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基于PDM的舰船三维设计并行协同设计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基于PDM的舰船三维设计并行协同设计系统,阐述系统的主要功能、系统结构以及实施该系统的意义和目标。该系统改变了传统的设计流程,使许多传统的分阶段设计工作能够平行地进行,提高了舰船设计质量,缩短了舰船设计的时间。  相似文献   

2.
PDM在舰船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产品数据管理技术(PDM)的主要功能及目前在PDM开发中广泛使用的商用软件Windchill系统的特点:针对舰船产品研制的特点及现状,介绍了舰船设计PDM的需求、体系结构,开发流程及PDM技术在舰船产品设计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3.
舰船电压畸变、电压不稳等电能质量问题已经成为确保舰船安全行驶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通过分析影响舰船电网电能质量的主要问题,结合DSP的性能指标,设计了基于DSP的舰船电网电能质量监测系统,利用DSP强大的计算能力对电能质量参数波形失真进行在线监测,为舰船电网电能质量评测和改进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最后根据检测装置的结构和设计的软件流程进行系统可能产生的误差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针对目前大型舰船修理技术文件普遍存在的问题,参考国外相关经验,提出大型舰船修理技术文件编制质量控制方法,从管理和技术两个方面对文件质量进行控制把关,并且通过控制该修理技术文件的编制过程以有效促进大型舰船装备同步形成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5.
吴亚雷 《船舶》2010,21(1):57-59
随着数字化造船技术的发展,在舰船装备研制过程中,对定量风险分析的需求越来越强烈。针对我国舰船装备系统复杂、研制周期长的特点,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全寿命周期数据管理(PLM/PDM)系统的风险管理和决策支持系统。并结合概率风险分析方法与定性风险分析方法在船舶系统应用的特点,在风险数据收集、风险模型和风险知识库建立及完善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6.
黎汉军  王乐  陈捷捷  陈万青  唐亮 《船舶工程》2017,39(S1):286-289
通过进行质量管理总体方案设计、技术攻关方法和流程设计、文件质量保证方法设计、修理过程质量管控流程设计、修后质量验证方法设计等,成功构建了基于预防为主的舰船修理质量体系,取得了广义质量观应有的高质量低成本高效益成效,实现了广义质量观所要求的“质量是设计出来的”。  相似文献   

7.
在数字化造船背景下,为了将知识管理技术有效地应用于舰船动力装置设计领域.本文在分析当前应用现状的基础上.研究了舰船动力装置设计知识的获取途径.组织方法,存储方式以及知识重用流程构建等知识管理过程的相关内容.以此为基础设计了一种基于PDM系统,以智能搜索引擎.知识地图、产品结构树为主要应用手段的知识管理技术方案.最后在.net平台上进行实现,并结合设计过程实例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8.
针对传统舰船运行轨迹异常点识别方法存在运行轨迹检测性能较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舰船运行轨迹异常点识别方法,获取舰船自动识别系统中的舰船运行轨迹数据,在舰船自动识别系统中,舰船运行轨迹数据的存放形式是日志文件,因此对系统中的日志文件进行挖掘,基于物联网技术对挖掘数据实施预处理,通过StopT-CB算法划分舰船运行轨迹以剔除停留点,便于进行异常点的识别,通过网格划分实现舰船运行轨迹的异常点识别。为了证明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舰船运行轨迹异常点识别方法的运行轨迹检测性能更好,将传统舰船运行轨迹异常点识别方法与该方法进行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证明该方法的运行轨迹检测性能优于传统方法。  相似文献   

9.
虚拟维修技术对于舰船、航行器等复杂装备的维修性设计与分析具有重要意义。详细分析舰船维修性设计对于虚拟维修仿真的应用需求,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面向舰船维修仿真应用系统的架构,设计该系统的组成及各模块功能。该应用系统架构包括数据层、功能层、接口层及用户界面层4个层次:在数据层,可实现数据的数据库存储和本地存储;在功能层,设计了多个仿真数据管理功能、运动捕获数据处理功能以及可视性、可达性和舒适性等多个高级分析功能;在接口层,提供了与Teamcenter(TC)平台的数据集成功能,可实现从TC下载舰船JT模型至仿真系统中,以及将仿真结果和场景文件等上传至TC;在用户界面层,设计了人性化的系统操作界面,可实现客户与系统之间的友好交互和操作。最后,结合Jack仿真软件,实现舰船虚拟维修仿真应用系统的原型,该原型系统为开展舰船虚拟维修仿真数据的管理与应用以及运动捕获技术在虚拟维修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舰船运动数学模型没有考虑到海上复杂情况对舰船运动的影响,导致舰船航行过程中容易发生碰撞现象,为此设计一种基于数理统计法的舰船运动数学模型。建立舰船运动坐标系,利用固定坐标系与运动坐标系描述舰船位置情况,采用数理统计法整理舰船航行数据,在模型中计算风、浪、流的干扰,以真实模拟舰船运动情况,并建立舰船智能避碰决策机制,以此完成舰船运动数学模型的构建。通过实验证明,此次设计的基于数理统计法的舰船运动数学模型比传统舰船运动数学模型发生碰撞次数少,证明了此次设计的舰船运动数学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针对舰船航行数据在可视化分析中受到海上环境的影响,导致舰船航行数据可视化分析内容减少、时间变长,因此,提出基于VR技术的舰船航行数据可视化分析系统。在系统的硬件设计方面,通过舰船航行数据查询模块设计和数据可视化模块设计,完成了系统的硬件设计,通过分析舰船航行的仿真要素,对舰船航行过程中的地形进行网格处理,采用VR技术全方位分析了舰船航行的视景,建立了四叉树顶点之间的约束关系,完成系统的软件设计,实现舰船航行数据的可视化分析。测试结果表明,基于VR技术的舰船航行数据可视化分析系统不仅可以增加可视化分析内容,还可以缩短分析时间。  相似文献   

12.
舰船装备维修性数据管理系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佳  邢涛  徐永新 《中国修船》2009,22(4):44-46,50
文章针对舰船装备维修性数据浩繁复杂,种类繁多的特点,利用现代计算机信息技术,按照装备全系统全寿命管理的要求,结合海军在实际维修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和技术,以数据库为核心,建立了舰船装备维修性数据管理系统。该系统的应用能够进一步加强舰船装备维修性数据管理能力建设,更好地开展维修性研究工作,为新一代舰船装备维修性设计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为搞好舰船装备维修性管理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措施。  相似文献   

13.
在总纵强度虚拟测试系统的基础上,设计舰船甲板及平台局部结构静强度测试软件。利用XML文档与测试软件的数据库接口,将舰船测试模型数据准确导入系统,通过"载荷计算"、"甲板板强度计算"和"骨材强度计算"等流程实现基于国家军用标准的甲板局部静强度测试与验证。软件测试结果与人工校核的实船计算结果对比一致,达到了人机交互的数字化测试效果,与人工校核相比大大缩短了计算时间。  相似文献   

14.
在传统的图纸归档方式中,专业设计人员将PDM中已完成审签的图纸办理蜡底图打印,然后在蜡底图上手写签名,最后再办理归档.这些繁琐的流程极大地影响了专业人员办理图纸归档的工作效率,同时也增加了档案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基于PDM开发电子底图管理系统,能够实现图纸的电子签署,随后专业设计人员可以直接办理电子归档,既为专业设计人员省去了纸质归档的繁琐流程,同时也大幅减轻了档案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  相似文献   

15.
舰船通信系统大数据在物联网环境下不断增长,采用传统挖掘方法没有剔除冗余数据,导致挖掘效率较低。针对该问题,提出了物联网环境下舰船通信系统大数据自动挖掘方法。根据舰船通信系统结构,按照系统覆盖作业方式展示不同结果,通过数据清理、数据集成、数据归约和数据变换进行数据预处理。依据动态数据跟踪流程,分析数据采集模型,获取用户界面显示结果。根据用户自定义需求,剔除无关数据,由此设计发数据自动挖掘流程。计算上下行干扰功率,避免系统受到外界干扰。由实验结果可知,该方法挖掘精准度最高可达到97%,其舰船通信系统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服务。  相似文献   

16.
为舰船平台特征评估方法提供一种合理化计算模型,以层次分析方法(AHP)为理论依据构建评估指标体系,对多方案、多目标的复杂系统做出定量分析:利用模糊数学理论模型主观上分析采集评估指标数据;采用层次比对法计算各指标值权重;再通过加权求和层次递阶计算评估总值,最终得出舰船性能的综合评估结论。在对某型舰船3种设计方案选择的实际应用中,有效计算出方案3的平台特征最优,证明该方法适用于多方案、多目标、多层次复杂系统的具体分析和计算,在舰船设计和改进方案选择中具有使用合理性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舰船复杂轴系扭振计算的通用模型及系统矩阵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计晨  曾凡明 《船海工程》2006,35(4):55-57
建立舰船复杂轴系扭转振动计算的通用模型,采用系统矩阵法对舰船复杂轴系进行扭振计算,并在Matlab中编制相应的计算程序,实例计算结果证明这种建模和计算方法在解决舰船复杂轴系扭振计算方面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大型舰船物资转运属于复杂的物流过程,针对转运时间与路线、通道要素、转运设备参数互为优化约束条件的特点,建立一种基于运筹学的复杂转运路线瓶颈早期解析计算方法,在按一定原则将复杂转运路线分段后,计算分析转运路线中各分段的流量及转运时间,确定转运路线中的瓶颈环节,并对瓶颈所在分段的通道及设备进行调整,同时依据流量均衡原理对全路线各分段进行优化。该方法能够在大型舰船设计初期,针对同时在多条复杂路线进行的物资转运的情况,经过相对简单的计算和列表分析后,判断出转运瓶颈,同时还可对物资转运系统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转运路线、通道要素、设备性能指标等的合理性进行有效分析和调整,形成较为优化的物资转运方案,减少以往进行仿真计算的时间和工作量,避免在设计后期因转运设计不合理带来总布置和设备的较大修改。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了海工FPSO项目管系生产设计过程中的数据在AM系统和PDM系统中的应用情况.并结合我司管系加工、制作、安装的实际情况,阐述了海工产品管系生产设计流程、数据处理和工程开发.  相似文献   

20.
为了实现舰船设计流程的自动化、管理灵活性和动态性,适应舰船设计可扩展性和对舰船设计的有效管理,在国际工作流管理联盟(WfMC)工作流参考模型的基础上,提出基于工作流管理的舰船设计流程,详细分析体系结构中的构成组件和相关功能,并给出基于该体系结构的舰船设计管理流程的部分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