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0 毫秒
1.
住宅区是人们每天出行生活的起点和终点,是城市重要的交通发生源。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构建交通影响评价系统,对于分析项目对周边路网的影响,确定项目可行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分析住宅项目的交通特性确定了住宅项目交通影响评价系统中交通需求预测方法,详细阐述了系统的工作流程和设计功能,并对实际项目进行了交通影响程度的定量化评价,验证了系统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以重庆市内多座隧道为研究对象,应用心理评定的SD法构建城市隧道洞口环境协调性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因子分析方法对构建的指标进行样本分析,实现隧道洞口环境协调性评价。通过对试验对象进行的评价实证,证明建立的评价指标、方法合理可行,可以为城市隧道洞口环境协调性评价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3.
GIS在智能交通管理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斌  王亮  张恒 《交通标准化》2010,(13):105-107
对智能交通系统现状进行分析,以GIS作为共用信息平台,总结GIS技术的特点,提出较先进的系统体系结构,并介绍GIS在交通领域中的应用——GIS-T。通过对GIS-T中关键技术的分析,对传统的车流量检测、图像识别等模糊处理手段加以改进和综合运用,可解决智能交通管理和控制中的信息收集和传输问题。  相似文献   

4.
本通过对GPS、GIS等先进技术在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上的应用进行分析,提出了智能化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框架,分析认为该系统可以动态地实现城市公共交通的规划及对城市公共交通车辆的运行实施监控,可以为交通管理部门提供动态信息,从而实现管理功能的自动化。并对系统的主要模块及系统目标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市区段铁路环境影响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展,铁路线穿越城市市区现象比较普遍;土地的集约利用,使临铁路线的两侧进行住宅开发增多。居民住宅区与铁路线的亲密接触,使铁路运营产生的污染成为亟待解决的居住环境问题。考虑噪声环境、振动、大气、电磁、废弃物等5个影响因素,建立因素集。备择集(评语集)中包括轻微影响、较小影响、较大影响和严重影响4个评判等级,通过德尔菲法确定各影响因素的权重,建立权重集。确定单个评判对象对备择集的隶属程度,得到单因素评价集,建立评价矩阵。最后,建立模糊综合评价集,对市区铁路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6.
GIS在交通中的应用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理信息技术的日臻成熟的GIS在交通领域内的广泛应用创造了一定基础,本文总结了GIS技术的特点,并介绍了GIS在交通领域中的应用-GIS-T,通过对GIS-T中关键技术的分析,对其应用中面临的实际问题作了一定研究,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案。  相似文献   

7.
张秀俊 《山西交通科技》2023,(6):108-111+128
基于ETC收费系统进行拓展与应用,在对ETC停车系统城市停车场中的经济以及社会效益进行了定性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建立ETC系统效益评价指标评价体系,采用模糊理论方法对ETC系统进行评价分析。  相似文献   

8.
为有效降低隧道火灾发生风险,构建较为完善的公路隧道火灾风险评估体系,进而对火灾风险实现更加科学的管理,创新性地将GIS技术应用在特长公路隧道火灾风险管理中。首先分析了GIS应用于隧道火灾风险管理的优势,具体介绍了基于GIS的隧道火灾风险管理方法,结合ArcGIS实现隧道火灾风险评价与等级划分;其次,构建基于GIS技术的隧道风险管理系统并对应用端的操作进行了说明;最后,针对隧道火灾建立了危险性、脆弱性、暴露度及防灾减灾能力4个一级指标、33个二级指标的风险评价模型,运用熵值法和改进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太古西山隧道、阳泉市北茹隧道进行了火灾风险评价并进行电子地图显示。研究表明:基于GIS的火灾风险评价模型可有效实现隧道火灾的危险性分析、暴露度分析、脆弱性分析以及防灾减灾能力分析,并结合实例研究验证了此系统的可行性,以期为特长隧道火灾风险综合管理和应急响应提供安全可靠的信息和智能化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9.
随着城市的快速建设与发展,建筑垃圾排放量急剧增加,并严重威胁城市环境.系统分析国内外建筑垃圾再利用技术,并对建筑垃圾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进行重点分析和实验研究,可为建筑垃圾在公路建设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位置的选择是车站开发的先决条件,地理信息系统依靠其强大的空间分析和可视化功能使车站选址和规划更具直观性和科学性。在对传统车站网点选址模型分析的基础上,通过GIS技术与数学方法的结合,运用GIS空间分析的有关知识,探讨基于GIS的车站选址和规划模型的构建,并对模型的应用前景进行了评价。GIS技术的应用为车站选址和规划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弥补了传统研究方法的不足,为科学决策提供了科学、形象和直观的数据和信息。  相似文献   

11.
城市居民出行可以分为街区内和街区外的出行2部分,且街区内的平均出行速度往往比街区外的出行速度要低。居民出行为了缩短时间,要求城市中的干路网尽量的密,但是线路网过密,会引起因交叉口等待而造成延误时间增加,而达不到时间最优的效果。所以合理的设计、布局城市内的干路网络是缩短城市居民出行的关键。文章结合大道定理的出行时间最优和干路投资资金限制的思想,建立城市居民出行时间最优模型,并计算出城市干路网络的最优间距。  相似文献   

12.
交通影响程度评价是判断项目建成后对交通影响的程度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交通影响评价中的关键问题,运用层次分析法分析新建居住小区的交通影响程度,并提出相应的交通改善措施,从而实现新建居住小区与城市交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3.
以北京京棉二厂职工宿舍区的保护性改造为例,集中研究与讨论了有历史保存价值的既有住宅的保护与改造,以及轻型木结构建造技术在旧住宅改造中的应用.从建筑学的角度探索解决问题的对策,以推进城市的发展与社会文明的进步.  相似文献   

14.
GIS-T在城市交通规划中的发展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传统的交通模型与GIS相结合,有利于交通数据的分析处理和交通规划方案的综合评价,这对于解决城市交通的实际问题有很大的帮助。尽管这一初步尝试中仍有不少问题还需作进一步探讨,但GIS技术在城市交通规划中的应用.还是值得加以开发并大力推广的。  相似文献   

15.
交通地理信息系统因具有强大的信息服务和管理功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MapX作为GIS设计中一个常用的功能组件.其当前的主要编程环境是英文,这对于英文程度不高的汉语软件开发者来说无疑是个羁绊。因此,通过实例详细说明在易语言汉语编程开发环境下如何利用MapX开发GIS软件的方法,对于该组件的进一步推广应用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以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系统为研究对象,从乘客满意度出发,建立城市轨道交通服务乘客满意度指数模型,并确定城市轨道交通服务乘客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结构,建立城市轨道交通乘客满意度评价贝叶斯网络模型,并确定贝叶斯网络中各节点的条件概率。最后以重庆市轨道交通服务为例,通过实例计算分析,得出重庆轨道交通服务的几点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17.
刘敏 《交通标准化》2009,(23):110-113
基于景观生态学的概念及基本原理,运用景观生态学理论指导居住区绿地景观生态规划,提出景观生态学在居住区绿地景观生态规划中的应用方法,以及居住区绿地景观系统的结构模式,可有效地提高居住区绿地结构功能和居住区环境质量,促进城市景观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对城市综合交通系统进行介绍,分析影响城市综合交通发展的因素,讨论城市综合交通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寻找评价的指标和方法。找出问题并改善,利用模糊数学理论,建立评价计算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9.
居住与就业岗位、居住区生活设施配套以及公共设施的空间配置决定了城市居民出行总量和出行距离,即职住均衡是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源头管理措施。首先提出职住混合度、职住均衡度两个评价指标及其计算方法,并对辽阳市和齐齐哈尔市两个案例城市进行量化分析;结果表明,城市职住分布对居民出行距离有显著影响,相似的城市规模下,职住均衡良好的城市居民平均出行距离较短。在此基础上,分析职住均衡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影响规律,并阐述了生态城市单元与职住均衡的关系。最后,提出促进职住均衡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关键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