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总结西南不良地质高发区多条高速公路勘察设计经验,制定不良地质高发区地质选线方法,提出地质选线原则。以功待高速公路为例运用不良地质高发区地质选线方法、原则对该项目展开地质选线研究工作,最终确定"安全、经济、环保、舒适、和谐"的路线方案,促进项目提前顺利建成通车。为今后不良地质高发区高速公路建设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通过野外实地调查发现,环湖公路路线内发育有次生不良地质现象,如滑坡、危岩、崩塌等。在基本查明不良地质现象的危害对象的基础上,初步探讨了地质环境与不良地质现象间的关系。为工程安全运行、工程良好维护及地质环境保护提供了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3.
简要介绍地质雷达探测原理和在大茅隧道中使用的仪器及超前探测预报方法。在施工过程中自始至终应用地质雷达进行超前地质预报。通过探测,首先对隧道掌子面前方数十米内的地质情况作出准确、全面、系统的判断,从而确定不良地质体的空间位置。再综合考虑地质因素、地压因素和主动支护因素,提出措施建议,及时指导施工,使得对隧道前方做到情况明、决心大、方法对。实践证明。地质雷达应用于隧道超前地质预报,解决一些工程地质问题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高军  詹跃跃  刘凯  李波 《隧道建设》2018,38(Z2):16-24
为解决郑万高铁不良地质和特殊岩土工程地质三维模型的不充分性、地下地质现象的不可见性和地质过程的复杂性等问题,对地形测量、地质数据、测绘数据、地勘数据分析修正,建立地表地质界线、水系、交通网、覆盖层、透镜体小地质单元、岩溶系统的三维模型,通过地质与数学插值结合曲面三维模型模拟进行分析,对TIN、Grid、趋势面拟合和NURBS曲面插值和修正分析,得出描述地质不良体的几何信息、拓扑信息和属性信息。这些方法对于三维建模与修正分析过程中解析各种复杂地质体的空间信息(几何信息与拓扑关系)和各地质单元的特性信息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符合复杂地质体表达与分析的需要,可为三维建模在工程地质边界表示与数据选取方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地质雷达在隧道施工短期超前地质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郑文宁 《公路》2005,(4):191-193
在简述地质雷达基本工作原理和方法的基础上,以地质雷达在正坑隧道施工中的应用为例,通过对地质雷达的测线布置、探测,对探测数据和地质雷达扫描图像的研究、分析,以及同隧道掌子面实际开挖地质情况的对照。说明地质雷达是隧道施工短期超前地质预报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其实用性强,对隧道施工具有较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隧道掘进过程中围岩地质条件复杂多变,单一的地质预报方法存在多解性,准确率较低。基于分析不同超前地质预报方法的适用范围,建立地质分析与物探长距离预报和短距离预报相结合的综合预报解译方法,并以某高速公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为例,采用地质分析法、地震波反射法、电磁波反射法、瞬变电磁法进行了综合超前地质预报及工程应用。结果表明:综合超前地质预报能较准确查明掌子面前方不良地质体的分布范围及性质,可有效降低施工风险,为地质灾害处理和围岩设计变更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对特长隧道穿越的地质突变、岩爆、地下水资源等地质敏感地带,以“多尺度预报、综合判析”为指导原则,根据地质条件、技术条件、施工状况,合理地选采用地质预报方法,采用物探与地质相结合,合理地采取多参数或多种仪器类型组合的多方法结合,长短结合的多尺度(长、短、面、超前)探测,结合洞内外探测成果,进行综合判析地质工程特性,加强对隧道敏感地带地质预报的判读和分析,合理确定设计参数和施工方案;总结了地质判析原则和不同地质预报目标的要素,可作为长大隧道动态控制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刘品 《公路》2022,67(3):26-31
由于西部地区地形、地貌、地质的复杂、多变性,导致山区高速公路勘察、设计难度大,需要考虑的因素多,技术要求高,设计单位都意识到地质选线在山区公路建设中的重要性。目前研究山区地质选线的学者较多,但对于构造地质选线的研究较少。设计中由于对构造地质的认识不足及不全面,引发的设计变更不在少数,凸显研究构造地质选线的必要性。结合罗望高速、金仁桐高速、昆楚高速、惠罗高速,归纳总结了构造地质选线的工作核心点,创新性提出影响山区高速公路建设的地质构造类型及构造地质选线原则。  相似文献   

9.
李涛  仇文革  刘毅 《隧道建设》2019,39(1):68-74
针对现阶段隧道超前地质预报系统管理粗放、数据利用率低等问题,结合数据驱动原理重塑业务逻辑,研发新的隧道地质信息系统TGIS。通过高度集成隧道勘察设计阶段地质、施工阶段超前预报地质及掌子面开挖揭示地质,实现基于数据驱动的预报方法优选、临近预报提醒、分级实时预警与有效处置、掌子面自动素描、预报成果辅助判识等功能,达到隧道地质信息精细化管理的目的。经现场使用表明: 基于数据驱动的隧道地质信息精细化管理系统界面友好、运行稳定、效果良好,各项功能达到设计要求,相对于传统超前地质预报系统具有明显的优势,可普遍服务于隧道建设。  相似文献   

10.
对风积沙地质表层、浅埋、软弱围岩的沙漠隧道施工技术进行了探究,分析了在特殊地质条件下隧道施工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提出了特殊地质条件隧道施工所采取的超前地质预报方案、三台阶七步开挖法、软弱围岩爆破技术等施工方法,对类似地质的隧道施工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1.
公路隧道施工超前地质预报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作。超前地质预报主要指地质分析法、地球物理法、钻探法(或超前导坑)及诸多方法的综合使用,预报内容包括不良地质和围岩级别。通常,隧道施工超前地质预报主要采用3部曲预报方法,即将物探手段与地质分析相结合进行预报,将钻探作为验证或控制风险的重要手段。在预报过程中,地质分析是基础。  相似文献   

12.
山区高速公路,因地形地貌复杂,地质条件多变,施工过程中地质设计代表工作很重要.笔者通过在地质设计代表工作中的体会,分析了现阶段山区高速公路地质工作的现状,对地质设计代表的工作目标、职责、方式、要求等方面进行了思考,希望通过相互交流,以提高勘察设计质量和后续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3.
罗洋 《交通科技》2013,(5):91-93
基于地质雷达的工作原理,结合贵州省部分高速公路建设中对溶蚀空腔采用地质雷达探测的实例,介绍应用地质雷达的信号特征来识别溶蚀带、溶蚀空腔的方法。相对其他勘探方法,地质雷达具有高精度、经济快速、非破坏性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概述内昆铁路沿线的地层、地质构造、不良地质和特殊岩土等地质特征,并介绍了针对不同地质条件所采取的工程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5.
田洪义 《隧道建设》2010,(Z1):442-445
被评为高风险隧道的龙厦铁路象山隧道地质复杂,尤其是1,2#斜井间溶洞区域,地质情况极其复杂,地下水很发育,安全风险高,施工压力大。象山隧道采取多种探测手段综合地质预报,而其中地质雷达在短距离溶洞探测方面相对准确。就地质雷达探测的方法特点、优势进行阐述,并对地质雷达在1#斜井左线溶洞段的应用进行分析、总结及与开挖情况对比,说明地质雷达预报整体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隧道施工地质预报标准化遇到的困难与问题,并以编制<公路隧道施工地质预报技术规程>为例,介绍了标准化的原则、方法途径、内容、具体编制过程等,体现了以隧道施工地质预报标准化促进施工地质预报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干昆蓉  蒋肃 《隧道建设》2007,27(1):17-21
通过对隧道施工地质问题的回顾与地质预报工作现状调查,对主要的几种隧道施工超前地质预报手段及特点进行了归纳,对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地质预报工作是信息化施工的延伸,探测技术可尝试对开挖面前方地质体工程特性进行监测与控制;预报应考虑施工过程在地质体上的作用等观点;提倡制定地质预报规程,统一作业水平,建立地质预报评价体系,进行多手段、多方法的协同预报思路。  相似文献   

18.
在阐述华蓥山地区的地质环境特征,对特长隧道通过岩溶、采空区、煤矿等复杂地质条件存在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进行评价的基础上,总结了复杂地质条件下特长隧道工可阶段路线选择的原则,地质因素是确定路线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9.
田志忠  温学钧 《公路》1996,(9):24-27
遥感技术可以真实、客观地记录地质体的多种特征和地貌。通过对遥感图象的解译,可查明地质体的类别和分布、地质构造特征、不良工程地质条件等。遥感技术应用于太旧高速公路,为工程顺利实施,提供了地质方面的准备。  相似文献   

20.
公路隧道施工过程中应用综合超前地质预报方法,可更加多样化地获取信息,取得更准确的预报结果.介绍地质分析法、地球物理勘探法、钻探法在大瑶山公路隧道复杂地质施工中的综合应用效果,为安全施工提供更准确的地质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