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67年的10月21日,发生在埃及塞得港附近海域的那场有史以来首次使用舰对舰导弹、同时也是首次使用导弹艇作战的小规模海战开创了人类海上战争形态的新纪元。当日,埃及海军使用排水量不足80吨的苏制“蚊子”级导弹艇和SS-N-2“冥河”式反舰导弹令人瞠目地一举击沉了排水量1710吨的以色列“埃拉特”号驱逐舰。此举顿时令整个世界对导弹艇和反舰导弹的作战威力刮目相看,这一重大事件更曾极大地推动了世界各国对反舰导弹及导弹艇的重视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反舰导弹的温柔杀手——舰载软杀伤武器系统(1)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1967年的中东战争中,埃及海军快艇装备的苏制“冥河”导弹将以色列海军的“埃拉特”号驱逐舰一举击沉,首开人类海战史上反舰导弹摧毁水面战舰的先河。此次事件不仅令世界海军大为震惊,而且也使以色列人蒙受了奇耻大辱。6年之后,在1973年10月的中东“斋月”战争中,埃及和叙利亚海军同以色列海军再次展开海上对决,双方上演了一场空前惨烈的导弹对攻战。结果,埃及和叙利亚人发射的“冥河”导弹竞无一命中目标,而以色列人却用“迦伯列”反舰导弹连续击沉击伤5艘埃叙快艇,重创两国的海上力量,自身却毫发无损。这一战斗结局令国际军事观察家们大惑不解:以色列人何以犹有神助般地取得了如此完胜呢?他们有什么神秘武器竞使埃及和叙利亚的“冥河”导弹晕头转向呢?人们在大惑之余终于发现,原来,以色列参战舰艇上刚刚装备了新研制的一种电子干扰软杀伤武器系统,正是这种软杀伤系统使得曾经神勇的“冥河”导弹如无头苍蝇般屡屡扑空,也正是这种软杀伤系统使以色列人终报了6年前的“一箭之仇”。  相似文献   

3.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开始发展的反舰导弹现已成为海战场的主战武器。在以色列和埃及在地中海上所进行的早期战斗中,以色列海军在相当长时间内因拥有大吨位驱逐舰而在海战中占据着相当的优势,但是这个优势随着埃及从苏联引进导弹艇而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1967年10月21日的塞德外海之战,以色列海军最大的战舰“埃拉特”号驱逐舰被埃及导弹艇击沉,标志着导弹已经取代舰炮而成为现代水面舰艇作战武器的核心。此后,以色列和埃及、叙利亚之间的海上导弹战更促使反舰导弹在世界各国海军中得到了快速发展,水面舰艇对反舰导弹的防御也就成了保证水面舰艇战场生存能力的关键。作为对反舰导弹威力体会最深的以色列人,对舰载反导系统就更为重视,其全力发展的“巴拉克”舰空导弹已成为目前世界上最出色的舰艇反导武器系统之一。  相似文献   

4.
1967年10月21日黄昏。埃及海军的苏制“蚊子”(183P)级导弹艇在塞得港外用“冥河”反舰导弹击沉了以色列海军的“埃拉特”号驱逐舰,一举震惊世界。从此之后的一段时间内,世界上开始出现两大热潮:一是各国争先恐后地研发反舰导弹,使“导弹战”逐渐成为海战主流方式;二是掀起了一股“导弹艇”的热潮,使以“鱼雷制海”和“巡洋作战”为特色的海军“新学派”在60年后死灰复燃。如果说苏联人的武器拉开了一个新时代的序幕的话,那么作为“新学派”发源地的法国则是这个新时代的强力推手。  相似文献   

5.
自从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中,埃及“蚊子”级导弹艇首次使用前苏联的SS-N-2A“冥河”反舰导弹击沉以色列“埃拉特”号驱逐舰开始,世界海战史上反舰导弹和各种防空武器之间的对抗就拉开了序幕,随着对空防御需求的不断发展和反舰导弹各项技术的不断成熟,舰空导弹作为对抗反舰导弹的主要硬抗击手段之一,越来越受到各国海军的重视。俄罗斯和法国是世界上最早发展舰空导弹的两个国家,各自走出了一条具有显著特色的舰空导弹发展之路,“利夫”和“紫苑”导弹在两国的舰空导弹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既反映了两国舰空导弹发展的思路,也代表了两国舰空导弹发展的水平。  相似文献   

6.
据外刊报道 ,澳大利亚皇家海军从挪威康斯堡防御和空间公司采购的“企鹅”Mk2Mod7型反舰导弹已于最近开始交货。澳大利亚海军曾对几种反舰导弹 (如挪威的“企鹅”、英国的“海上大鸥”和美国的“小牛”)进行了比较研究 ,最终于 1997年末决定选用“企鹅”导弹。 1998年 2月 ,澳大利亚与康斯堡公司签订了总价为 4 10 0万美元的购货合同。合同还规定向澳大利亚工业界转让某些制造技术 ,其中包括使澳大利亚拥有部分导弹组件 (如战斗部、装药等 )的生产能力。澳大利亚皇家海军之所以最终选择装备“企鹅”反舰导弹 ,主要是“企鹅”导弹在杂乱…  相似文献   

7.
俄罗斯的白蛉(Moskit)反舰导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俄制“白蛉”导弹是世界上第一种超音速掠海飞行的反舰导弹,它领先于西方国家同类型的反舰导弹近20年。今天,或许没有任何其他型号的反舰导弹能象“白蛉”导弹那样引起西方海军的严重不安。本文介绍了该导弹的设计特点、操作性能、主要系统简况、主要运载平台、计划中的改型以及出口前景等。  相似文献   

8.
“雄风”2型导弹是台湾海空军装备数量最多的反舰导弹,是攻击大陆海军舰队的主要武器系统。大陆海军舰载防空系统抗击“雄风”2导弹当是很典型的反导作战样式。  相似文献   

9.
1967年10月21日埃及在西奈半岛附近从排水量仅80吨的小艇上发射了3枚“冥河”导弹。击沉了以色列2250吨的“埃拉特”号驱逐舰;1982年5月4日.英海军“谢菲尔德”号导弹驱逐舰在马岛以北海域执行警戒任务时被阿根廷发现,阿方即派“超军旗”战斗轰炸机发射1枚AM-39“飞鱼”空舰导弹,击中“谢菲尔德”号中部水线以上1.8米要害部位,立即使舰内动力.照明、消防系统全部破坏,引起中央燃料枯大火。  相似文献   

10.
反舰导弹的终结者-舰载内层防御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色列海军“埃拉特”号驱逐舰在1967年中东战争中被“冥河”导弹击沉事件令各国海军忧心忡忡;而英国海军“谢菲尔德”号驱逐舰在1982年马岛战争中被“飞鱼”导弹摧毁事件更使水面舰艇的生存雪上加霜。这些惨痛的教训惊醒了世界各国海军:为了确保造价高昂的水面舰艇免遭反舰导弹的攻击,除在远程上用软杀伤手段进行诱骗、在中程上用硬杀伤武器进行拦截外,还必须在近程上构筑一道无坚不摧的内层钢铁屏障,以便干净彻底地“终结”那些侥幸“漏网”或突防的反舰导弹。近些年来,各国海军竞相开发,并陆续推出了形形色色的舰载内层防御系统。魔高一尺,道高一丈这些内层防御系统将构成反舰导弹不可逾越的死亡线。  相似文献   

11.
据《军事技术》1999年 4月号报道 ,挪威康斯堡公司高级官员称 ,虽然该公司的“企鹅”反舰导弹自问世以来一直久盛不衰 ,但该公司仍将和法国宇航公司联手对该导弹进行更新换代式的改进。“企鹅”导弹最初是应挪威皇家海军的特殊作战要求研制的 ,目的是使其具有近岸作战能力 ,具有优良的电子反干扰性能。若干国家的海军或多或少地也有同样的要求 ,因为都把“企鹅”导弹作为其重型远程导弹的补充武器。目前 ,“企鹅”导弹是国际军售市场唯一可购得的、装有完全被动式红外导引头的反舰导弹 ,也是唯一一种既可舰载发射 ,也可机载发射 (可由直升机…  相似文献   

12.
据《国际海军》1994年第10期报道,意大利奥托布雷达公司拟研制一种高度机动性的下一代隐形反舰导弹Teseo3,以作为现役Otomat MK2型导弹的后续改进型。这种新型导弹的研制目的主要是使意大利海军用先进的反舰导弹代替现役的Teseo2导弹(意大利海军称其为Otomat MK2导弹)。与此同时,参与Otomat系列导弹研制工作的法国Matra防御公司也对拟议中的Otomat MK3导弹提出了若干想法。  相似文献   

13.
在欧洲新一轮海军装备发展浪潮中,丹麦颇为引人注目。尽管丹麦只是北欧小国,但其海军新舰艇的研发和建造速度却与法、英、德等欧洲强国不遑多让——2艘标准排水量6300吨的/“阿布萨隆”级灵活支援舰才刚刚服役,3艘新型F361型“伊万·休特菲尔德”级防空护卫舰就在船台上开建了。  相似文献   

14.
波音公司1月31日报道,波音公司赢得了73700万美元美国海军升级建造合同。合同内容包括设计和研发“鱼叉”BlockⅢ型反舰导弹。该型导弹是增强海军水面战能力的新一代武器系统。设计研发合同将为海军现有武器系统提供成套的升级计划,为海军的800套舰载和空射“鱼叉”导弹以及50套舰载发射系统进行升级。  相似文献   

15.
今年7月14日,黎巴嫩真主党游击队使用一枚分伊朗生产的中程反舰导弹重创以色列海军“哈尼特”号轻型导弹护卫舰,让世界各国大为惊讶。实际上,伊朗从引进起步到自行研制先进的反舰和反潜导弹,如今已经拥有多种岸舰通用的反舰导弹,尽管这些导弹尚达不到世界一流水准,但无疑是伊朗海军战时封锁波斯湾及对付美国航母战斗群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6.
自1967年“埃拉特”号驱逐舰被导弹击沉时起,世界各国海军都非常关注对反舰导弹的防御问题。作为对反舰导弹进行末段防御的近距武器系统已广泛装备各种战舰。随着反舰导弹的发展,亲折近距武器系统相继出现。除炮基系统外,小型防空导弹也要求承担这一任务。  相似文献   

17.
40年前的10月21日,在地中海西奈半岛附近海域.埃及海军的3艘苏制“蚊子”级导弹艇发射2枚SS—N-2“冥河”反舰导弹.一举击沉了以也列海军当时的主力战舰“埃拉特”号驱逐舰。无独有偶,40年后这一幕在东地中海再次上演。  相似文献   

18.
近10年来,欧美各国海军加强对反舰导弹的改进,而俄罗斯则采取一种完全不同的发展途径。西方强调提高现有亚音速导弹的性能,特别是提高导弹的抗干扰性、导航定位精度、隐蔽性等。俄罗斯反舰导弹的发展追求大型亚音速导弹。此外,还介绍了欧美对现有反舰导弹的改进情况。  相似文献   

19.
变革的一击 受技术条件所限,20世纪60年代前的第一代反舰导弹相当庞大,其尺寸与二战时期的螺旋桨战斗机相近,飞行高度在300~400米之间,而且飞行弹道死板,突防能力较弱,抗干扰能力、可靠性和命中概率也很低,所以西方国家不太重视发展反舰导弹,美、英等海军强国甚至一度讥笑前苏联及其盟国大量装备的导弹艇为“穷国武器”。但1967年10月21日,埃及使用苏制“冥河”反舰导弹击沉了以色列的“埃拉特”号驱逐舰,尤如当头一棒般给了西方海军强烈的刺激,使他们从过去的惯性思维中惊醒,从此西方各国开始大力研制反舰导弹。  相似文献   

20.
作战部署 1965年11月13日13时20分,国民党海军南区巡逻支队旗舰“永泰”号率“永昌”号由澎湖列岛的马公起航,驶往乌丘执行任务。“永泰”号是一艘大型猎潜舰,排水量600吨,全载903吨,装有2门76毫米炮、3门40毫米炮和6门20毫米炮。“永昌”号是一艘护航炮舰,排水量650吨,全载954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