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一种能把电能迅速转变成机械能的新材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军 《天津航海》1997,(1):28-30
超磁致伸缩材料Terfenol-D比传统的磁致伸缩材料其长度变化大10 ̄30倍,本身就是很好的磁一机械能换能器,可在高效率和高功率水平上产生强大的力和快速精神的运动,故可在许多方面获得应用。  相似文献   

2.
采用热弹塑性有限元法计算了Q235钢与304不锈钢平板对接焊在不同预拉伸应力作用下的焊接残余应力场,计算结果表明,焊接残余应力呈现非对称式分布,纵向残余应力的峰值均出现在304不锈钢一侧且高于其屈服强度。预置纵向拉伸应力能显著降低纵向焊接残余应力,而且当预置拉伸应力越大时(低于屈服强度),降低焊接残余应力的效果越明显。采用红外热像仪测量了焊接过程中焊接材料表面的温度变化情况,有限元计算的结果与其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3.
货物机械室是大型液化天然气(Liquefied Natural Gas,LNG)船液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持货舱及管路稳定压力、液货输送及驳运的核心区域。对某大型LNG船货物机械室的穿舱件及其周围的温度场进行研究,使用有限元法计算不同材料以及环境因素下的温度场,分析各影响因素的重要性及温度场状态形成原因。通过分析计算不同材料在低温下的性能及温度场分布,确定温度场中材料较脆弱、需要加强的区域,根据计算结果综合评估需要加强的材料面积。通过研究发现,越靠近低温管,温度梯度越大,温度下降得也越快,如果采用普通碳钢,低温面积约为管子截面积的4倍,而不锈钢材料可有效地减小低温面积。研究结果可为施工和甲板的稳定性设计提供理论依据,是设计优化的有效支撑。  相似文献   

4.
《中国修船》2016,(4):32-35
船用SUS321不锈钢材料非常普通,在船舶管路修造中应用广泛。若该牌号材料在泵压、调试过程中发生了开裂、爆管、泄漏等问题,则极易引起严重后果。文章对上海华润大东船务工程有限公司承修某船舶液压油路所使用的SUS321不锈钢管材爆管腐蚀失效模式影响进行分析研究(FMEA)。论述了船用SUS321不锈钢材料发生问题的原因,及在特定设计环境情况下是否产生质量问题。  相似文献   

5.
《船艇》1991,(2)
美国一家政府联营集团,最近开始执行大批量生产一种新的像塑料一样的钢的计划的第二阶段计划,把超塑性钢加热到1400°F时,可将其长度拉长 10倍,也不  相似文献   

6.
登船桥旅客通道往往设计成套叠式活动通道以适应候船楼与邮轮之间的坡度要求,通道套叠段是由滚轮导轨系统构成,通道套叠长度则取决于滚轮与导轨之间的接触强度。文中试图通过接触强度的分析来确定一个合理的通道套叠长度,在确保通道结构安全和使用寿命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减少通道总长和通道结构重量。根据不锈钢导轨经过冷作硬化后,硬度提高,强度也相应提高的特点,经过理论和实际测量分析,提出了可考虑将材料冷作硬化特性,纳于结构设计中。  相似文献   

7.
正双相不锈钢化学品船是目前世界造船业公认的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船型之一,与普通常规船型比较,具有独特的优势。例如,优异的耐腐蚀性、良好的力学性能、在超低温深冷和高温条件下仍能保持足够的韧性,这些都是其他常规材料所不具备的,因此双相不锈钢化学品船能够在各种恶劣的特殊条件下使用,包括不同的腐蚀介质、服役温度和力学状态。随着焊接、加工以及生产管理技术进步,不锈钢货舱化学品船载运货  相似文献   

8.
《舰船科学技术》2015,(7):184-187
某船用弯梁在冲压拉伸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结构裂纹,使弯梁结构疲劳寿命受到较大的影响。为此,本文基于Hypermesh软件建立某船用弯梁结构冲压有限元模型,根据弹塑性材料模型对弯梁结构冲压过程进行仿真计算,计算过程收敛。研究表明:在拉伸过程中,梁两端面处应变幅值最大,拉伸过程中弯梁首先在该处产生初始裂纹。其次是各圆角处,应变在整个梁长度圆角上均有较多分布。因此,在结构设计时,应当首先考虑在不显著削弱弯梁支撑刚度的前提下,减少弯梁拉伸高度,这对减小弯梁两端面应变幅值具有较大的改进作用。其次,应当尽量增大弯梁圆角值,圆角越小,板料受到的摩擦力越大,材料滑动特性越差,增大弯梁圆角,能够使板料在拉伸过程中具有较好的滑动特性,这对于改善材料受力均匀性具有较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彩色不锈钢     
《船艇》1988,(12)
彩色不锈钢是一种新型的装璜材料,产品性能已接近国外同类产品水平,某些指标已超过国外现有水平。可用于现代建筑、高级宾馆和商店的室内外装饰,还可用于机械设备、高档商品及牌匾、贴面装修等。一、着色材料本技术适用于oCr18Mig及一Cr18NITi不锈钢,表  相似文献   

10.
以远洋船上不锈钢材料为研究对象,介绍了不锈钢的分类,指出了不锈钢材料在实船上的使用效果,详细分析了不锈钢材料生锈的原因主要在于原材料、施工现场和管理以及高温焊接等方面,建议奥氏体不锈钢材料在远洋船上慎用。  相似文献   

11.
李武  于达 《水运工程》2023,(5):118-121
针对码头工程中钢筋连接采用焊接、机械连接功效慢的问题,本文研究灌浆直螺纹套筒钢筋连接技术,通过室内拉伸试验,对比不同套筒长度的钢筋锚固系统破坏强度。结果表明:套筒长度与钢筋直径之比大于等于8且锚固系统破坏时,钢筋应力可达360 MPa以上;套筒可根据钢筋的设计拉力和灌浆材料的剪切强度确定。通过工程检验,采用直螺纹套筒灌浆技术可满足码头工程使用要求,提高钢筋连接效率,降低施工期环境污染,该技术可为绿色建造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2.
对普通船用低碳钢拉伸实验进行数值校准计算,确定用于数值仿真计算中的材料最大失效应变参数。通过改变有限元网格大小,确定不同网格密度对应的材料失效应变与工程断裂应变的关系,绘制了数值计算中材料失效应变的修正系数α曲线。  相似文献   

13.
王芳  崔维成 《船舶力学》2006,10(6):76-93
对穿透裂纹薄板拉伸强度的影响参数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具有穿透裂纹的薄板的拉伸强度受到板的材料屈服强度、泊松比,裂纹长度、开裂角度、开裂位置,板的长宽比、厚度,边界加载条件以及有限元分析网格精度的影响.文中给出了这些因素的影响曲线以及考虑影响参数的穿透裂纹薄板拉伸强度经验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4.
为验证应变强化技术的S30408奥氏体不锈钢多次返修后的焊接稳定性,文章采用氩弧焊对焊接试板进行多次返修,通过预拉伸后的拉伸试验、弯曲试验、-196℃低温冲击试验和微观金相等试验。结果表明,S30408焊接接头经过多次返修后,其接头力学性能仍能符合制造标准,但多次返修后焊缝区以及热影响区的低温冲击性能有所下降,尤其是第4次返修后焊缝区的冲击值下降较为明显,因此用于低温产品时不建议进行多次返修。  相似文献   

15.
大尺寸霍普金森拉杆装置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程材料(如混凝土)动态拉伸与动态压缩力学性能存在很大差别,其动态拉伸因为实验装置的限制没能进行.论文回顾了霍普金森拉杆的发展历程,介绍了直接杆一杆型霍普金森拉杆实验装置和实验原理.在脉冲长度调整、低应变率大应变加载和可变直径三个方面给出了解决方法;同时也存在波的横向弥散、试件连接和试件应力平衡等问题需要解决.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含裂纹加筋板的极限拉伸强度,本文建立一系列不同长细比、不同裂纹长度、不同裂纹位置的含裂纹加筋板有限元模型,并基于J积分理论对其在单轴拉伸载荷下的极限强度进行了计算。结果发现含裂纹加筋板极限拉伸强度随加筋板长细比的增大略有减小,但减小的程度并不明显;含裂纹加筋板极限拉伸强度随裂纹长度的增大而减小,且减小的幅度逐渐增大;加强筋上的裂纹对含裂纹加筋板极限强度的影响小于底板上的裂纹,而裂纹同时出现在底板和加强筋上时对含裂纹加筋板极限拉伸强度的影响最大。表明含贯穿型裂纹的加筋板在单轴拉伸载荷下的剩余强度对加筋板长细比不敏感,而对裂纹长度较为敏感。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含裂纹加筋板的极限拉伸强度,本文建立一系列不同长细比、不同裂纹长度、不同裂纹位置的含裂纹加筋板有限元模型,并基于J积分理论对其在单轴拉伸载荷下的极限强度进行了计算。结果发现含裂纹加筋板极限拉伸强度随加筋板长细比的增大略有减小,但减小的程度并不明显;含裂纹加筋板极限拉伸强度随裂纹长度的增大而减小,且减小的幅度逐渐增大;加强筋上的裂纹对含裂纹加筋板极限强度的影响小于底板上的裂纹,而裂纹同时出现在底板和加强筋上时对含裂纹加筋板极限拉伸强度的影响最大。表明含贯穿型裂纹的加筋板在单轴拉伸载荷下的剩余强度对加筋板长细比不敏感,而对裂纹长度较为敏感。  相似文献   

18.
《中国修船》2017,(6):4-7
球鼻艏通常作为船舶声呐导流罩,其耐撞性分析极为重要,文章基于非线性有限元显式动态分析方法研究了钛合金球鼻艏碰撞损伤变形、碰撞力和碰撞吸能机理,并与普通不锈钢球鼻艏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工况下钛合金球鼻艏的平均碰撞力比不锈钢减少了64.3%,吸能时间比不锈钢减少了75.7%,说明相对于普通不锈钢,钛合金表现出良好的耐撞性。  相似文献   

19.
海洋环境的复杂性以及兵器攻击中强非线性载荷的作用,使得采用常规材料制造的舰船结构难以满足安全性、隐身性、轻量化和舒适性等综合设计指标要求,而超材料凭借其性能的人工可设计性和性能超颖性,成为解决上述工程需求的有效途径之一。总结近10年来超材料在船舶工程中的理论及应用研究现状,围绕船舶抗爆抗冲击、轻量化、承载和减振降噪等几个方面,重点梳理力学超材料和声学超材料的设计方法与应用研究进展。指出船用超材料的大尺度、高效、低成本制造技术是未来船用超材料应用中亟待突破的方向与瓶颈,船用超材料的高承载性、宽频段带隙设计和低频段带隙设计已成为具有潜力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20.
管状带式输送机是在普通槽形带式输送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机型。它的输送带仍然为平面胶带,但在它的有载分支区段适当地布置托辊,使原先在装料点呈槽形的输送带向上卷成圆管,输送带两侧边缘彼此搭接,搭接长度约为圆管直径的1/3,物料裹在管中输送,直到接近卸料点,输送带再展开,并可展平绕入端部滚筒。从滚筒到变为管形的这段距离约为圆管直径的25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