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前,高速公路高陡岩质边坡生态修复普遍存在着植物生长困难、绿化效果较差、景观效果自然维持时间较短、群落结构简单、无自我更新能力及后期养护成本高等问题,究其原因是高陡岩质边坡粘附性差,抗雨水冲刷能力弱,保土、保肥、保水能力不足。文章从高陡岩质生态修复的原理出发,重点介绍了植生槽法、鱼鳞穴法、飘台法、挂网客土喷播法、新型植被毯法等几种近年较为常用的高陡岩质边坡生态修复方法,阐述了这些边坡生态修复方法的技术特点和优缺点,可为高速公路高陡岩质边坡生态修复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岩石边坡生态恢复与治理技术是目前高速公路建设中的一个热点问题,由于岩石边坡上缺少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土壤条件、养分及水分条件,不能直接通过植树种草进行生态恢复,因此岩石边坡的生态恢复与治理问题急待解决。本文重点阐述了平乐至钟山高速公路K139 450~150 575路段的路堑岩石边坡采用喷混植生技术所进行的生态恢复与治理试验情况,并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对试验中产生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完善此项技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内容及方向。  相似文献   

3.
文章分析了山东省滨莱高速公路路堑边坡生态恢复工程,总结以客土喷播主体的生态恢复技术手段的技术要点,并进一步运用层级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及二者相结合的方式,定义生态效益、景观效益、社会效益3项指标,对滨莱高速公路路堑边坡生态恢复效果进行评价,从而确定三大效益的影响因子及效果。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高速公路边坡水土保持的研究,主要论述边坡水土保持植物防护设计的应用,从高速公路水路流失的特点出发,指出边坡为公路水土流失重灾区。进行植物防护设计不仅能够达到防护效果,还有利于恢复植被,改善生态环境,有效地防止水土流失,并介绍了高速公路边坡水土流失植物防护技术设计原则。最后通过实践分析,对植物防护做出具体设计,为今后同类工程的水土保持措施布局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对边坡生态防护技术在公路、堤防建设工程中的应用进行了综合,主要涉及到基础建设与生态环境和谐的核心建设理念,边坡生态防护技术的内容、生态格网工艺及应用。对边坡生态工程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高以山区高速公路桥隧连接段直立高陡边坡防护施工技术方案的论证及比选,桥隧连接段的位置大多都所处地形地貌与地质状况相对比较薄弱环节,位于这种地形位置的边坡防护要求较高,且要满足该类型边坡防护的效果。根据工程实际因素,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深化高陡坡隧道洞口与桥梁相接位置的安全防护勘察工作,经现场勘察及几种防护方案的必选与论证,试图从山区高速公路桥隧连接段直立高陡边坡防护方案优化设计的角度降低防护施工难度及成本。鉴于桥隧连接段及隧道洞口现状直立高陡边坡整体基本处于稳定状态,加接延长隧道洞口明洞工程,并采用SNS主洞防护网与被动防护网相结合的防护方案合理可行,该防护方案的施工工艺简单,易操作,施工成本与施工安全风险低。  相似文献   

7.
本文针对天山公路沿线的生态环境特点,综合分析了公路改扩建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运用生态恢复的理念,根据边坡所属的不同地貌类型和不同的地质条件,对公路沿线的气候特征、植被状况、土壤情况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对天山公路沿线的边坡和取弃土场,因地制宜的采取相适应的恢复措施进行了方法和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8.
贵州公路陡峭岩石边坡生态修复技术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贵阳市环城高速公路南环线和厦蓉高速公路贵州路段人工生态修复的边坡为研究对象,对采取不同生态修复技术的岩石边坡及同一种生态修复技术的不同边坡类型设置固定样方和临时样方进行调查研究,分析陡峭岩石边坡采取不同生态修复技术的效果,探寻适合于贵州高速公路陡峭岩石边坡的生态修复技术。  相似文献   

9.
随着客运专线迅速的发展,在修建客运专线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高填深挖的高陡边坡,环境保护问题越来越为行业内外人士重视。胶济客运专线在“建绿色通道,走环保之路”的思想指导下,采用了喷混植生等新型边坡防护、绿化方案。本文在胶济客运专线进行有效的喷混植草实验的基础上,总结了喷混植草技术的特点,以期有助于推动我国高速铁路建设早日走上“生态高速”的道路。  相似文献   

10.
通化至丹东高速公路(以下简称通丹高速)是国家高速公路规划网鹤大高速中的重要一环,该项目吉林段位于通化县境内,地处长白山区,沿线低山丘陵、中高山地较多,在公路建设中形成了许多岩石边坡,如何在岩质边坡上快速恢复植被,对把通丹高速建设成生态路、景观路、安全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对客土喷播技术在该项目应用中的施工工艺、效果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进一步完善该技术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