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为改善公路养护施工区的交通运行状况,提高养护施工效率,在总结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公路养护施工区交通延误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通过数学解析方法建立了公路养护施工区交通延误模型,包括减速延误、排队延误、限速延误以及加速延误4个部分.接着利用Vissim软件对公路养护施工区进行了交通仿真研究,以特定施工区为例,在不同的V/C比条件下进行了仿真运行和评价.将交通仿真得到的不同V/C比条件下延误值与采用数学解析模型计算得到的结果进行对比,基于交通仿真中得到的施工区交通延误值大于解析模型中计算得到的延误值这一结果,提出了系统延误的概念,并通过拟合得到了该路网中系统延误的计算值.  相似文献   

2.
针对网级道路施工区用户成本进行分析,从路网交通调查、交通控制、通行能力、施工区特征等方面构建了网级道路用户成本分析基本思路与流程。在车辆运营费用计算过程中,建立以油耗为基准反映运营费用的基本公式;在延误费用的计算过程中秉承对具体施工区延误的理论分析方法建立了注重实际调查的费用模型;最后根据所计算的车辆运营费用、延误费用、事故费用提出在不同路网、不同交通措施情况下包含不同费用类型的用户成本汇总表。文中采用具体仿真示例对网级道路用户成本进行研究,验证了用仿真手段分析网级道路用户成本的可行性及便利性。  相似文献   

3.
大交通量状态下的高速公路改扩建施工区,与一般施工区在交通组织方案、施工区设置、限速方案等道路交通特性上会产生巨大差异,交通延误、饱和度、平均车速和交通密度会有明显不同。本文利用微观交通仿真软件Vissim建立施工区微观仿真模型,选择对高速公路改扩建施工区安全和通畅水平有重要影响的上游过渡区长度为变量,以通畅水平为指标,对车辆运行状况进行评价,给改扩建施工交通分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多车道道路改扩建工程中最优施工区长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嘉  许国初 《公路工程》2008,33(5):56-60,68
针对道路改扩建工程,在分析施工区总费用的基础上,通过对交通流运行特征的研究,对车辆通过施工区所产生的各种延误分别进行推导,建立了由施工费用以及车辆延误费用构成的总费用函数模型,得到了道路改扩建工程中不同施工组织条件下最优施工区长度计算公式。微观仿真研究示例表明,最优施工区长度计算方法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和正确性。有效指导道路维护部门的施工作业,起到节约社会总成本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针对道路改扩建工程,在分析施工区总费用的基础上,通过对交通流运行特征的研究,对车辆通过施工区所产生的各种延误分别进行推导,建立了由施工费用以及车辆延误费用构成的总费用函数模型,得到了道路改扩建工程中不同施工组织条件下最优施工区长度计算公式。微观仿真研究示例表明,最优施工区长度计算方法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和正确性。有效指导道路维护部门的施工作业,起到节约社会总成本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根据高速公路施工区交通组织的原则,分别从施工区长度、限速、交通安全和管理设计设置3个方面进行高速公路施工区交通组织设计,提出不同限速条件下、不同工作区长度的施工区交通组织候选方案,并运用交通仿真软件对提出的候选方案进行对比分析。最后,以西潼高速公路某施工路段为研究对象,开展实证性分析。  相似文献   

7.
以上海市奉贤区浦南运河桥为例,分析桥梁施工对城区交通运营的影响.采用Synchro仿真软件、信号配时优化算法评价交通组织方案.根据仿真结果对路网服务水平及延误时间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公交车不绕行社会车辆绕行方案相对于公交车半绕行社会车辆绕行方案,早晚高峰平均延误较少,道路服务水平降低值较小,并据此建立动态综合安全评价模型.最终建议选取对周围路网服务水平影响较小、延误水平较低的公交车辆不绕行社会车辆绕行方案.   相似文献   

8.
路侧开口车辆需借路侧式公交专用道才能汇入主线车流,借道过程中的车辆互扰行为会对公交车辆的运行延误产生影响。为研究道路开口交通属性对公交运行延误的影响程度,选取开口交通量、车辆转向比例、开口距下游交叉口距离为影响因素,基于实地调查数据,利用VISSIM软件设计仿真了多种场景下的交通运行,并利用灰色关联分析理论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开口交通量、车辆转向比例、开口距下游交叉口距离均对公交延误产生较强的影响,其中开口交通量对公交延误的影响最大,关联度为0.804,车辆转向比例产生的影响最小,关联度为0.733。该结论可为公交专用道的交通组织管控、规划设计提供相关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9.
以南充市清泉坝片区市政工程为项目依托,通过对现状交通的分析和分流方案的解读,提出远端交通诱导和节点交通组织的改善措施,保持施工期间交通不中断,并利用仿真软件模拟施工期间道路的运行状态,将施工对交通的影响降至可接受范围内。  相似文献   

10.
为改善高速公路施工区路段车辆运行状态,建立了一种集合优化换道比例和可变跟车时距的换道控制策略.通过引入交通运行效率和冲突风险目标函数并进行在线求解,从而对施工区车辆行驶轨迹进行优化,提高了车辆的平顺性.在网联自动车环境下,以施工区上游路段车辆平均速度为目标函数,借助遗传算法遍历交通流状态集合,求解换道比例,以此调整施工区上游车辆分布.以施工区汇入路段车辆交通效率和冲突风险为可变跟车时距模型的目标函数,调用CPLEX/Matlab求解器得到汇入路段可变跟车时距.为了在线计算和可视化建立了Matlab/Vissim_COM的仿真平台,通过Matlab编程技术以单步仿真的方式提取Vissim车辆信息,将CPLEX求解器和Vissim的封装环境以函数调用的方式与遗传算法结合,对车辆信息进行优化计算和参数反馈.在总仿真次数达到400次时,模型控制得到最优.结果表明,与未实施控制相比,在最优控制中,当仿真时长达到800 s时,每条车道交通量输入达到700 veh/h,优化效果较为明显,即全局车辆在汇入路段"曝光"次数减少,车辆行驶轨迹变的"平滑",全局运行速度提高了48%,速度标准差的变化幅度降低,全局车辆的速度离散性得到改善,以后侵入时间表征冲突风险,冲突次数降低了39%,高速公路施工区车辆运行状态得到了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