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南京长江隧道工程右汊大桥为独塔自锚式悬索桥,主塔基础(10号)在水中,为14φ2.5m钻孔桩,桩长87m,主塔承台为八角形,横桥向总宽度20.7m,顺桥向总宽度19.226m,厚5m。结合工程实际,主塔承台采用圆形钢板桩围堰施工,圆满完成了承台的施工。  相似文献   

2.
辛乐清 《铁道建筑技术》2023,(4):105-107+125
为研究大型转体承台内部传力机理,本文以武汉跨沪蓉线、麻武线高架转体桥下承台为原型,对十六桩转体承台两种试验模型进行有限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转体承台底部拉应力主要集中于中间四根桩所构成的矩形区域;非预应力承台在加载过程中,各桩顶反力比例几乎保持不变,桩顶反力未出现重分布;降低桩支承刚度可以降低中间桩的反力,使桩底反力趋于均匀,以提高转体承台的承载性能;施加预应力能显著改善桩顶反力分布,有效降低中间桩的反力,且所施加预应力越大,中间桩反力下降幅度越为明显。  相似文献   

3.
研究目的:低桩承台桩基础是铁路桥梁广泛采用的基础形式,考虑承台-桩-土相互作用效应,对其进行精细化地震反应分析意义重大。以32 m铁路简支梁桥为研究对象,建立考虑承台-桩-土相互作用效应的单墩抗震计算模型,采用反应谱法研究承台侧向土埋深及桩侧土m值取值对桥梁动力特性及桩基础地震反应的影响规律。研究结论:(1)承台侧向土埋深对桩顶位移及桩顶剪力影响显著,增加埋深,能有效降低桩顶剪切破坏震害的发生;(2)承台侧向土埋深对桩身弯矩的大小及分布规律影响显著,随着埋深减小,横向激励下桩身弯矩最值可能同时出现在两个部位,而纵向激励下桩身弯矩最值仅出现在某一个部位;(3)同一种土层,m值取值不同,对桩顶位移及桩顶弯矩影响显著;(4)本研究成果可应用于铁路桥梁桩基础的抗震设计。  相似文献   

4.
介绍在浙赣铁路浣江特大桥水中墩承台施工中,利用长12m拉森钢板桩围堰,结合承台底部注水泥、水玻璃双液浆以固结承台底部砂卵石河床防水技术措施,为施工水中墩承台和墩身混凝土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王芳 《铁道建筑》2012,(9):41-43
结合国贸桥的工程实例,介绍了对国贸桥的补桩、新建承台及中横梁加固三个方面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技术。国贸桥的桥墩基础采用补桩加固,即在原承台的南、北两侧面各加一根直径为1.5 m的灌注桩。新建承台的基坑开挖之后,基坑侧壁挂网喷混凝土并打设锚杆加强支护。在原承台下吊装工字钢梁,然后在既有承台底部绑扎钢筋、浇筑混凝土。中横梁加固是在既有桥梁墩柱两侧增设两个钢墩柱,钢墩柱支撑钢盖梁,盖梁上设置"测力可调盆式橡胶固定支座"对横梁进行支顶,并对横梁进行粘贴钢板加固,增强其抗剪能力。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盾构施工过程中高铁桥墩的变形特征,以济南轨道交通1号线和2号线4条隧道下穿京沪高铁同一跨桥梁工程为例,开展了现场墩顶位移监测试验,并对2号线地铁隧道盾构掘进施工过程中邻近高铁墩顶的位移数据进行了分析。通过有限元法研究了隔离桩、隧道位置和地铁列车运行等不同工况下,下穿邻近高铁桥梁承台的竖向振动位移、振动加速度及其最大值的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隔离桩的施工满足相关规范对盾构隧道施工期高铁桥墩位移的要求;1号线和2号线左线列车运行引起的高铁承台竖向振动位移均较大,建议对其采取轨道减振措施;隧道距离隔离桩顶部或底部越近,隧道引起的高铁承台振动位移越大。  相似文献   

7.
铁路工程中桩板墙结构变形控制标准严格,在土质地基条件下桩结构设计尺寸较大,成本普遍偏高。针对传统桩板墙受力变形特点,提出一种基于承台消弯作用的新型桩板墙结构,并采用矩阵传递法分析其力学性能及经济效益。结果表明:新型桩板墙结构在桩身锚固点引入承台,利用填土自重大幅度降低锚固段弯矩,可有效减小桩顶水平位移;结构尺寸相同时,与传统桩板墙结构相比,新型结构锚固段最大弯矩降低67%,桩顶水平位移减小61%,桩身所受最大土反力减小57%;土质地基条件下,新型结构最大填高由传统结构的12 m提升至16 m,承台设计长度宜为0.46~0.48倍填高;新型桩板墙结构综合工程造价仅为传统结构的50%,经济效益显著;新型结构锚固桩桩井可由人工挖孔优化为机械成孔,在提高施工效率的同时可降低安全风险。  相似文献   

8.
深水基础施工技术是衡量桥梁施工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其不仅受水流及环境的作用,还会受到地质条件、施工过程等因素影响。蒙西华中铁路洞庭湖大桥为三塔双索面钢箱钢桁结合梁斜拉桥,3#主塔墩位处水深超过20 m,所处环境及地质条件复杂多变,深水基础采用双壁钢围堰施工。围堰底节高19.7 m,在岸上制造拼装完成后,采用气囊法下河、整体浮运到墩位处,进行抛锚定位、接高4.3 m中节围堰,吸泥清底、下沉着床到位,安装钻孔平台、水下灌注混凝土进行围堰封底。封底完成后进行钻孔桩施工,钻孔桩施工完毕,抽水后进行承台施工。通过对围堰抽水后的测量检查,证明3#主墩双壁钢围堰施工定位准确、封底成功。  相似文献   

9.
贺振中 《铁道建筑》2006,(12):26-28
沙坡头黄河特大桥10#~12#墩为变宽度矩形薄壁墩,9#、13#墩为薄壁空心墩。墩高47.15~58.39 m,基础采用多排2 000 mm钻孔灌注桩。文章介绍钻孔桩、左右幅桥整体承台以及墩身混凝土等多项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10.
为深入认识滨海地区侧向堆载下高低承台桩的受力特征,运用岩土三维有限差分软件FLAC3D进行数值分析,考虑了不同堆载距离和堆载高度等条件下高承台桩以及低承台桩的受力性状,对比了两者在侧向堆载作用下的位移、弯矩和轴力。分析表明:在滨海地区,侧向堆载下低承台桩身的桩顶水平位移反应较高承台敏感;高承台桩身内力受影响程度明显大于低承台桩。因此,对于高低承台桩基础的选择应该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做到安全经济。其结论对滨海区的桩基础的设计与施工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