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6 毫秒
1.
无粘结部分预应力砼梁的斜裁面抗裂能力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依据25根部分邓邓力砼梁的抗剪试验结果。着重研究了预应力程度、剪跨比及无粘结力筋对梁斜截面抗裂能力的影响,在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对斜截面抗裂能力提出了一个半理论半经验的计算公式,计算值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2.
对铺浆和无浆两组共24个灌芯混凝土砌块砌体抗剪性能分别进行了试验,对各砌块的抗剪破坏过程进行了观测.根据试验现象及所采集的加载数据,分析了铺浆灌芯混凝土砌块和无浆灌芯混凝土砌块的抗剪破坏机理及破坏形态.用所测得的抗剪强度平均值与砌体规范抗剪强度平均值公式的计算值进行对比,试验值略高于规范公式的计算值.分析表明,水平灰缝处的砂浆对灌芯混凝土砌块砌体的抗剪性能及抗剪强度影响较小,而竖向灰缝处的砂浆有利于改善灌芯混凝土砌块砌体的抗剪受力性能,影响砌体的抗剪破坏形态,进而提高砌体的抗剪强度.  相似文献   

3.
笔者依据35片梁的试验资料,着重分析了剪跨比,预就力度对梁斜截面抗裂剪力的影响,在理论分析和数据统计耻,提出了一个无粘结P.P.C梁截面抗裂剪力的计算公式、公式具概念清楚,形式简单的特点,并且有一定的精度,可为工程设计和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根据结构可靠性理论,把世界呼主要国家的混凝土规范抗剪公式,换算为极限状态计算公式,然后按铁路技术政策要求,估算了我国铁路混凝土桥的可靠指标,通过分析比较,指出在承受列车静活荷载方面铁路混凝土桥能满足2000年前后一段时间技术发展的要求,并提出了抗剪公式的修改意义。  相似文献   

5.
通过模拟旧桥加固中可能的受力情况进行试验,对两阶段受力构件的斜截面抗剪能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分阶段受力对构件最终的抗剪能力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6.
预应力对有箍筋混凝土T形梁抗剪强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16片具有不同预应力值和不同配箍率的T形梁的试验结果,分析了预应力值和配箍率对梁的斜截面抗裂性和抗剪强度的影响,提出了计算有箍筋预应力混凝土T形梁抗剪强度的公式,并将其计算和试验结果与国内外各规范的计算值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7.
为了考察钢筋混凝土不等肢异形柱的抗剪性能,对12个不等肢异形柱试件进行了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异形柱的2个柱肢均发生较为严重的破坏,翼缘也具有抗剪作用;随翼缘增大,钢筋混凝土不等肢异形柱斜截面的抗剪承载力提高;水平荷载作用方向不同时,不等肢异形柱的抗剪承载力和变形能力不同.根据试验结果,考虑翼缘混凝土对异形柱抗剪承载力的作用对相关规范中给出的公式进行了修正,使之适用于钢筋混凝土异形柱抗剪承载力的计算.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在一期荷载作用下,粘贴斜钢板进行斜截面的加固补强试验,来模拟实际旧桥加固中的受力情况,对两阶段受和迭合构件的斜截面抗剪强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分阶段受力对弯起钢筋的最终抗剪能力影响不大,对箍筋的最终抗剪能力略有提高,对混凝土的最终抗剪能力影响与加固前裂缝开展情况有关。  相似文献   

9.
在完成12片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约束箱梁试验的基础上,本文详细讨论 了弯矩比、剪跨比及预应力值时约束箱梁抗剪强度的影响,并提出了修 正剪跨比m‘和平均预应力度天的概念。本文还采用回归分析的方法得 出计算抗剪强度的经验公式。用该式计算所得结果与102个国内外试验 数据相比较,吻合较好。该式可供设计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0.
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无箍筋约束箱梁抗剪强度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9片PPC无箍筋约束梁的试验结果,描述了试验梁针裂缝出现、开展和剪力破坏的特征,分析了预应;和度和剪跨比对斜截面抗裂性和抗剪强度的影响,提出了PPC无箍筋约束箱梁斜剪力和抗剪强度的计算公式,可供修订《铁路桥规》时参考。  相似文献   

11.
针片状指数对道砟直剪力学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研究针片状道砟在破碎情况下对道砟散体直剪力学特性的影响,通过进行不同工况下道砟直剪试验,从道砟散体剪切强度、变形及破碎特性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1) 随着针片状指数增加,道砟散体直剪力学性能下降,包括抗剪强度和内摩擦角(100 kPa下当针状指数由0分别提高到20%、40%时,抗剪强度分别降低10.9%、16.8%;片状指数由0分别提高到20%、40%时,抗剪强度分别降低14.7%、22.3%;针、片状道砟总值由0分别提高到20%、40%时,抗剪强度分别降低12.4%、18.9%). (2) 随着针片状道砟含量增加,试样剪缩和剪胀量均降低. (3) 针片状道砟在直剪试验过程中易于发生破碎,且破碎类型多为整体断裂并伴随尖角破碎折断,显著影响有砟道床维修周期.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钢-混组合梁桥PBL剪力键的抗剪承载能力及其影响因素,以兰州小砂沟大桥为工程背景,设计3类13组共33个试件,采用推出试验的方法进行试验研究,对比分析了PBL剪力键的破坏形态、破坏机理以及抗剪承载能力的影响因素,提出了考虑横向预应力效应的PBL剪力键抗剪承载能力的计算公式.研究结果表明:贯穿钢筋直径、钢板开孔孔径以及钢板厚度的增加均能有效提高PBL剪力键的抗剪承载能力;横向预拉应力的存在促进了混凝土的开裂,使得混凝土、钢板及贯穿钢筋的强度和刚度无法得到充分发挥,从而降低了PBL剪力键的承载能力,对单孔抗剪承载能力降低可达10%;横向预压应力的约束作用延缓了混凝土的开裂,使得混凝土、钢板及贯穿钢筋的强度和刚度得到充分发挥,提高了PBL剪力键的承载能力,对单孔抗剪承载能力提高可达20%;考虑横向预应力效应的公式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3.
周涌波  张庆华 《北方交通》2006,(6):106-107,176
在现有试验数据的基础上,通过对以往试验结果的分析,以及对现有几种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的分析比较,综合考虑剪跨比、轴压比和配筋率对抗剪性能的影响,从中提出了与试验值符合较好的计算公式,并就如何提高框架柱的延性和变形能力提出了一些建议,对钢筋混凝土框架柱的设计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沥青混合料抗剪性能的三轴剪切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助三轴剪切试验研究了沥青混合料的抗剪性能,采用简单性能试验考察了剪切疲劳作用的影响以及抗剪强度参数与车辙之间的相关性.研究发现:级配类型、沥青用量、沥青性质及试验温度对混合料抗剪强度有显著影响,抗剪强度随着荷戢作用次数的增加呈幂函数递减,抗剪强度参数与抗车辙性能之间呈良好的对数关系.结果表明剪切疲劳产生的流动变形是车辙产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对取自兰新铁路第二双线路基试验段某工点的填料,开展颗粒分析、重型击实、大型直剪以及大型压缩试验等土工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填料级配不良主要受曲率系数Cc控制;增大压实系数,可以提高填料的抗剪强度指标和压缩指标;含水率对填料的抗剪强度特性和压缩特性均有一定的影响;增加加载次数,可以提高填料的压缩指标效果。结论可为戈壁土填料在高速铁路路基工程中的应用提供参考及依据。  相似文献   

16.
本又对影响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杭剪强度的几个主要因素:预应力度, 剪跨比;混凝土杭拉强度;纵向配筋率;配箍率,上翼缘宽度等进行了 分析,并依据国内外部分试验资杆,提出了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杭剪强度 的计算公_式,与试验结果比较,有令人满意的吻合性及较好的适用性, 可供工程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7.
本文根据对15个径性钢筋混凝土顶层边节点试件的试验结果(其中6个为低周往复加载),探讨了其破坏模式,传力机理及抗剪强度和延性,提出了一个与试验结果符合较好的抗剪强度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8.
为预测界面焊钉锈蚀后钢-混组合梁抗弯承载力, 考虑了焊钉锈蚀后其抗剪强度与混凝土黏结强度和有效面积降低对焊钉抗剪承载力的劣化影响, 提出焊钉锈蚀后组合梁抗剪连接度和锈蚀焊钉抗剪承载力系数的概念及其计算公式; 基于塑性简化计算假定, 采用焊钉锈蚀后组合梁抗剪连接度对其抗弯承载力进行折减, 建立了焊钉锈蚀后组合梁正负弯矩区抗弯承载力计算模型, 分析了23根组合梁抗弯承载力试验结果, 验证了计算模型的有效性。试验结果表明: 在焊钉锈蚀率低于10%时, 试验梁正负弯矩区抗弯承载力的试验值与提出公式的理论计算值非常接近, 其中正弯矩区试验值与计算值的平均比值为1.00, 变异系数为0.04, 负弯矩区二者平均比值为1.01, 变异系数为0, 由此可见, 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简化计算方法可用作界面焊钉锈蚀率较小情况下钢-混组合梁抗弯承载力定量和定性分析。   相似文献   

19.
依托南大梁高速公路复合式路面试验段, 测试了不同糙化界面的露骨率和构造深度, 并钻取芯样进行45°剪切试验。结合45°剪切试验测试结果与层间剪切过程力学特性, 将层间剪变特性曲线划分为弹性阶段、破坏阶段、剪切强度衰减阶段和残余阶段, 采用界面构造深度、剪切强度峰值、剪切强度峰值对应层间相对滑动位移和残余剪切强度等指标评价层间剪变特性, 分析了界面糙化方式、防水黏结材料类型和用量、温度和加载速率对复合式路面层间剪变特性的影响。测试结果表明: 凿毛界面构造深度(1.17mm) 大于喷砂界面构造深度(0.37mm), 结合不同糙化界面下剪切过程的层间力学特性差异, 凿毛界面较喷砂界面所成型复合试件具有更优的抗剪性能; 防水黏结材料相同时, 凿毛界面层间剪切强度峰值对应层间相对滑动位移(0.19~0.79mm) 较喷砂界面(0.16~0.33mm) 更大, 且防水黏结材料对残余剪切强度和剪切强度峰值的影响大于层间剪切强度峰值对应层间相对滑动位移的影响; 整体而言, 温度对层间剪变特性影响显著, 5℃时层间剪切强度峰值为40℃时的7.0~10.0倍, 测试条件对层间剪切强度影响较大, 50mm·min-1加载速率时测试层间剪切强度峰值为5mm·min-1加载速率时的1.9~3.5倍。可见, 凿毛糙化方式更有助于提高复合式路面层间剪切强度, 且复合式路面层间剪变特性需采用多指标予以评价。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试验,衬在高轴压和循环剪力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框架短柱的杭剪性能、破坏特.饭进行了一定的分析。着重讨论了轴压比,配箍率对强度、延性和破坏形态的影响,提出了与试验结果较为一致的抗剪强度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