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前对行星齿轮传动机构的分析主要集中在各种制造和装配误差对齿轮系的影响,很少考虑相位差的影响因素。文中通过行星齿轮系简化模型,结合行星齿轮传动系的结构特点,详细说明了行星齿轮中啮合相位差的关系特性,建立了能适应于行星齿轮系分析模型的参数描述,并分析了直齿轮和斜齿轮的行星齿轮传动系相位关系及啮合刚度影响系数的异同。  相似文献   

2.
李巍 《汽车维修》2004,(8):60-61
在定轴轮系中,齿轮副啮合传动时其旋转轴心线是固定不动的,现在假设其中一个齿轮及其轴心能够绕着另一个齿轮的轴心线旋转且相互啮合传动,这种轮系就称作周转轮系。在行星轮系中,行星齿轮既可以自转,也可以公转(即行星齿轮的自转轴绕着轮系的公转轴旋转),因此行星轮系是一种周转轮  相似文献   

3.
本文中针对行星齿轮啮合线等效啮合误差之间的误差耦合补偿问题,提出一种运用数值分析计算行星齿轮传动误差的方法。首先通过啮合线分析方法建立3K型行星齿轮减速器的传动误差模型,以系统耦合传动误差最小为目标运用数值分析方法计算误差分量之间的耦合补偿误差值和各自对应的初相值,并得到该方法下的系统传动误差;接着通过蒙特卡洛法分别计算各构件随机装配和提高部分零部件的加工精度等级两种情况下的系统传动误差;最后通过对比分析不同方法得到的系统传动误差,表明本文中提出的数值分析方法可有效提高行星齿轮系统的传动精度。  相似文献   

4.
李巍 《汽车维修》2004,(5):54-55
如图8所示,因内齿圈齿数少于行星架齿数,从而实现超速传动方案,且二者同向旋转。解释:当行星架顺时针旋转,由于太阳轮已被制动,行星架必然带着行星齿轮沿着太阳轮上的啮合面轨道向“前走”,其结果便是行星齿轮在作顺时针自转的同时推动内齿圈,使其作顺时针旋转(外、内齿轮相啮合)。  相似文献   

5.
针对某深度混合动力轿车的传动系振动与噪声问题,对传动系统进行了扭转振动分析和噪声测试,识别出了噪声源。在考虑啮合刚度的齿轮副等效轴系模型基础上,建立了复合行星轮系和整车传动系统的扭转振动力学模型。对传动系的固有频率和模态振型进行了研究,并与噪声测试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齿轮副啮合是该传动系的主要噪声源,而扭转振动是引起传动系噪声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正>3.行星齿轮组行星齿轮组的组成(如图13所示)包含以下部件:◆ 齿圈◆ 行星齿轮托架◆ 装配的行星齿轮◆ 太阳齿轮行星齿轮组的齿圈、行星齿轮托架和太阳齿轮元件通过多盘式离合器和多片式制动器的换挡元件被交替驱动或制动停止。在此过程中,行星齿轮能够在齿圈的中央啮合处和太阳齿轮的外侧啮台处滚动,从而无须移动齿轮或换挡套筒即可产生多种传动比并可反向转动。扭矩变换和转速变换根据相应的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齿轮由于变刚度啮合所产生的振动问题采用摄动方法的进行分析,首次导出变刚度啮合齿轮副角动量守恒定理及相应的有阻尼和无阻尼两种情况下摄动方程,并用离散富氏变换数值计算获得轮节点处的刚度,位移,速度,加速度以及相应的频谱。  相似文献   

8.
1 FN4A—EL型自动变速器结构分析马自达新M3轿车装备的FN4A—EL型自动变速器的结构如图1所示,其动力传递简图如图2所示,由图可以看出,前行星齿轮机构与单向离合器的外座圈整合在一起,并与低惟4挡制动器的驱动盘啮合,因此,在前行星齿轮转动时,单向离合器的外座圈与低/倒挡制动器的驱动盘同时转动;前太阳齿轮安装在前小齿轮内部,前内齿轮安装在前小齿轮外部;前太阳齿轮与前进挡离合器毂啮合,前内齿轮与后行星托板啮合;  相似文献   

9.
建立了行星架县浮的2K-H行星齿轮减速器 集中参数振动模型,用相对运动的动力学基本原理建立了系统的振动方程,采用Fourier级数法求解振动响应,分析了齿轮误差、行星架悬浮、初始啮合相位等对系统的动态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状态空间形式推导了单级和多级齿轮传动系的动态过程和稳定性的计算方法,讨论了多级齿轮传动系统中联接轴扭转刚度和各级齿轮啮合刚度的相位组合对系统动态的影响,并以遥测技术在齿轮动载实验台上测试了齿轮传动中的齿根动应力过程,验证了理论计算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1.
1丰田U660E型自动变速器的结构特点新款丰田大霸王车、凯美瑞车采用的U660E型自动变速器为6速自动变速器,采用一个拉威娜式行星齿轮组和一个简单的U/D行星齿轮组(图1),换挡元件只有2个离合器、3个制动器和1个单向离合器。U660E型自动变速器的基本参数见表1所列,其动力传动机构简图如图2所示,前排有两级行星齿轮机构,前太阳轮与短行星齿轮啮合,  相似文献   

12.
在线监测齿轮系统振动信号特性是诊断变速箱齿轮剥落缺陷的有效手段,然而,建立准确的轮齿表面剥落缺陷扩展与振动信号特性之间的关系,一直是悬而未解的难题.文章建立解析模型来分析剥落缺陷扩展对于啮合刚度的影响,分析剥落缺陷在长度、宽度、深度三个方向的扩展对于时变啮合刚度的影响;同时分析了齿对啮合时由于剥落导致的轮齿非线性位移激...  相似文献   

13.
基于行星齿轮运动分析,本质反映了共用行星轮组合式行星齿轮变速机构的传动特性,并对某8速自动变速器的传动原理进行分析,提供了各挡传动比的计算方法。基于行星轮的分析方法,为研究复杂行星齿轮机构传动问题和设计汽车自动变速器提供了具体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4.
基于行星齿轮运动分析,本质反映了共用行星轮组合式行星齿轮变速机构的传动特性,并对某8速自动变速器的传动原理进行分析,提供了各挡传动比的计算方法.基于行星轮的分析方法,为研究复杂行星齿轮机构传动问题和设计汽车自动变速器提供了具体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5.
高普  刘辉  贝文瑾  项昌乐 《汽车工程》2023,(9):1753-1764
随着车辆齿轮传动系统向着高速、重载和大功率的方向发展,结构日趋复杂,运行工况多变,极易发生零部件损伤故障,影响系统运行可靠性。建立准确的齿轮传动系统模型,研究系统典型界面传递特性变化规律,是系统故障检测和定位的关键技术基础。本文综合考虑齿轮时变啮合刚度、啮合阻尼、齿侧间隙及轴承支承刚度等关键影响因素,建立定轴齿轮传动系统非线性动力学模型,结合振动特性试验测试,有效验证齿轮传动动力学建模的准确性;然后针对齿轮啮合界面和轴承界面,构建典型界面力模型,以振动信号传递的衰减系数量化表征传递特性,开展典型界面振动传递的仿真和试验研究,揭示振动信号在齿轮传动系统传递的本质规律,为车辆齿轮传动系统故障检测中传感器测点布置提供有力的理论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6.
引言 汽车自动变速器主要由变矩器、行星齿轮机构、液压自动换档控制系统、电控装置、自动变速器油冷却和过滤装置五部分组成.变矩器多为三元件综合式,用于柔和传递扭矩并自动增大输出件的扭矩2~4倍.行星齿轮机构由2~3排行星齿轮组成2~5种速比,可使扭矩再增大2~4倍,从而提高汽车的适应能力,而且是同轴同向减速增扭、常啮传动,故其结构紧凑、啮合量大、加速性好、操作简便.  相似文献   

17.
(5)太阳轮固定,齿圈主动,行星架被动如图10所示,齿圈顺时针旋转;齿圈与行星齿轮是内啮合,则行星轮顺时针旋转;因太阳轮固定,则行星轮在顺时针旋转的同时,还沿齿圈在顺时针公转,于是带动行星架顺时针旋转。这种组合为降速传动,传动比一般为1.25~1.67,可用于自动变速器的2挡。  相似文献   

18.
基于ANSYS对变速器各档啮合齿轮进行瞬态动力学分析,再结合齿轮接触理论和疲劳损伤累积理论,求得各档齿轮的接触应力大小和疲劳寿命曲线。从所求结果看出,二档和三挡齿轮啮合时接触应力不大,小于齿轮的许用接触应力,且疲劳寿命较高,满足设计要求;一档和四挡齿轮啮合时的接触应力大于了齿轮的许用接触应力,且疲劳寿命较低,不能满足设计要求。基于以上原因,利用齿向和齿廓相结合的轮齿修形方法,对一档和四挡齿轮进行了轮齿修形,从最终求得结果来看,两组啮合齿轮的接触应力均大幅度降低,同时疲劳寿命得到了提高,轮齿修形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以齿轮轮廓线渐开线方程式为基础,根据重型载货汽车轮边减速器的行星齿轮结构以及受载特点,通过Pro/E的参数化建模,建立了行星齿轮结构的三维模型,再导入ANSYS中进一步探讨了齿轮接触中的齿轮应力.为该类行星齿轮结构的设计和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4.行星齿轮机构不同的组合方式 由以上行星齿轮机构传动比分析可知,简单的行星齿轮机构不能满足汽车行驶时对不同速比(包括倒档)的要求,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常常采用多个单排行星齿轮机构进行串、并联或换联主从动构件的方法来满足汽车行驶档位的需要。将两个单排单级行星齿轮机构组合起来形成的双排单级行星齿轮机构,称为辛普森结构;将一个单排单级行星齿轮机构和一个单排双级行星齿轮机构按特定的方式组合起来,称为拉维那式行星齿轮机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