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MAC改性沥青大粒径透水性沥青混合料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提高大粒径透水性沥青混合料(LSPM)基层的路用性能,以MAC改性沥青作为LSPM结合料,对MAC改性沥青、基质沥青和SBS改性沥青的性能进行了对比,提出了MAC改性沥青LSPM高温稳定性、水稳定性、抗疲劳性、渗透性、抗反射裂缝性等路用性能要求,并进行了MAC改性沥青LSPM材料组成设计、施工技术研究和试验路修筑。试验结果表明:MAC改性沥青LSPM空隙率为13%~18%,沥青膜的厚度大于12μm,模量为400~600MPa,试验路通车2年后车辙量在4~8mm之间,这表明MAC改性沥青LSPM具有较高的路用性能。  相似文献   

2.
对MAC改性沥青的针入度、延度、软化点、针入度指数以及MAC改性沥青混合料的马歇尔稳定度、浸水马歇尔稳定度、劈裂强度、动稳定度等路用性能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并与改性之前基质沥青及混合料的性能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3.
在良好的设计配合比和施工条件下,MAC沥青混凝土具有良好的耐久性,抗磨性,能明显提高路面抗车辙能力和使用寿命。结合宁杭高速公路的施工实践情况,简要讲述MAC改性沥青混凝土在车辙处治过程的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4.
加强SBS、SBR复合改性沥青生产的质量控制 常见的改性沥青及特点。SBS改性沥青。SBS改性沥青是在原有基质沥青(AH-70)的基础上,掺加2.5%、3.0%、或4.0%的SBS改性剂。SBS是目前广泛使用的、能基本适应各种地区气候环境条件的通用改性剂,改性后的沥青与原沥青相比,其高温粘度增大,软化点升高。在良好的设计配合比和施工条件下,沥青路面的耐久性和高温稳定性明显提高。MAC改性沥青。MAC改性沥青有较好的耐老化性能,通过化学改性,有较好的稳定性,在常温下存放半年不离析,无需加任何稳定剂,不含硫,对人体无害,是一种环保型产品。MAC还具有较好的抗车辙能力和抗水(油)损害能力,因其具有在高温下较高的粘度,易形成较厚的沥青膜,而不发生析漏现象,可以有效的阻止水分侵入和提高沥青与集料的粘附性,增加粘结力,起到抗水损害的作用。废胶粉改性沥青.胶粉的添加对沥青总体性能有较大的影响。该改性沥青有较强的承受车辆负载的能力,具有更好的适应性。该改性沥青有较好的抵抗水损害、高温稳定性和低温抗开裂性能。如沥青中加入轮胎胶粉,一方面,可增加沥青路面的高温线性粘弹模量和粘度,在50~163℃温度范围内,粘度随胶粉颗粒的增大而增大,且明显高于对应条件下的未改性沥青;另一方面,减少了低温存储和损失模量,从而使沥青胶结料在特定的温度范围内更具有灵活性。该改性沥青表现出最优的老化性能,硬化速度慢,氧化速度低,改善了疲劳和永久变形性能,具有较低的温度敏感性和较好的抗湿损害性能。  相似文献   

5.
论述了MAC改性沥青的性能,分析了沥青稳定基层结构的温度分布和沥青稳定基层路面结构的应力分布情况,最后对大粒径透水性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进行试验。  相似文献   

6.
复合使用SBS和SBR改性剂,制成FH改性沥青,并对比FH改性沥青、SBS改性沥青和SBR改性沥青的低温抗裂性能,结果表明:FH改性沥青的低温抗裂性能比SBS改性沥青高,介于SBS和SBR改性沥青之间,且高温性能高于SBR改性沥青,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湖沥青与橡胶改性沥青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施工中的材料、过程、施工设备的研究,提出了湖沥青与橡胶改性沥青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施工工艺控制的要点,对于我国利用湖沥青与橡胶改性沥青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提高路面的质量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复合改性沥青浇筑式混凝土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沥青结合料在浇筑式沥青混凝土中的作用至关重要,通过对普通改性沥青、湖沥青复合改性沥青、岩沥青复合改性沥青和聚合物复合改性沥青进行基本性能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复合改性沥青更适合用于浇筑式沥青混凝土;对3种复合改性沥青的浇筑式沥青混凝土进行刘埃尔流动度、贯入度、低温弯曲和疲劳试验,研究3种复合改性沥青的浇筑式沥青混凝土施工和易性、高温性能、低温性能和疲劳性能的差异,结果表明,岩沥青复合改性沥青浇筑式性能与湖沥青复合改性沥青浇筑式性能相当,聚合物复合改性沥青浇筑式更适合于寒冷地区使用。  相似文献   

9.
结合唐港高速公路大修工程改性沥青罩面工程的施工,对SBS改性沥青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不同类型SBS改性沥青的相容性和性能,并就试验中SBS改性沥青软化点的异常现象进行了讨论,分析了拌和、压实温度对改性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结果的影响,探讨SBS改性沥青的材料选择、试验设计、改性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和施工各环节,结论对改性沥青的工程应用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从SBS改性沥青的掺配方法、SBR改性沥青的掺配方法、SBS和SBR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拌和、运输、摊铺、碾压以及SMA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技术要求几个方面介绍了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施工工艺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