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中日双方在专用车行业的交流今年颇为密切,先是今年9月份日本各企业组团来中国考察专用车行业,紧接着10月份国内十余家专用车企业在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专用车分会和汉阳专用汽车研究所的组织下前往日本考察。考察的具体内容是日本举办的第12届东京卡车展和日本专用车企业前十名中的五家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情况。 据了解,中日双方往来的目的有所不同,中方去日本主要是考察日本的企业,学习并借鉴日本专用车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寻求合作伙伴;而日方主要是考察中国的专用汽车市场,在日本专用车市场饱和的状况下,日本企业欲将产品转向中国市场。据了解,双方对考察结果十分满意。对中方而言,考察团共28人都感到不虚此行,考察团成员认为,日本专用车行业有很多地方值得国内企业学习和借鉴,不管是生产管理还是产品技术方面,对国内专用车生产企业的未来发展方向都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 为了让国内专用车生产企业对日本专用车行业有个初步认识,本刊将陆续刊登文章,对日本专用车行业的管理、标准、现状以及日本专用车的先进技术和产品进行详细介绍。[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日本专用车的定义和分类,分析了日本目前主流的2大类专用车;介绍了日本专用车企业和技术水平,重点分析了日本专用车产品竞争力情况;介绍了日本专用车车体市场和专用车保有量情况,分析了日本专用车市场情况;介绍了日本专用车企业发展方式情况,重点分析了政府管理方法.结合我国专用汽车行业现状,通过与日本专用车发展情况的对比,提出我国专用车行业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杨琳 《专用汽车》2007,(9):10-10
记者获悉,最近,《专用汽车及半挂车生产企业准入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经过最后一次讨论,已经定稿,近期将在网上公示。有关专家和企业人士认为,《办法》符合专用车行业自身发展的特点,公布实施后,我国专用车行业的管理将更加严格、规范,有利于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工信部【2009】第45号公告颁布了《专用汽车和挂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以下简称《专用车管理规则》)并于2009年7月1日正式实施。为了进一步深化车辆《公告》管理改革,建立、健全专用汽车准入管理制度,宣贯《专用汽车和挂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于2009年8月17日邀请北京、天津、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湖南、广东、广西、重庆、四川等十五个省、市、经济和信息化委有关主管部门和部分省、市审查专家在沈阳召开专用车管理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5.
对于我国专用车行业来说,2007年是快速发展过程中比较关键的一年,也是产销量创新高的一年。今年以来,与专用车相关的国家政策法规频频出台,这些政策法规无论是针对产品还是针对专用车生产企业的准入制度,都提出了更明确、更严格的要求,引导我国专用车行业更好更快地向前发展。此外,武汉汉阳专用汽车研究所归并到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也使汉阳所专用车行业方面的管理、服务职能得到强化。  相似文献   

6.
2006年底,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关于汽车工业结构调整意见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其中,为抑制专用汽车产能过剩的问题,对五种专用车产品以及生产这五种专用车的新企业采取了限制措施。《通知》发布后,国内很多专用车企业十分关心自己的产品是否在被限制之列,也有一些企业煞费苦心地设法使自己生产的被限产品能够进入《公告》。  相似文献   

7.
徐润 《专用汽车》2011,(12):17-17
最近,笔者读了管理大师赫尔曼·西蒙的文章《专注打造企业"隐形冠军"》,很受启发。联想起我国专用车行业的发展状况和目前遇到的问题,笔者认为,我国的专用车行业太需要"隐形冠军"了。赫尔曼·西蒙对"隐形冠军"的描述是:"隐形"是指这些企业几乎不为外界所关注;  相似文献   

8.
近日,记者从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专用车分会获悉,我国《专用汽车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已经制定完毕。  相似文献   

9.
张筱梅 《专用汽车》2007,(10):16-17
每一项相关政策的出台,不仅给专用车带来了新的市场,更重要的是,推动了一种或一类专用车的技术进步,使这些专用车在品种、产品档次上向前迈出一大步。此次国家出台《粮食现代物流发展规划》,预计散粮专用车又可以搭上政策的"顺风车"了。物流是一个大行业,道路运输物流是物流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货物对专用车都有独特需求,这些不同的需求为专用车提供了广阔发展空间。以此看来,专用车生产企业要学会研究政策,准确把握市场需求,善于根据新需求发现新市场,开发新产品,并进行相应的技术储备。避免只能跟在别人后面,生产低档次、同质化大路货的被动情况发生。  相似文献   

10.
各方瞩目的《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于2004年3月15日发布,自2004年10月1日起实施。该《规定》首先对微型汽车所在的M1类车实行。《规定》将对微型汽车行业及“围城”内外的生产企业产生较大的影响,引起市场各方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1.
《汽车与安全》2004,(5):72-75
《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2004年3月15日正式发布,2004年10月1日起开始实施。这是我国以缺陷汽车产品为试点首次实施召回制度。《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商务部、海关总署联合制定发布,以下是《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附件:  相似文献   

12.
陈轲  方政 《中国自行车》2023,(3):98-101
此文介绍了当前电动自行车充电器产品的行业现状,分析了该类产品质量问题的症结所在,结合相关管理规定阐述了强制性国家标准GB 42296—2022《电动自行车用充电器安全技术要求》发布之际行业所面临的问题与机遇,展望了行业未来的转型与发展。  相似文献   

13.
历经10年的等待,我国的《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终于出台了,并于2004年10月1日正式实施:然而,落实《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恐怕就没那么简单了:企业、用户、专业人士对其褒贬不一。不过支持也好,反对也罢,目前我国实施召回制度已是当务之急。因为《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的出发点是保护消费者、维护消费者权益,是以用户利益至上为宗旨的。尽管在实际中,执行、落实好《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还有一定的难处,但是,我们在实践过程中还是要不断地去维护和完善它。本刊编辑部正是基于这一目的,在《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正式实施前夕开始陆续刊发有关理论文章。  相似文献   

14.
我国继《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或称《规定》)出台之后,国家质检总局又公布了《缺陷汽车产品召回信息系统管理办法》、《缺陷汽车产品召回专家库建立与管理办法》、《缺陷汽车产品调查和认定实施办法》和《缺陷汽车产品监测与实验监督管理办法》等4部配套实施细则,  相似文献   

15.
专用车行业是中国汽车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民生活、国家建设、城市管理、物资供应、医疗卫生、安全消防、战争防御等社会的各个层面对专用车产品都有大量的需求。  相似文献   

16.
对今年3月出台的《公路安全保护条例》(下称《条例》),国内专用车行业和公路物流业普遍持观望态度,甚至还引起了抵触情绪。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条例》的颁布有可能打破众多汽车制造企业和运输用户最大化地追求利益的梦想;另一方面,很多人对《条例》颁布后政府部门治超的执行力度仍心存疑虑。本刊就《条例》实施几个月来的市场表现,以及专用车行业和物流行业人士的反馈和看法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7.
由重汽集团专用汽车公司(青专)技术中心高级工程师丛锡堂、武汉理工大学教授徐达主编,青专总经理兼总工程师吴海和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授崔靖主审的《专用汽车构造与设计》一书2008年出版后,在大学专用车教、学、研究以及专用车行业产生较大反响。  相似文献   

18.
《汽车与安全》2004,(4):72-75
《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3月15日正式发布,2004年10月1日起开始实施。这是我国以缺陷汽车产品为试点首次实施召回制度。《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商务部、海关总署联合制定发布。以下是《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全文:  相似文献   

19.
在《机动车维修管理规定》实施一周年之际,为推动行业继续深入学习、宣传和贯彻《机动车维修管理规定》,创建汽车维修诚信行业,由北京市运输管理局主办,北京汽车维修行业协会和北京市交通学校承办,中大集团协办的“中大杯”《机动车维修管理规定》知识竞赛总决赛,于9月1日在北京市交通学校落下帷幕。  相似文献   

20.
专用车在业内泛指自卸汽车、牵引汽车、专用汽车三类车辆,其中种类最为复杂的是专用汽车,常划分为六大类即厢式车、罐式车、专用自卸车、起重举升车、仓栅式载货车和特种结构车。每一大类又包含有多个门类产品,如厢式车就有冷藏,救护,运钞,邮政,旅居房车等等。可见专用车的种类很多,产品繁杂。正是由于产品复杂,专用车行业存在着诸多问题。但专用车由于专用的特点,具有很高的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