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公交车在车站排队延误过长的问题,提出设置并联双站台的形式加以解决,从候车人的心理和实际观察角度进行了微观设计。为从理论上证明双站台的优点与通行能力,结合实例应用统计方法验证了具体路段公交车连续到站间隔服从泊松分布,应用WinQSB工具箱、根据排队论计算分析了并联双通道站台公交站点的各项排队指标。将该指标与实际站台排队数据比较,新型双站台形式能有效减少延误和排队长度。  相似文献   

2.
孙仲 《驾驶园》2006,(12):66-67
10月30日早晨,南京某小区附近的公交车停车场,驶出来一辆公交车.当公交车出场10多米远准备拐到路边公交车站台上客时,十几名候车乘客蜂拥而至.此时公交车突然失控,撞到另一辆停靠在站台上的公交车,并挤倒一排乘客,导致一名青年女子被卷入车轮下当场死亡,另有六人受伤.  相似文献   

3.
对公交车辆行驶过程进行分析,指出在封闭式独立路权下,公交车行驶过程中存在站台停靠、出站等候、交叉口3方面的延误。利用排队论、间隙理论、信号控制理论,构建公交车行驶过程中的延误模型,提出封闭式独立路权下公交车的路阻函数。  相似文献   

4.
站在公交站台上候车,往往会为下一班公交车何时到达而紧锁眉头。不过,如果你身处成都或郑州街头用手机发条短信到公交指定的平台,就能提前知晓乘坐的车离当前站台还有多远。这一切都源于短信平台的成功开通。  相似文献   

5.
<正>【事件回放】因公交站台设在绿化带内,在此站等候公交车时只能站在机动车道上,既不方便又不安全,这让包头市青山区六合新城一区的居民很是苦恼。据市民反映,5月份之前这一站的公交站牌设立在距离该站不到50米的东侧空地上,站牌处有站台,等车的市民可以站在站台上。但过完五一之后就发现站牌挪进了绿化带内,根本没  相似文献   

6.
公交车在运行过程中需要停靠站台,导致现有绿波交通模型很难同时优化社会车辆与公交车。针对该难题,建立了以双站台为基础的社会车辆绿波与BRT行程时间协同优化模型。该模型以社会车辆绿波带宽最大与BRT行程时间最短的加权值为目标函数;以周期时长、相位相序、社会车辆与 BRT 车速、交叉口双站台停靠选择为优化变量。算例表明,与 maxband模型相比,优化模型在绿波带宽占周期比例不变的情况下,BRT平均行程时间由 407.54 s降为 308.08 s,降低24.4%;BRT平均延误由68.66 s降为9.2 s,降低86.6%;停车次数由35次降低为2次,降低94.6%。优化模型在保证社会车辆绿波通行的前提下可以显著提高BRT的通行效率,为BRT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正>2014年12月31日9时许,南通市公交公司58路公交车驾驶员金超,驾车从通州川港出发途经开发区安惠公司站台时,有六七名乘客陆续下车。其中,一名女子在走到车门口时,好像在自己的皮包内翻动着什么东西,而她的丈夫已先行下车。金超见状,询问道:"公交车就要开了,请问您在找什么?"女子满脸焦急地回答说:"不好,我的钱包被人偷走了!"闻言,金超无意中扫视了一下公交车的左侧反光镜,见车后方有一辆黑  相似文献   

8.
<正>01南昌首批盲文公交站牌投入近日,江西南昌首批盲文公交站牌已经在里洲小区、南大一附院北门、学院路口等站台投入使用。这批站牌分布在南昌城区盲人出行比较集中的四个区域。盲人市民将可通过触摸清晰的盲文公交站牌,找到自己所需要乘坐的公交线路。公交车进入站点时也会有语音报站,到站会有语音提示,能让盲人更顺利地乘坐公交车。  相似文献   

9.
<正>【事件回放】如今,公交狂躁症不再指向个别乘客,一些公交驾驶员也患上此症。日前,广州因一辆私家车在公交车停靠站台时突然出现在公交车右侧,导致公交女驾驶员大怒,一踩油门,将车开到私家车前面,将其逼停,并下车与私家车男车主掐架,40多名乘客被困车内20多分钟。直到民警赶到现场,这起风波才算平息。  相似文献   

10.
<正>2014年12月25日,由中华见义勇为基金会组织的第十一届"昆仑奖"全国十大见义勇为英雄驾驶员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姚志涛同志荣获"全国见义勇为英雄司机"称号。2013年8月9日17时06分左右,昆明公交集团六公司84路驾驶员姚志涛驾驶公交车驶入昆明市南屏街西口站,站台上的乘客有序上车。车辆缓缓驶离站台后不久,一名大约45岁身着米白色夹克的中年男子在中门处打开了一个用衣服包裹的军  相似文献   

11.
缘于一份执着和专注,十几年来,华盛工贸在公交候车亭这一细分市场上,静静地耕耘,静静地收获,并带领国内公交候车亭市场不断迈向新的征程。在国内公交车候车亭发展簿上,以公交站台设施配套产品为核心业务的广州市华盛工贸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苏州市新建公交车站台为例进行分析,着重讨论新建城市景观如何融入传统元素并很好的体现区域特色。城市景观设计应结合当地的人文精神、文化内涵,形成有品位、有个性的区域特色。形式语言不要过于直白;体现功能优先的原则和整体性规划的原则这三个方面是在设计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如果你是初到德国,也不难找到公交站点,德国的汽车站点一般都会树立着一块硕大标牌。标牌顶部两面各有一个圆形标志,那个硕大的绿色H是德文中公共汽车站台的缩写。出门在外,特别是异国他乡,因为没有私家车,出门代步为了节省开支,首选就是公交车。德国城市的公交系统由公共汽车(BUS)、地铁、市内轻轨外加出租车组成。笔者在德国公交  相似文献   

14.
将彩色沥青、环氧树脂在一定相容剂作用下进行强制搅拌融合,并配合使用定量固化剂,从而形成一种浅色冷拌沥青胶结料。该胶结料易于改色,所生产的混合料其路用性能较传统沥青混合料更优异,适用于彩色化城市快速公交系统(BRT)、彩色非机动车道等彩色路面铺筑。目前该混合料已在贵州省遵义市公交车站台进行试验段铺筑,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借鉴顾客感知服务理论和服务绩效模型(SERVPERF)方法,针对步行、等车、乘公交、换乘等出行链各环节,本研究构建了个体感知公交服务质量的短时评价指标类型矩阵表,形成了公交用户感知服务短时评估方法。以佛山市实地调查数据为基础,综合考虑个体公交出行距离、出行各环节时间期望值与实际值差距、个体出行时间成本等特征因素,建立了短时的公交用户感知服务评估模型,可支持开展公交全出行链的短时服务评价。分析结果表明,步行短时评价结果、等车短时评价结果、换乘短时评价结果对整体公交出行满意度情况产生正向影响关系,而总时间成本和乘公交车服务短时评价结果的回归系数没有呈现出显著性,说明它们对整体公交出行满意度情况产生的影响较小;步行路线的方便程度、路边环境的舒适程度、步行的安全性、步行时间会对步行服务短时评价结果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关系;是否多条线路选择、等车的安全性、站台拥挤程度、遮雨(遮阳)设施、站台环境卫生会对等车服务短时评价结果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关系;运行速度、车内环境、运行平稳性、报站情况、驾驶员专业程度会对乘公交车服务短时评价结果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关系,而公交服务稳定性情况、公交时间成本并未显著影响乘公交车服务短时评价结果,这与85%被调查者为通勤出行者,他们对其公交出行时间已有明确预期有关;换乘步行环境、换乘拥挤度、换乘安全性会对换乘服务短时评价结果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关系。  相似文献   

16.
公交运行对行驶车速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行驶车速(或时间)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函数关系一直是交通流特性研究的重点。本文在对实测数据分析研究的基础上,认为公交车在站台的停车情况对路段行驶车速有显著的影响,道路的交通条件越好其影响越明显;然后经过严密的数学论证得出结论:在某些道路上公交停车次数而不是机动车流量是决定行驶车速的主要因素,最后给出了以交通量和公交停车次数为自变量的二元线性回归公式,并进行了严格的检验。  相似文献   

17.
孙家骏  华剑烽 《交通科技》2011,(Z2):161-163
通过对公交站台覆盖率的讨论,对以往站台覆盖率的计算方法进行优化,并提出计算模型和公式。最终得出要提高站台覆盖率,就要尽可能合理地降低线路间距和站台间距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对公交站台行人交通特性进行了分析;以济南市公共交通为例,在交通调查的基础上,对济南市公交站台的特征指标——人流到达分布规律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分布拟合函数,阐述了各类公交站台的人流到达规律。  相似文献   

19.
当前老人出行的交通工具主要是城市公交车,但对老人来说,乘坐公交车出行越来越不方便。文章从老人乘车出行的角度出发,设计创新一套既不改变原公交车步行梯的功能,又适合老人使用的乘车电梯。文章采用调研法及分析法对问题进行研究,首先对老人乘坐城市公交车进行了实地调研,对存在问题进行归纳整理;然后通过分析法对现在公交车的结构进行分析,在不影响公交车车身结构的前提下,设计一套城市公交车电梯。对公交车步行梯进行了重新设计,创新设计一套公交车电梯。公交车步行梯与电梯根据需要相互转换,解决了老人乘坐公交车出行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地铁同台换乘车站由于换乘线路的建设时序不同,导致站台两侧的屏蔽门一般无法同步实施。为保障乘客安全,需要在远期实施的站台边缘进行封堵,以避免乘客掉落轨行区产生危险。根据地铁同台换乘车站的特点,阐述了远期实施站台边缘的封堵方案,并通过方案对比分析,提出了不同站台条件的封堵方案选择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