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60kg/m跨区间无缝线路固定型提速道岔辙叉接头冻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合理解决高锰钢辙叉与钢轨的连接问题 ,是实现无缝线路在固定型道岔地段跨区间铺设的技术关键。通过理论计算、室内试验和现场铺设观测 ,确定道岔辙叉与钢轨实施冻结的技术标准和操作工艺 ,解决无缝线路温度力在固定型道岔区段的传递。  相似文献   

2.
设计速度160 km/h及以下铁路道岔大多采用固定型辙叉,固定型辙叉分为高锰钢辙叉、合金钢组合辙叉2大类。辙叉用高锰钢按成型工艺划分为铸造和锻造2种方式:铸造高锰钢可能存在缩孔、缩松、夹杂物等缺陷,辙叉使用寿命相对较短;锻造高锰钢通过锻压工艺弥合了缩松、缩孔等缺陷,其组织致密,能更好地发挥高锰钢材料韧性强的优良特性,辙叉使用寿命远超铸造高锰钢。锻造高锰钢辙叉使用效果良好,但造价过高,为了兼顾使用寿命与成本,从结构设计、焊接工艺等方面开展研究,以铸造高锰钢辙叉为基体,在心轨小断面上焊接锻造高锰钢材料,通过铸造和锻造的有机结合延长辙叉寿命,为相关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高锰钢辙叉与钢轨的焊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高锰钢辙叉和钢轨间加入中间过渡材料进行的闪光接触焊。焊接后的高锰钢热影响区奥氏体组织未有析出晶界碳化物 ,钢轨热影响区没有马氏体组织产生。焊接接头具有良好的焊接性能。该技术已应用在高锰钢焊接辙叉上。  相似文献   

4.
针对北京地铁4号线线上高锰钢辙叉伤损严重(辙叉母材轨面剥落掉块、压塌,或叉心尖端裂纹、掉块等)、使用寿命短等问题,研制出与地铁轨道系统、供电系统相匹配的"研线1120"加强型合金钢辙叉,并在北京地铁4号线上进行试验。通过试验表明,加强型合金钢辙叉可以满足地铁安全运营的基本要求,并且磨耗量小。"研线1120"加强型合金钢辙叉能够与同型号高锰钢辙叉互换使用,可在北京地铁4号线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在分析我国高锰钢辙叉存在的主要铸造缺陷及形成原因的基础上,介绍改进辙叉铸造冒臼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发热冒口不仅减少了辙叉内部铸造缺陷,还提高了高锰钢辙叉的致密度,从而延长高锰钢辙叉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6.
整铸式高锰钢辙叉由于耐磨性好、结构简单、施工方便等在莱钢全面推广应用,但是随着货物运输量的增加,高锰钢辙叉会出现磨损、裂纹、压溃等问题,为寻找一种经济合理的焊修技术,完善高锰钢辙叉的焊补技术工艺,自行设计制作了线下焊修的辅助设备,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7.
结合大秦重载线路75 kg/m钢轨12号高锰钢辙叉应用技术,运用ANSYS有限元程序对既有辙叉、中铁山桥改进型辙叉、中铁宝桥改进型辙叉的受力性能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和对比,探讨了大秦线高锰钢辙叉结构破坏的主要原因和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8.
<正>芜湖中铁轨道装备有限公司是由中铁物轨道科技服务集团有限公司、安徽华星消防设备(集团)有限公司和芜湖铁路桥梁制造有限公司共同出资成立的有限公司,注册资本8000万元,占地面积130亩。公司主营高锰钢辙叉系列产品、高锰钢铸件产品以及铁路线路配件研发、制造、安装铺设、技术服务及咨询,公司拥有先进的专业造型、冶炼、热处理、机加工等生产检测设备,生产的产品已通过国家铁路局行政许可和铁路产品认证中心(CRCC)认证。是  相似文献   

9.
朔黄铁路75kg/m钢轨12号嵌入式组合高锰钢辙叉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朔黄铁路是我国"西煤东运"第二条大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扩能改造工程的完成,铁路运输能力提升至3.5亿t,既有线路中的辙叉已不能满足运输发展的需求。为此研发设计了75 kg/m钢轨12号嵌入式组合高锰钢辙叉,并进行上道验证。嵌入式组合高锰钢辙叉结构紧凑,质量稳定可靠,与既有固定型高锰钢整铸辙叉可互换使用。运营实践证明,该固定型辙叉使用状态良好,心轨、翼轨磨耗均匀,寿命显著提高,且养护维修工作量小,满足了重载铁路运输的需要,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相似文献   

10.
山海关桥梁工厂是我国最早生产道岔的工厂,技术力量雄厚,具有40多年丰富的实践经验。1996年底,铁道部决定对京广、京沪、京哈三大运输干线进行提速改造。我厂抓住这个机遇,根据铁道部指令,集中技术力量着手研制提速道岔。其中,60kg—12#锰岔是提速线路中的关键部件,它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在120~140kg/h的运输速度下,列车的安全性、可靠性、正点性。为确保提速锰叉的质量,工厂决定采用最先进的真空密封造型工艺(V法工艺)和设备生产60kg—12#提速锰叉。1攻关目标与可行性分析1.1攻关目标在试制提速锰叉时,废品率高、质量差。…  相似文献   

11.
合金钢叉心拼装式辙叉的结构设计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拼装式合金钢辙叉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固定型辙叉,由于使用寿命长,并可以与高锰钢辙叉互换使用,得到了较快的推广使用。对各型号拼装式合金钢辙叉的设计和结构特点进行介绍,对其制造和养护维修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结合大包电化改造工程采用固定拨接线路架桥机架梁方案的实例,通过在实施新建桥梁所在绕行段新旧线路拨接点附近,抽换既有普通枕为整组岔枕,辙叉处使用设计长度的钢轨铺设;利用小于80min的施工天窗,在岔枕上铺设曲股尖轨,辙叉处钢轨在曲股承轨槽铺设,连通架梁便线,进出架桥机、运梁车;点毕,正线辙叉处使用钢轨恢复、拆除尖轨,恢复正线,维持既有自闭区间的行车方式,线路以常速开通。既保证了行车安全,又节约工程投资,使既有线改造中施工难度很大的铁路架桥机架梁与运输生产实现了两不误。  相似文献   

13.
吹氩喂线是在钢包内进行吹氩脱气的同时用喂线机将合金芯线喂入钢包深处,它可以极大的减少钢液中的非金属夹杂物数量,减小非金属夹杂物直径,控制非金属夹杂物形态。在高锰钢辙叉生产中采用此工艺,能提高综合力学性能,从而提高辙叉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4.
道岔相关技术是高速铁路关键技术之一。为提高铁路辙叉的使用寿命,采取了将辙叉和与之连接的钢轨焊连在一起的形式,取代了接头原有的螺栓连接。乌克兰国家科学院巴顿电焊研究所开展了相关研究,研发出了辙叉与钢轨焊接的连续闪光对焊设备,同时,开发了高锰钢辙叉心与普通钢轨之间插入奥氏体钢过渡段的脉动闪光焊接工艺,焊接接头不需要采取后续热处理即可达到相关要求。  相似文献   

15.
高锰钢辙叉与高碳钢钢轨焊接性能较差,且焊接工艺的要求区别很大,将两者直接进行焊接有较大难度,目前先进的技术是选择一种焊接性能好的材料作为中间介质,实现2种材料的焊接连接。本文采用单相不锈钢和双相不锈钢作为焊接介质,对采用2种不锈钢介质的焊接接头进行静弯强度和拉伸强度测试、无损探伤和显微组织检验,分析采用不同介质的焊接接头的各项力学性能和显微组织。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单相不锈钢介质焊接时可获得力学性能优良的高锰钢辙叉与高碳钢钢轨闪光对焊接头。  相似文献   

16.
锻焊辙叉是将锻造的叉心和心轨、翼轨焊接成为一整体 ,使之能够传递无缝线路温度力 ,应用微合金冶金、油压机锻造、钢轨全断面焊接 ,钢轨对边焊接 ,翼轨轨面抬高 ,钢轨调质和机加工等综合技术 ,开拓了新一代的辙叉结构 ,其使用寿命长 ,可代替传统的高锰钢辙叉。  相似文献   

17.
介绍高锰钢辙叉与普通钢轨连接采用胶接的方法,实现道岔无缝化。  相似文献   

18.
针对大秦(大同—秦皇岛)重载铁路高锰钢固定辙叉磨耗严重问题,建立车辆-道岔系统动力学模型,比较车轮不同磨耗程度下重载货车侧向通过固定辙叉时的车轮滚动圆半径、轮轨垂向力、轮轨横向和纵向蠕滑力、货车过叉平顺性等动力学响应,分析不同轮叉型面的匹配规律。结果表明:当车辆由翼轨向心轨过渡时,标准车轮与磨耗初期车轮滚动圆半径突变值在4.3~6.5 mm,磨耗中后期车轮滚动圆半径突变值降低50%,减小了对辙叉的磨损,同时磨耗中后期车轮的轮轨垂向力较标准型车轮减小近1/2,降低了对心轨的垂向冲击;标准车轮与磨耗初期车轮对标准辙叉磨损较大,磨耗中后期车轮通过辙叉时各动力学性能指标均较理想,有利于改善轮叉间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9.
结合国家铁道试验中心改扩建工程,研究设计了乘越式辙叉曲线道岔。辙叉采用乘越式结构,列车经过道岔主线时,与区间线路一样,不通过辙叉设备,从而对线路和列车极为有利。道岔设计时,充分吸收了我国客运专线道岔成功的相关经验,根据试验线的半径等相关参数,确定了道岔的平面线型、岔枕的选型、转辙器和辙叉的尺寸等。道岔制造完成后,铺设于国家铁道试验中心,使用状况良好。  相似文献   

20.
杨西 《中国铁路》2006,(7):67-67,69
贝氏体钢焊接辙叉具有高强度和高韧性,良好的可焊性、热加工和切削性能,以及良好的耐磨性和接触疲劳性能。辙叉结构中设计的轻型间隔铁,保证了拼装辙叉的整体性,便于安装铺设,从根本上消除了嵌入式或拼接式合金钢辙叉心轨产生的接缝病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