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集装箱化》2014,(10):25-25
2014年10月17日,由新华社上海分社、中国金融信息中心编著的《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蓝皮书2014》(以下简称《《蓝皮书》》在上海市虹口区北外滩举行首发仪式。《蓝皮书》从第三方的视角向公众呈现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生动场景并对航运东移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2.
2015年,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再上台阶,跃居全球国际航运中心第六位.7月24日,新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报告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蓝皮书(2015)》同时在沪发布,航运中心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全球前十位国际航运中心分别为新加坡、伦敦、香港、鹿特丹、汉堡、上海、迪拜、纽约、釜山、雅典.与2014年相比,雅典入围前十,东京被淘汰出前十梯队.上海超越迪拜向前迈出了新的一步.  相似文献   

3.
《航海》2015,(5)
<正>2015年,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再上台阶,跃居全球国际航运中心第六位。7月24日,新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报告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蓝皮书(2015)》同时在沪发布,航运中心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全球前十位国际航运中心分别为新加坡、伦敦、香港、鹿特丹、汉堡、上海、迪拜、纽约、釜山、雅典。与2014年相比,雅典入围前十,东京被淘汰出前十梯队。上海超越迪拜向前迈出了新的一步。依据客观性、全面性、科学性和权威性原则,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共设立3个一级指标、18项二级指标,其中一级指标  相似文献   

4.
国际航运中心的条件模式对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璐 《水运管理》2011,33(5):9-10
为推动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比较当前各国际航运中心的不同模式特征,分析上海建立国际航运中心的有利条件以及与成熟的国际航运中心之间存在的差距,认为世界大港并不等于国际航运中心,后者需要具备严格的条件,并提出借鉴鹿特丹、新加坡和香港等国际航运中心的成功经验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为了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指示精神,根据上海市关于“三港两路”的发展战略,上海市委和市政府于去年5月成立了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上海地区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其作为市政府加强港口航运建设的领导机构,负责组织和协调上海地区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重大事项。为提高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决策的科学性、权威性,同时还专门设立了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上海地区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会由上海地区的港口、航运、航道、口岸管理等单位及有关高校、科研单位的专家组成,并适当聘请部分外地专家参加,目前已聘请了15位德高望重的专家。  相似文献   

6.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属于国家的战略工程。本文结合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含义与建设项目的范围对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项目的特点进行了分析,进而提出了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项目的融资要求,为制定一套保证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投融资政策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宋炳良 《中国航海》2008,31(1):15-19
从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的科学发展观开发,对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及其发展模式认识作了简洁的回顾和分析总结,并对国际航运中心的内涵进行了界定.与世界一流国际航运中心相比较,上海主要在航运资源聚集能力及其配置方式和价值创造方面存在着明显的不足.最后对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中的一些薄弱环节及其对策措施予以探讨.  相似文献   

8.
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是我国的国家战略,是上海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的基础。1995年,党中央明确指出,2010年要建成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基本框架。2020年基本形成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党中央的决策是科学的,定位也是明确的,符合上海建设“四个中心”和经济全球化实际。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应该是集资本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于一体的综合服务中心,航运服务功能是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确立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9.
王勇 《中国水运》2009,(11):9-11
上海港现已成为国际级大港,上海经济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对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程度如何,不仅关系到上海国际金融、经济、贸易中心的建设,还会进一步影响到长江三角洲经济圈的联动乃至全国经济的建设问题。正因如此,4月29日,《国务院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和先进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正式出台。  相似文献   

10.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推进机制与资源整合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的软环境的欠缺已成为制约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的“软肋”,因此,完善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推进机制与资源整合,不但是实现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成功转型的关键,而且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1.
与周边国家相比,我国航运业还难以称得上国际化.为了使我国在国际航运舞台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国必须建立世界性的国际航运中心,这一重任无疑已经落到了上海的头上.为此,有必要分析一下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具体的改善、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结合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特点与融资要求,以及现行水路交通基础设施的投融资政策,借鉴其他国家的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投融资政策,本文提出对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投融资政策建议,包括总体建议和具体建设项目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航海教育研究》2013,(1):72-72
波罗的海国际航运公会上海中心于2013年2月25日在浦东揭幕。作为全国首家由国际性行业组织设立的民办非企业组织,该中心的成立既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重大事件,也是我国社团组织管理领域的重要创新和突破。波罗的海国际航运公会是一个具有100多年历史,被公认为世界上最大、运营最多样化的国际航运组织,一直致力于提升国际航运政策和法规的公正和平衡。目前国际海运和相关行业中有将近3/4的交易采用了该公会的标准合同和条款。截至2011年,公会已拥有2500多个会员,包括来自123个国家和地区的船东、船舶代理和经纪人、保险公司、保赔协会和其他航运组织。波罗的海国际航运公会成立上海中心,将对上海航运产业带来更大的集聚效应。  相似文献   

14.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国际竞争力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升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国际竞争力,从波特的“钻石模型”和国内学者的“五角模型”入手,提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国际竞争力的成因分为基础层、核心层和环境层3个层次共5个因素,即政府作用、基础设施、腹地经济、知识吸收与创新能力、航运要素的集聚与组合能力等,认为这3个层次5个因素应同时发挥作用,形成合力,才能提升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国际竞争力,推动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陈辉煌  真虹 《世界海运》2010,33(1):47-49
国务院关于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战略的总体目标,给我国航运金融的发展带来机遇。通过对上海航运金融服务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前景的分析,展示了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优势。  相似文献   

16.
<正> 上海要建成国际航运中心,从战略定位到实施已经几个年头了,然而,上海的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已经取得了哪些进展,面临的形势如何?是广大国内外朋友所关注的。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目前的形势是有喜也有忧。  相似文献   

17.
为更好地发展建设长江航运,同时满足"十三五"规划期对上海国际航运的建设要求,分析长江航运和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情况,探讨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与长江航运业联动发展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从区域协调发展和产业梯度转移的角度寻求联动的观点,建议以上海为中心建立紧密协调的联动发展机制,实现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与长江航运业的共建、共享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与中海的船队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建华 《水运管理》2006,28(12):1-2
一、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成绩斐然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和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使上海实现国际航运中心、经济中心、金融中心和贸易中心的建设目标更加迫切。其中,把上海建成国际航运中心是开发浦东乃至整个长江的关键,也是拉动上海经济、提升上海国际地位的关键。从建设上海国  相似文献   

19.
如何通过建立国际航运中心来确保上海成为国际金融、贸易与经济中心,是我们在世界经济新的发展面前所要研究的主要课题.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成,一方面必须有一系列相关产业的配套发展,另一方面它又会带动一大批相关产业的发展.然而,不少人对此还没有足够的认识.尤其是对于后一方面,还存在着相当模糊的认识.有人认为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只是航运业本身的事情,而不象信息港建设或房地产业建设那样会带动一大批相关产业的发展.因此,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同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建设的进程、研究深度和宣传力度相比,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显得远远滞后于形势发展.  相似文献   

20.
8月10日,交通运输部、上海市政府合力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阶段总结推进会暨《加快推进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深化合作备忘录》签字仪式在沪召开。同期,交通运输部发布了有利于促进航运企业发展、推动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三项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