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胡生亮  杨庆  贺静波  刘忠 《舰船科学技术》2012,34(12):88-90,117
反舰导弹末制导雷达普遍采用单脉冲跟踪体制。尽管质心干扰最终效能受多方面影响,但舰艇和干扰源的目标散射特性是影响质心干扰效能的最基本方面。因此,从目标散射特性和单脉冲末制导雷达对目标信号处理过程入手,是研究质心干扰效能一条可思考的途径。本文从信号级入手,利用随机微分方程,研究了质心干扰条件下反舰导弹末制导雷达的跟踪方位概率密度函数,并通过不同信噪比条件下跟踪方位概率密度函数曲线对比,验证了本研究思路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反舰导弹末制导参数对箔条冲淡干扰效果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生亮  林龙 《舰船科学技术》2007,29(3):98-100,105
箔条冲淡干扰是水面舰艇对抗雷达末制导反舰导弹的重要手段之一,冲淡干扰效果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分析了方位搜索角和距离搜索波门等末制导雷达参数对箔条冲淡干扰效果可能造成的影响,通过计算机仿真进行了验证,并提出了消除影响的初步思路.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被干扰对象——末制导雷达状态量的变化情况,来定性定量分析海军常用电子对抗方式的干扰效果。  相似文献   

4.
建立冲淡干扰对抗导弹的数学模型,并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对干扰过程和效果进行仿真和评估,分析冲淡干扰方式、导弹制导方式、导弹末制导雷达开机距离、箔条云发射距离和箔条云发射时机对冲淡干扰成功概率的影响,对提高舰艇自卫反导作战能力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大气波导环境通过改变电磁波传播特征会影响反舰导弹末制导雷达对海面舰船目标的捕捉。在此针对地形抛物模式(TPEM)的不足及应用于分析末制导雷达时存在的误差,引入垂直递变衰减率计算方法对该模式进行了改进;结合雷达性能评估方法,利用试验对改进后的模式进行了验证;在不考虑信号处理的情况下,仿真分析了不同波导环境下末制导雷达对小目标的捕捉能力,并同时考虑了开机高度,制导频率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箔条干扰是三种无源干扰方式中最廉价、高效和使闲广泛的一种。由于这种干扰降低了反舰导弹的命中概率,因而各军事国家纷纷仿效研制,使其发展完备、种类繁多。箔条干扰的发展又使世界军事家和战略思想发生了重大改变,致力于研究抗箔条干扰措施,从而又促进了末制导雷达抗箔条干扰技术的发展。两者的相互依存和作用,不断孕育着反舰导弹末制导雷达与箔条干扰武器的新对抗。  相似文献   

7.
相参脉压末制导雷达抗箔条干扰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箔条对雷达干扰的作用机理,分析相参脉压末制导雷达在抗箔条干扰方面的优势,明确了分辨力的提高对雷达抗箔条干扰的重要性,而相参脉压雷达能很好地解决提高分辨力的问题,为今后弹上雷达的选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导弹雷达末制导技术以及末制导雷达搜捕方式的研究,强调了搜捕方式对反舰导弹作战使用的重大影响,对反舰导弹雷达末制导技术以及搜捕方式的发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张磊  王亚  罗兵 《舰船电子工程》2011,31(3):112-115
反舰导弹末制导雷达是反舰导弹抗干扰能力研究的主要对象。文章提出了通过缩短末制导雷达自导作用距离提高反舰导弹末制导雷达抗干扰能力的方法,分析了在应用上存在与自控终点散布增大的主要矛盾,通过仿真实验建立了二者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了在满足指定捕捉概率下自导作用距离的最优值。  相似文献   

10.
反舰导弹末制导雷达在抗干扰能力方面仍存在一些不足,对雷达回波信号进行双极化处理,是末制导雷达提高抗干扰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技术途径。论文论述了雷达信号极化检测原理,通过舰船目标与典型干扰的极化特征差异对比,结合试验数据仿真结果分析发现,舰船目标的去极化特性较弱,采用双极化处理手段,对末制导雷达跟踪过程中的目标识别与干扰信号剔除具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一种提高舰艇编队质心干扰效果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质心干扰是水面舰艇对抗反舰导弹的一种重要手段。文章分析了编队条件下质心干扰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采用“二次质心干扰”提高编队质心干扰效果的方法,通过仿真说明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冲淡干扰是水面舰艇对抗反舰导弹的一种重要手段,正确的使用时机是有效冲淡干扰的前提。以单舰箔条冲淡干扰为对象,分析了冲淡干扰的有效干扰距离,提出了在不同作战背景下冲淡干扰使用时机的确定方法。  相似文献   

13.
张雨  周刚 《舰船电子工程》2012,32(8):15-16,60
作为对抗反舰导弹的最终载荷,舰载舷外无源干扰装备因其具有很高的效费比和战术价值,历来为世界各国海军所重视,文章介绍了当前国外现役的主要舰载舷外无源干扰装备,探讨了舷外无源干扰装备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对于发展我军的舷外无源干扰装备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针对时分多目标干扰效果的影响因素,从功率角度对其进行了公式推导,以干扰机发射功率、干扰占空比为变化参数,以话音可懂度、频谱失真测度为干扰效果评判指标,建立了调幅话信号时分法干扰仿真模型,通过仿真计算,得出了干扰机发射功率、干扰占空比与干扰效果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电子战无人机分布配置干扰是对抗新型雷达的有效手段,在电子对抗领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文章分别建立雷达在无人机分布式干扰情况下的探测威力和暴露区计算数学模型,通过实例仿真对比,得出不同配置情况下无人机干扰对雷达探测能力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16.
在分析质心干扰的原理和影响质心干扰效果因素的基础上,总结出了提高箔条质心干扰作战成功概率的六种方法和途径,为舰艇指挥员正确使用质心干扰提供作战使用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跳频通信系统抗跟踪式干扰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于跳频通信系统,跟踪式干扰是一种较有效的干扰样式。分析了干扰方程并进行了仿真,认为干扰机配置位置必须在干扰椭圆内跟踪式干扰才能有效实施干扰,提高跳速是对抗跟踪式干扰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雷达敌我识别系统干扰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白冰  马飞  范江涛 《舰船电子工程》2010,30(4):110-112,126
在分析雷达敌我识别系统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对雷达敌我识别系统的干扰方法进行了讨论。重点对噪声压制和应答机占据两种方法的干扰效果进行理论计算和数学仿真,研究成果对雷达敌我识别系统干扰技术的发展和作战使用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简述了单脉冲角跟踪系统的组成及基本工作原理,提出并分析了对单脉冲雷达角跟踪系统的两点源相干和非相干干扰。通过仿真,对相干干扰和非相干干扰干扰效果进行了讨论。指出两点源非相干干扰是实际工程中一种比较理想的干扰方式。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电子战飞机远距离干扰有效区的影响因素,根据设置的作战想定进行了仿真计算,具体形象地展现了远距离支援干扰有效区的覆盖范围,结果符合实际。为未来空袭战争中指挥员了解干扰有效区情况,合理编队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