价的矛盾尚未激化,因此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随着经济体制转换和价格改革的深化,运价中潜伏的种种矛盾逐渐暴露并且加剧,导致1989年后频繁出台调价措施;但几经努力,仍难摆脱活物价与死运价、高物价与低运价的怪圈。人们感到困惑的是,铁路运价何以屡调不顺?运价水平是否已调到位?盼能对铁路运价与物价动态及其相互关系进行深入剖析,为深化运价改革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公路客运定价模式与组合定价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运  池洁 《综合运输》1997,(2):33-35
<正> 客运运价是运输管理部门、运输企业与乘车旅客共同关心的热点问题。而定价因素与运价水平都蕴籍于客运运价定价模式之中。本文将对常见运价模式进行分析,并综合各种定价模式的优点提出组合定价方法,抛砖引玉,请同行指正。  相似文献   

20.
国家发改委决定3月26日起,适当提高成品油价格水平,将汽油和柴油出厂价格每吨分别提高300元和200元.用户认为油价攀升没有尽头:200 5年3月24日,O柴油价格3.55元/升,2006年元月10日,0柴油价格4.5元/升,油价暴涨近30%,燃油税实施的不确定性加重了用户对高油价的担忧,油费已经成为一项难以承受的大笔支出.不能超载,如何赚钱?运输车辆太多,竞争越来越激烈,运价持续低迷,没有一部好车,又如何能赚钱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