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本文结合赣龙铁路,就铁路工程对景观的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景观恢复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赣龙铁路工程景观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拟采用景观敏感度、景观阈值等指标,结合赣龙铁路工程在开发及运营过程中,对赣龙铁路沿线景观可能产生的不利和潜在的影响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景观恢复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城市高架轨道交通景观评价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目前国内对于城市高架轨道景观评价的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还没有成熟的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为此需首要建立一套较为客观、简捷、实用,又能得到专家和公众认同的景观评价体系。研究方法:本文选用“目标—指标层次结构”模式,就是AHP层次分析方法,从动态景观和静态景观2个方面去构建城市高架轨道交通景观评价体系,并以重庆轻轨2号线中的2个有代表性的区段景观,对该体系进行验证。研究结论:经实例验证,本文建立的城市高架轨道交通景观评价体系能够具体体现出高架轨道景观的差异性,并能反映具体差异点及差异程度。可明确量化地反映高架轨道交通的景观评价等级和其中单项指标的景观等级,并具有可比性,其结果能准确、客观地反映城市高架轨道交通景观的实际情况,方法简单易行,具有实用性。  相似文献   

4.
城市建筑对于快速移动中的人来说,是动态的存在,并因相互空间结构和布局的变化,组合成协调的或者不协调的景观。快速公共交通是城市现代化的标志之一。乘坐快速交通工具可以对城市规划和建筑的分布进行动态的考察。随着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和市民生活工作节奏的加快,交通与城市景观的协调问题日益突出。上海的明珠线这条国内惟一的高架轨道线对上海的城市规划和发展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尽管目前一些地段尚有不足之处,但通过加强环线内外的规划和景观建设,以及对旧区进行有步骤的改造,明珠线将成为能和黄浦江相媲美的动态观景平台。其本身作为一种新的城市景观作为城市文化的载体和宣传媒介,也将为提高上海市区的建设水平和城市的文化品位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说到郑州的景观雕塑,很多人一定都会有这样的感觉:数量少、规划乱、质量差。这种情况与郑州作为商贸中心城的经济、文化地位太不相称。针对这种状况,郑州市政府出台了新的景观雕塑建设引导与鼓励政策。以位于黄河岸边的炎黄二帝巨型塑像为代表的新生景观雕塑,不但改变了郑州景观雕塑的落后现状,而且从更深层次上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在其中的应用,为郑州市景观雕塑的发展迈出了关键的步伐。  相似文献   

6.
武汉市轨道交通一号线一期工程对城市景观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用视觉景观和生态学景观的原理对武汉市轨道交通一号线一期工程对 沿线地区城市景观的影响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并根据武汉市总体特点提出了改善景观、美化环境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7.
城市轨道交通的高架景观处理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根据建筑视觉造型理论,通过对广州市现有的高架路景观问题分析,提出了城市轨道交通架景观处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赵新 《科技交流》2005,35(3):104-106
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建筑物的景观照明就成为夜晚一道亮丽的风景.本文通过对虚拟建筑物进行简单的景观照明设计,从而阐述景观照明设计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我国轨道交通快速发展对城市景观的空间布局、景观生态、意象感知等三个层面的影响.基于这些影响提出轨道交通与城市景观协同优化的必要性与可能性,以及城市景观空间、生态环境、风貌形态的协同优化对策.  相似文献   

10.
上海轨道交通3号线景观影响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景观影响后评价是重大工程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的重要内容.采用公众问卷调查和照片评分方法针对高架轨道交通3号线开展了景观影响后评价.评价结果表明,相对于原铁路,3号线的建设改善了沿线城市景观,其视觉效果随观察点距离的增加、高度的上升而提升.两侧绿化和周边旧城改造是3号线及其周边景观改善的首选措施.  相似文献   

11.
浅谈铁路沿线的景观规划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振亚 《铁道运营技术》2007,13(4):17-19,24
阐述了铁路沿线景观的特点,针对市区铁路沿线景观现实的问题,提出了铁路沿线景观规划设计的基本要素和设计原则。铁路沿线城市自然山水景观的组织,铁路城市线性景观空间的塑造,着眼于近期铁路沿线的整治及远期目标的实现,以改善旅客的视觉效果,提高旅客旅行的舒适度。  相似文献   

12.
阐明杭州实施轨道交通沿线土地综合利用的重要意义,针对杭州轨道交通沿线土地利用现状与存在的问题,结合其他城市的主要做法,提出杭州城市轨道交通沿线土地综合利用的思考与建议,包括加强沿线土地综合开发的规划研究,明确土地开发范围,明确地铁集团为轨道交通沿线土地做地主体,明确专用筹资地块保障地铁建设,明确地铁上盖物业开发的取得方式,出台轨道交通沿线土地开发利用政策,进一步加强领导、强化监督等方面,以确保杭州轨道交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沈阳轨道交通旅游专线高架线路的视觉、色调等景观影响,提出优化景观影响的对策。建议在高架桥结构设计上,保持简洁明快的风格,尽量采用单柱型圆柱形立柱;在色彩上,采用色彩明快的浅色调,并在车站周边留出足够的绿化空间,高架路段两侧设置绿化带或与之平行的道路,采用乡土植物进行绿化美化。  相似文献   

14.
厦漳城际轨道交通连接漳州、厦门两座核心城市及龙海、港尾、角美等多个区域发展的组团城市。通过对城际轨道交通景观环境特点及要素进行归纳分析,找到景观设计总体思路,总结出"景观定位+结构梳理+详细设计"的系统性景观设计方法,并以厦漳城际轨道交通景观环境设计进行佐证。  相似文献   

15.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快速发展,轨道交通出行比例不断增加,轨道交通网络已成为大城市交通体系的大动脉。轨道交通的发展对于城市用地的影响日益突出,站点周边地区的开发建设成为城市空间发展的重要环节。通过GPS跟踪的方法对轨道交通接驳特征进行分析,明确天津市轨道交通站点的主要影响范围。基于GIS空间数据模型,对天津市地铁1号线沿线土地利用发展演变过程进行定量分析,明确轨道交通线路不同区段用地更新的差异。城市核心区域站点设施相对完善,地块更新较少,沿线土地功能结构更趋混合利用,商业用地明显增加,工业仓储用地则相应减少。居住用地比例变化不大,主要是低层住宅更新为高层住宅,开发强度更大。  相似文献   

16.
城市轨道交通高架桥的景观美学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说明景观是视觉的结果、美学是感官的享受,轨道交通高架桥是由多个元素组成的综合系统工程,将城市轨道交通高架桥作为景观设计意义重大。从轨道交通高架桥自身的结构体系(即桥型、梁墩、桥高、桥梁跨度、桥高与跨度的比例关系、梁高与跨度的比例关系、梁高与墩宽的比例关系)、桥梁美化与周边环境的整体协调等方面入手,系统阐述城市轨道交通高架桥在美观服从于自身结构功能前提下的景观关学设计。  相似文献   

17.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正在蓬勃地发展,但其车站公共空间景观设计仍有不足,在环境塑造上并未体现美学特质.以设计较为成功的台湾高雄为例进行研究,作为我国大陆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公共空间设计提升景观美学的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18.
路中高架车站的景观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梁正  陈水英 《都市快轨交通》2009,22(1):51--54,57
论述高架车站景观设计的研究背景;从行人对外部空间的感受入手,对路中高架车站景观设计中首先应当考虑的核心要素(城市、行人、车站功能等)进行分析;通过建立计算机模型、分析建成车站实例、引入D/H理论(D为视点到视觉对象的距离,H为视觉对象的高度)等方法,对这些核心要素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9.
城市轨道交通中小半径曲线轨道磨耗的主要原因是轨底坡设置不正确或不合理,从城市轨道交通整体道床轨道施工方面入手,详细介绍整体道床轨道施工工序,重点阐述施工中轨底坡的控制并分析造成轨底坡不足的原因;针对施工中轨底坡不足的原因提出了改进意见,以达到延长轨道使用寿命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