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高速公路ETC专用车道在ETC天线出现故障后或个别车辆交易异常导致车道不能正常运行,为提高车道利用率保障ETC车道正常运营,本文给出了ETC车道故障时不同应急收费方案,详细阐述了ETC专用车道应急辅助系统的构成和功能。在ETC天线故障时,该系统能为ETC车辆提供自助刷卡通行服务。该系统在唐港高速公路投入使用后,有效提高了ETC车道的通行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前,高速公路为军警车开辟的专用车道车流量明显不足,资源浪费严重。为提升高速公路收费站的整体通行能力,基于电子不停车收费的理念以及军警车道的特殊性,提出军警与ETC混合的车道系统设计方案,结合车牌识别与ETC技术,实现军警与ETC混合的车道应用。  相似文献   

3.
罗伟 《广东公路交通》2019,45(4):246-249
2015年7月广东省并入全国ETC联网收费后,ETC用户剧增。特别是在珠三角区域,很多ETC车道车流量已经达到饱和状态,同时受车道类型、设备布局等因素影响,很容易造成ETC车道拥堵,导致整体ETC车辆通过速度不太理想。快速相控阵ETC车道改造方案可以提高车道利用率,提升收费站的通行能力。  相似文献   

4.
基于仿真的高速公路混合收费站通行能力确定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剑  刘力力  胡宾  翁剑成  荣建 《公路》2012,(7):183-188
高速公路收费站通行能力直接决定了高速公路的通行能力,在总体上制约着公路的交通运行状况。随着电子收费系统(ETC)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大量人工收费车道和ETC收费车道并存的混合收费站随之出现,合理地确定混合收费站通行能力是收费系统设计的重要问题。分析了高速公路混合收费站中人工收费和ETC收费的交通流特性,结合现场实际调查数据标定参数并建立了VISSIM仿真模型,获得了收费站人工收费车道和ETC收费车道数在不同比例的情况下收费站的综合通行能力,并给出了收费站通行能力最优时,ETC交通量占总交通量的最佳比例。此外,研究还进行了收费站综合服务能力仿真研究,给出了在输入交通量一定的情况下,ETC交通量分别占10%、30%、50%的情况下收费站的服务能力。研究为混合收费站的合理通行能力确定,以及ETC车道开设方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随着高速公路ETC车道的日益增多,对于无人值守的ETC车道设备、过车情况的有效监测控制已成为高速公路营运单位所关注的重点。为了提高营运中心对ETC收费车道的营运、维修和管理水平,提出了以ETC车道日志为基础,通过对ETC车道数据的综合分析、预测等数据处理手段实现ETC车道远程监控。  相似文献   

6.
四面八方     
《上海公路》2012,(2):I0002-I0002
江西今年再建126条ETC车道在与沪苏皖闽联网基础上,力争与浙湘鄂联网 今年。江西拟再建126条ETC车道,ETC系统将覆盖全部新建高速公路。据介绍,江西今年将全力做好ETC车道建设及赣通卡宣传推广工作,力争实现与浙江、湖南、湖北等周边省份的ETC联网,提高高速公路通行能力;严厉整治偷逃通行费行为。将计重收费整车称重试点和“绿色通道”车辆检测试点列为专项课题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7.
合理设置高速公路收费站ETC (Electronic Toll Collection)车道数量,对高速公路通行效率至关重要。针对目前路网中ETC与MTC (Manual Toll Collection)车辆混行的情况,考虑ETC的普及率,结合多用户路网均衡模型和排队论方法,建立基于双层规划模型的高速路网ETC车道优化布设方法。上层模型以车辆总通行时间最小为目标,优化设置进出收费站的ETC车道数量;下层模型为多用户路网均衡模型,反映ETC和MTC车辆的路径和收费车道选择行为。下层模型通过设计收费站的等价拓扑结构,表征收费站的车道使用规则及车辆的收费车道选择行为,并采用排队论方法估计ETC和MTC车道的收费排队时间。根据模型的特点设计了基于主动集的启发式算法,利用参数二进制与拉格朗日函数法确定迭代下降方向,解决了下降方向与步长难以计算的问题;通过内嵌优化函数的方式,保证在主动集转化过程中上层约束均不会失效,且避免了迭代过程中的模型解退化问题。基于上海市绕城高速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随着ETC普及率的提升,收费排队时长按照负指数趋势下降;与按比例布设ETC车道的方法相比,所提方法最高可降低57.4%的收费排队时间,且该方法可以避免ETC车道布设过多对于MTC车道通行能力挤压造成的负面效果。研究成果可以有效指导高速路网ETC车道的布设,提高路网通行效率。  相似文献   

8.
正近日,经湖北省高速公路联网收费中心与陕西省相关部门的联调测试,鄂陕省界共建站MTC(人工车道)车辆信息顺利实现共享。至此,鄂陕两省共建站已全面共享所有人工车道和ETC车道车辆信息。自省界站ETC车道信息共享以来,省界通行效率明显提升。受此启发,湖北省联网中心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9.
匝道自由流预交易系统是基于现阶段的国标5. 8GHz的ETC收费体系,运用了多车道自由流并行交易技术以及ETC多阶段交易技术,采用了空间换取时间的方法,把ETC车辆通行费在车道交易的提前至匝道,匝道负责预交易、车道负责验证,实现ETC车辆在ETC车道和MTC车道的快速通行,解决了收费广场易拥堵问题,提升了收费广场通行能力,给予了人民群众全新的快速通行体验。  相似文献   

10.
ETC是国际上开发并推广的一种用于公路、大桥和隧道的电子自动收费系统。该技术在国外已有较长的发展历史,美国、欧洲等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电子收费系统已经联网并逐步形成规模效益。目前,随着高速公路不断的改扩建,不停车收费系统(ETC)不断的推广,我国高速公路ETC车道有了明显的增加,提高了高速公路收费口的通行效率,同时降低了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本文就ETC在高速公路联网中的应用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高速公路收费站ETC车道的设置位置与整个收费站的运行效率的关系,从而优化车道布置。基于Paramics仿真软件,以上海市某高速公路主线收费站出口为例,以降低车辆运行延误、减少收费站排队长度为优化目标,通过对比新增ETC专用车道分别设置在不同位置下的收费站运行效率,研究ETC专用车道的最佳布设位置。经过分析,在收费车道数较多的情况下,两侧各设置1条ETC车道有利于减少车辆交织,提高收费站的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12.
昆明市二环全长27.07km,为城市快速路高架桥系统,双向六车道,设计车速为60km/h,其中东环、北二环长约13.5km。该文对昆明市东、北二环高架桥桥梁结构设计特点进行介绍,其设计成果可供同类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3.
李青川 《公路》2003,(9):112-116
介绍了包括车道设备子系统和后台清算子系统的电子不停车收费(ETC)系统的原理。针对国内高速公路管理体制的现状和主线收费站交通堵塞问题,描述了ETC系统在现阶段联网收费应用中的技术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4.
大多数高速公路ETC车道的长度都是以停车视距计算方法为设计依据的,但这忽视了各省市ETC交易耗时的差异,且此依据与ETC系统可实现不停车自动收费的目标相矛盾。不合理的车道长度会导致部分车辆因时间不足而无法完成交易,或出现跟车干扰等现象,降低收费站服务水平。以陕西省170多万条交易数据为样本,采用随机过程与数理统计方法,对交易耗时进行数字特征分析和参数估计,并提出ETC车道划分为交易区和安全控制区,将置信度为99.9%的交易耗时估计结果和停车制动距离应用于区域长度设计中。陕西全省ETC系统建设实践证明,该方法提高了ETC车辆通过率,保障了行车安全,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5.
从某条城市快速路出入口存在的问题着手,分析了主辅出入口的特点和事故成因。城市快速路一般由主车道和辅道组成,并通过出入口进行交通转换。出入口有两种连接方式,设计速度高,采用分离式;设计速度低,用地条件受限制,可采用联合式。探讨了出入口的平面线形设计要求,并建议出入口的纵断面按识别视距进行设计。  相似文献   

16.
基于人体工程学原理,将驾驶员在高速公路作业区行驶过程中接触的交通信息分为道路几何信息、道路交通运行信息、交通管理控制信息、气候与环境信息及驾驶员自身信息,将作业区各种道路交通信息进行量化处理,在系统分析驾驶员对信息处理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驾驶员信息处理能力的高速公路作业区车速速度限制值计算模型。以2006年5月哈大公路入口作业区为例,考虑车道宽度、开放车道数、隔离设施、合流机会、合流冲突及大车影响对驾驶员接受信息的量化影响,计算得出该作业区的限速值为50 km/h,与工程实际中采用的55 km/h吻合较好,验证了本文所提方法的有效性,为高速公路交通管理部门确定车辆速度限制标准提供了一种参考方法。  相似文献   

17.
低能见度条件下高速公路应急指挥系统的建立及功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我国南方地区特殊气候条件的分析与研究,结合在大雾、暴雨、冰雪等恶劣天气条件下低能见度对高速公路行车安全的影响,介绍高速公路低能见度监测设备的工作原理、布设及数据采集,并阐述高速公路监控系统在低能见度天气条件下其预警、应急指挥、预案发布等方面所采取的措施及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