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针对由于停车时机动车上乘坐人员没有观察车外环境,径直开启车门,导致车门碰撞行人及运动的物体引起事故越来越频繁的状况,并基于目前在道路上行驶的旧车不具备车门误开启的报警提醒系统,提出了一种红外线与超声波组合检测及报警提醒系统。当行人或运动物体进入到测量范围内,红外线模块会探测到有物体进入,同时超声波模块测量物体与车门的距离,单片机控制单元接收到超声波测量的信息并进行分析处理,触发蜂鸣器发出报警,提醒车内乘坐者不要打开车门以避免发生碰撞事故或者损坏车门。  相似文献   

2.
该文首先从RTK测量系统设备的构成入手介绍了RTK实时动态定位技术原理、质量控制方法并对其工作特点进行了总结。接着结合工程测量实例,举例说明采用RTK测量设备在控制测量、地形图测量、放样测量上的具体应用。进而说明RTK技术在市政工程测量中的应用、管理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可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3.
测量工作本质上分为两大类,测设和放样,无论是测设还是放样,都离不开至关重要的一个步骤,就是控制测量。在测量工作中,为了限制误差的累计和传播,保证测绘地形图和施工现场结构物的精度,我们需要进行整个测区的控制测量工作。针对不同的施工环境和内容,一名测量人员应该思考如何使用最高效的测量方法来加快测量进度,在条件所限的情况下,我们的控制网数据只要满足测量规范及施工要求即可,不一定非按部就班按照教科书上的步骤来操作,通过改变思路,结合施工中的经验,我们可以通过尝试不同的测量方法来测设出满足施工要求的控制测量数据。  相似文献   

4.
本文中提出了一种无人车行驶环境图像的几何测距方法。首先,利用迁移学习的方法改进Tiny-YOLOv2网络模型,对需识别的物体进行训练与检测,标记物体并定位物体在图像中的位置。其次,提出了一种通过物体分类、边缘检测及边缘拟合的方法,进一步提取物体的图像信息。最后,建立了一种基于空间几何理论的测距模型,结合物体先验信息实现了物体的距离测量。该方法在4 m以内88%以上的测量值误差不超过0.2 m,同时测量误差并没有随着距离的增加而有较大变化。  相似文献   

5.
何晓辉 《隧道建设》2007,27(4):72-73
简要介绍了地铁施工测量过程中的地面平面控制测量重点,竖井联系测量的方法及建议,地下平面控制网平差原则以及铺轨基标测量工作的特点,供相关人员参考,从而在测量重要环节进行有效的控制,确保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集料的测量与评价问题,阐释了集料图像测量系统(AIMSⅡ)设备的工作原理,研究了集料3个形态特征分量,即形状、棱角和表面纹理的评价指标;测量并分析了3种标准形状物体(球体、标准多边体1、标准多边体2)的形态特征。结果表明:集料图像测量系统(AIMSⅡ)的测量结果与物体实际情况相吻合,采用该系统评价集料的形状、棱角和表面纹理均有一定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7.
从平面控制和高程控制2方面,分析GPS在山区公路构造物控制测量中的应用,并与一般地区进行比较,说明其不同之处,提出利用GPS技术进行山区公路构造物控制测量的方法,对从事测绘工作的人员有一定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8.
六、系统联网和PR号 1.联网图 拓扑图和系统联网,如图25所示. 2.相关控制单元的任务 (1)FlexRay上的控制单元 驾驶辅助系统控制单元 J1121: ◆是新驻车转向辅助系统的主控制单元 ◆读取超声波传感器的测量值 ◆读取车周摄像头的图像数据 ◆处理车周摄像头图像并在其中寻找物体 ◆不断地将与系统相关的传感器...  相似文献   

9.
软土路基上进行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时,软基监测工作非常重要,其目的是通过先进的测量技术来观测和预测软土的变化,从而控制软基稳定、减少工后沉降及差异沉降。文中阐述了软土路基监测项目、监测断面布置、监测频率和控制标准,并对测量技术在实际工程软基监测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杜道龙 《隧道建设》2004,24(3):75-78
根据地铁建设的特点,笔者结合自己在主持广州地铁、深圳地铁全线控制测量工作的经验,说明了建立全线控制测量集中管理(简称“监理测量”)的必要性,介绍了地铁建设的测量工作,简要阐述了“监理测量”主要职责及测量内容。对于城市地铁、长大隧道的控制测量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沥青路面检查井作为路面的一部分,但其与其他结构不连续,在动荷载作用下,井周易发生破坏,致使路面平整度不足,影响城市道路行车舒适性,甚至影响行车安全。检查井返修率高、难度大、成本高,需局部封闭交通。现以泰州市高港区高港大道改扩建工程为例,介绍沥青路面检查井周边平整度施工工艺。其成果可为同类型的工程施工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2.
Pantograph/Catenary Dynamics and Control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The pantograph-catenary system with its dynamic behaviour turned out to be a crucial component for new train systems required to run at higher speeds. With the present systems, operational limitations have to be accepted when running with several pantographs in the train set, when tilting trains are employed, when running on low quality catenary sections or when stricter noise reduction regulations are forcing lower noise emissions also for the pantographs. This paper gives an overview of the methods to describe the catenary and the pantograph system dynamics. Furthermore, aspects concerning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current collectors and overhead equipment, the acquisition of the model data and the verification are presented. Finally various constructions of passive pantographs and proposals for active control concept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3.
跨海大桥结构安全自动监测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跨海大桥一般与陆地相距较远,利用传统的安全监测手段常常因远离基准点而无法对跨海大桥实施有效监控,针对长大跨海大桥安全监测系统设计的困难,在模拟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方案——跨海大桥整体安全性自动监测技术,结合东海大桥介绍了跨海大桥整体安全性自动监测技术的实施方法、实施要领与实施注意事项。为适应跨海大桥的动态稳定特征提出并采用了动态基站监测技术,同时还提出并采用了GPS-RTK与测量机器人的集成技术,从而使跨海大桥整体安全性的自动、可靠监测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4.
当前诸多沿海城市正全力支持滨海新区建设,以拓展城市建设框架,提高城市发展质量,加速城市升级速度.滨海地区建设不同于一般的内陆城市,建设地质条件会因临海而更为复杂,给城市道路等市政基础设施的建设带来更大的挑战.结合一个具体的滨海地区城市道路,从其地基处理的案例出发,在实际工程地质勘探的成果上,探讨软基等滨海地基的具体处理方式,并通过计算验证处理方式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双块式无砟道床施工测量精度要求较高,测量手段和方法较先进。通过GEDO CE轨检小车在铁路长大隧道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中的应用,对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测量的原理、方法、步骤进行了阐述和探讨。得出: 1)无砟道床达到设计功能的关键在于精调测量的过程控制; 2)静态精调中最主要的指标是对10 m弦长的轨道高低和轨向的控制,这2项指标的变化率将直接影响列车的动态检核验收。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交通拥堵现象日益加剧,对现有城市桥梁进行拼宽改造可极大的缓解城市交通压力。然而,许多城市桥梁由于受到现有结构特殊性、新桥布跨特殊性等限制,使得新老桥之间无法直接进行结构连接。因此,进一步开展新型拼接构造的研究十分必要。该文总结了常规拼桥的拼接方式,并依托实际工程,针对老桥挑臂承载能力不足且加固困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用于复杂工况下的桥梁拼宽构造,为相近拼宽桥梁结构的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下穿运营线、建(构)筑物的工程安全风险控制问题,分析地下空间下穿工程的现状及面临的挑战,研究基于“动态平衡”的地下空间下穿机制,给出安全控制技术,并提出未来技术发展的方向建议。结论如下: 1)地下空间下穿是既有工程、地层、下穿工程扰动与平衡的动态过程; 2)扰动与控制过程分析是下穿机制研究的重点; 3)安全下穿以稳定性为目标,针对既有结构、地层介质、支护结构、动态管控等方面强化控制措施; 4)可从地质条件、覆跨比、周边环境及沉降控制要求等因素综合考虑下穿工程工法; 5)可通过加固及托换、地层改良固结、隔离和支护等技术,有效提高既有结构、地层及支护结构的安全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18.
以浙江省丽水市某公路土质滑坡为例,通过对目前常用的地质调查、钻探、动探、物探、地下水动态监测和深层位移监测等野外判别方法的总结,阐述了不同判别方法的适用性和局限性。滑动面的判别是滑坡勘察、监测和防治设计等工作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9.
铁路提速改造工程路基勘察方法与实施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既有铁路经多年运营后,路基运营状态恶化,路基承载力、压实度、边坡状况需要重新评估。既有铁路勘察存在路线长、时间短、不便携带大型勘察机械、不能干扰行车等方面限制。针对江苏宁启铁路的实际情况,对路基各种勘察方法进行对比研究,解决了石灰土改良路基硬壳层动力触探等技术难点,提出了合理的路基勘察手段与人员组织,为既有铁路改造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提供了可靠的资料。  相似文献   

20.
雷升祥  黄明利  谭忠盛 《隧道建设》2022,42(10):1663-1676
为探究城市地下大空间施工过程中事故发生的风险规律和演变条件,采用工程调研与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开展城市地下大空间建设风险特征与分类研究,并通过理论分析对城市地下大空间工程进行风险评估研究。通过工程案例分析,提出城市地下大空间的定义,将其分为新建明挖单体地下大空间、新建暗挖地下大空间及网络化拓建地下大空间; 将城市地下大空间风险源分为地质、环境、勘察设计、施工及管理因素等,并建立了基于数据库的施工风险源识别方法; 揭示了城市地下大空间施工风险独有的特征: 动态演变性、耦合放大性和高风险性;按照风险的表现形式对城市地下大空间风险进行系统分类。最后,基于指标体系法理论,提出了一种针对城市地下大空间工程的风险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