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彭怡 《综合运输》2002,(2):35-36
<正>多年来,民航业一直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在这种状况下,民航运价的制定一直由政府控制。为适应和推动市场经济的发展,作为民航业突出问题的运价及其管理体制的改革也就成为民航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为此,民航业有关部门实施了一系列的运价改革措施。但都没有跳出统一定价的框架,没有触动高度集中的运价管理体制。 一、我国目前民航运价状况 1.价格刻板僵化、脱离市场。目前各主要航空公司在102条航线上采取联营措施,根据联营方案,票价由国家民航总局严格管制,实行全国统一运价。这种价格形成机制没有依据市场供求状况,丧失了对市场的调节作用,也最终导致民航无法通过产品价格获得自身的正常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正> 党的十四大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配合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和国家计划体制、投资体制的改革,“八五”期间我国交通运输价格改革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整个“八五”期间交通运输价格改革过程可以概括为:调放结合注重培育运输市场;理顺价格管理体制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改革运价形成机制为交通运输价格最终走向市场打基础。现就五年来交通运输价格改革实践作一简要回顾。  相似文献   

3.
作为综合运输体系中市场开放时间最早、开放程度最高的运输方式,近年来我国公路货运业的快速发展是有目共睹的。但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升级,货运企业的外部经营环境、内部管理和组织中的各种矛盾日益突出,尤其是货运价格竞争的恶性循环导致货车超载超限情况的愈演愈烈,严重影响了公路货运业的健康持续发展。要从根本上解决货车超载超限,提高公路货运业在综合运输市场的竞争能力,进一步完善现有公路货运价格形成机制显得十分必要。公路货运价格形成机制问题主要涉及两方面内容:一是定价主体、定价方式的确定和转换,例如由市场定价还是政府定价…  相似文献   

4.
<正>一、运输价格改革发展回顾从20世纪80年代起,围绕经济运行的市场化,开始了史无前例的改革开放进程。以公路、铁路、民航、水运等多种运输方式运价为主体的交通运输价格,也经历了改革开放前政府严格管制到逐渐放松管制的过程。我国运输价格  相似文献   

5.
政策法规     
《西部交通科技》2013,(9):I0001-I0001
国务院发布改革铁路投融资体制意见 日前,国务院发布“关于改革铁路投融资体制加快推进铁路建设的意见》(简称《意见》),提出全面开放铁路建设市场,对新建铁路实行分类投资建设,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建设铁路。稳步理顺铁路价格关系,并建立铁路货运价格随公路货运价格变化的动态调整机制,创造条件,将铁路货运价格由政府定价改为政府指导价,增加运价弹性。  相似文献   

6.
在影响天然气发展的诸多因素中,价格是非常关键的因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必然要求改革目前天然气定价机制,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天然气价格是我国天然气价格制定的必然趋势。在充分分析我国与世界先进国家天然气定价历史演变的基础上,对构成天然气价格的各生产环节定价的原则,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张丽 《综合运输》2002,(5):19-19,17
<正>长期以来,我国铁路实行严格的价格管制,大一统的运价严重阻碍了铁路运输企业走向市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铁路的市场化改革要向深层次推进,探讨运价体制的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长久以来,公路货运价格一直在不透明的状态下若隐若现.为了能够较好地描述公路货运市场价格的波动情况,客观反映我国公路运输市场结构和市场的供求变化,公路运价指数应运而生.该指数的建立有利于政府部门对公路运输市场的宏观调控,也有利于广大货主企业、物流企业、运输企业、代理企业等方便地获取市场信息,对我国公路货运市场向规范化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9.
公路客运定价模式与组合定价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运  池洁 《综合运输》1997,(2):33-35
<正> 客运运价是运输管理部门、运输企业与乘车旅客共同关心的热点问题。而定价因素与运价水平都蕴籍于客运运价定价模式之中。本文将对常见运价模式进行分析,并综合各种定价模式的优点提出组合定价方法,抛砖引玉,请同行指正。  相似文献   

10.
赵相英 《综合运输》2001,(12):24-27
<正>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价格是市场经济的核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港口企业之间的竞争,集中表现为价格的竞争,是市场主体追求最大收益而进行的一种互相争夺。目前港口市场已打破旧的价格体制,正在形成新的价格机制。我们应以新视觉、新思维、新方式管理港口市场价格。根据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引导港口企业公平竞争,加强监控,逐步建立市场形成价格的机制。供求关系决定市场价格,价格杠杆调节市场供求关系。  相似文献   

11.
价格弹性与铁路运价改革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岩 《综合运输》1997,(6):32-35
<正> 多年来,运价的不合理一直是困扰着我国铁路发展的重要因素,铁路运输企业若要走出困境,从根本上扭转眼前的被动局面,非深化运价改革不可。 一、价格弹性对定价策略的影响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从经济效益角度讲,寻求利润最大化是企业生产经营的根本目标,一切决策都应该围绕着这一目标来进行。企业如何才能实现利润最大化?增加销售收入是最主要的途径之一。而销售收入又取决于产品价格与销售量的乘积,由于价格与销售量变动方向相反,因此,片面提高价格或降低价格都不一定会使销售收入增加,甚至会适得其反。那么企业  相似文献   

12.
1.价格核定更加科学 原来的运价规则中.价格影响因素众多.例如,对于旅客运价.影响其计价的因素有车辆类别、公路类别、营运类别,另外还有大型、中型、夜班车等。而新运价规则中.则将这些因素全部简化掉.只是将车辆分为8个档次.并且将客运票价构成简化为一个公式:  相似文献   

13.
<正> 价格机制是市场机制的核心,价格体制改革是市场体制改革的关键。道路运价作为价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的改善,同时,也关系到整个道路运输行业的健康发展。在计划经济时期,全国实行的是“一刀切”运价,管得过细、过死,且长期不变,严重地阻碍了汽车运输业的发展。随着经济体制的转轨,原有的理论框架下的道路运价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道路运输市场发展的需要,必须进行改革。下面,笔者就道路运价改革问题谈几点想法:  相似文献   

14.
《综合运输》2009,(5):90-90
<正>如何对待此次新运价体系调整,需要的是旅客理性、客观而全面的目光。运价体系的改变只涉及折扣计算方式的变更,并未触及机票定价原则,未必会直接导致价格结果的变化。至于近期机票价格明显  相似文献   

15.
王培良 《综合运输》2006,(11):59-62
交通运输服务价格是国民经济体系中重要的基础性价格之一,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交通运输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水平、资源配置取向,而且一定的价格政策和企业定价策略,还将对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目前,我国交通运输价格的定价机制,基本遵循“生产成本+管理成本+成本外费用+税金+合理利润”的基础架构,但由于各种运输方式在价格管理上的差异,尚未形成完整的市场价格机制。  相似文献   

16.
价格机制是市场机制的核心,运价机制直接关系到高速铁路的长期健康发展。本文结合我国价格机制市场化改革背景,讨论了高速铁路运价市场化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分析了我国铁路客运的比价关系和价格水平,深入探讨了高速铁路的竞争能力。然后就竞争性领域界定、平衡经营性和民生诉求、结合网运体制改革、保证盈利发展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建议。  相似文献   

17.
龙自强 《综合运输》1997,(12):29-32
<正> 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改革目标后,我国绝大部分生产资料和生活用品的价格正逐步由计划转向市场调节。铁路作为国家的基础产业,在实现全国资源优化配置中,承担着运输劳务,其运价对国民经济的运行有较大的影响,因而一直受到国家的控制。直至今日,当高速发展的主体化交通运输格局形成后,铁路还是不能与其他运输方式(航空、公路、水运等)一样,实现随行入市的运输价格。从长远的发展来看,这种局面一是不利于公平竞争,二是不利于与我国改革的总体目标同步进行。因此,现阶段我们应该理清铁路企业运价改革的思路,分步实施,循序渐进,理顺价格,  相似文献   

18.
我国公路货运价格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2006年1月起,我国建立了全国普通货物公路运价指数,基准期为2006年1月5日,基期综合运价为0.49元/吨公里。公路运价指数是在对全国7大经  相似文献   

19.
“五一”黄金周将至,公路、铁路、航空等各部门都将进入新一轮的客流争夺战中。在运价制定方面,铁路、航空及国内一些省份的公路运输部门普遍采取在黄金周期间对票价进行一定上浮这种方式。采取这一措施的目的是一方面可以平抑客流,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的利润。  相似文献   

20.
截至2012年10月底,成品油定价机制实施三年多来,国内成品油价格已经调整了20次。其中,13次上调7次下降。中国所实行的成品油定价机制颁布于2009年5月。按照规定,国内成品油价格与国际原油价格间接挂钩。当布伦特、迪拜、辛塔三地原油现货价格连续22个工作日移动平均价格涨幅或跌幅超过4%时,可相应调整国内成品油价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