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 毫秒
1.
玻璃钢结构特点及其在造船上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玻璃钢与应用历史很久的木材或金属材料相比是一种较为新型的结构材料。在三、四十年前,世界上有了第一艘玻璃钢交通艇。进入六十年代后,玻璃钢在造船上的应用有了比较快的发展,玻璃钢原材料的消耗量几倍或十几倍地增长。仅在日本,一九七三年造船的玻璃钢用量,就超过了二万四千多吨,为一九六八年用量的十二倍。一九五八年我国开始制造玻璃钢船。到一九七七年,各地船厂和玻璃钢制品专业厂共生产了约二千几百艘玻璃钢艇,其中包括快艇、巡逻艇、交通艇、工作艇、救生艇、赛艇、拖轮等,还  相似文献   

2.
我国游艇工业发展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简要发展历程我国游艇工业起步于上世纪50年代,中间经历了几十年缓慢的发展过程,直到本世纪初才出现游艇工业蓬勃发展的局面。这里以休闲(或称家用型)游艇的开发、建造为基准,将我国游艇工业发展历程分为以下三个阶段。1.萌芽阶段(上世纪50年代-70年代)上世纪50年代,我国从英国引进了玻璃纤维材料生产技术,1958年首条聚酯玻璃钢艇由上海耀华玻璃厂试制成功。60年代至70年代前半期游艇工业发展缓慢,生产的游艇主要是供公园、人工湖及海边用的玻璃钢划桨艇、机动小艇和机动游览艇,以及公安用的警用艇和救生艇。70年代末为适应旅游业发展的…  相似文献   

3.
<正>为确保船舶建造质量,从21世纪开始,玻璃钢船艇也逐渐开始实行监理制度。尽管以往有关方面也对船艇建造质量进行监督(例如军用艇由部队军代表监督,为大船配套的救生艇由区域船舶检验部门监督,一般玻璃钢船艇由地方船舶检验部门监督),但这种监督不可能全过程进行,有的只对重要施工流程重点视察,  相似文献   

4.
<正>自20世纪40年代开发玻璃钢船艇以来,由于玻璃钢的性能特别适于造船,因而在研发了军用艇、工作艇、交通艇、救生艇和游览船后,也研发了量大面广的渔船。渔业发达国家纷纷建造和推广玻璃钢渔船。如美国自1966年起大力推广玻璃钢渔船,到80年代末期就基本实现渔船玻璃钢化;日本从1968年开始推广玻璃钢渔船,到1980年,玻璃钢渔船拥有量就达渔船总量的一半,如今已达90%;韩国及我国台湾地区经过15年的努力,也淘汰了木  相似文献   

5.
新网员介绍     
《船艇》2000,(1)
海门市江海玻璃钢船舶有限公司 该公司由原江苏海门玻璃钢船厂主要技术骨干组建而成,是专业从事玻璃钢船舶生产厂家。该公司从制作小型的手划、脚踏、电动、蘑菇型游览艇开始,发展到现在能够制造大型的高速喷水艇,沿海型工作艇、气垫式高速客轮、各种规格的救生艇。品种齐全,款式新颖,结构合理。  相似文献   

6.
防火救生艇     
油船或海上石油钻井平台发生火灾时,往往因泄油而在海面上形成很宽的一片火海,给逃生和救护都带来很大困难。挪威海难救助打捞局为此研制了一种特殊的防火救生艇。该艇艇壳用玻璃钢制成,表面喷涂了一层陶瓷耐火涂料,另有喷水冷却系统保护艇壳。在温度高  相似文献   

7.
专家答疑     
问:我公司某轮在某港PSC检查时,检查官员指出该轮左右舷的救生艇在横倾20°时,救生艇放至艇甲板时距艇甲板船舷约1.5m,人员不能安全顺利登艇,不满足SOLAS公约第Ⅲ章第11条救生艇筏的集合与登乘布置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通过验证艇及出厂产品的两侧玻璃钢救生艇修补方案,介绍了制订工艺方案的内容和要点以及为确保质量而需估的有关试验内容和手续,可供制订修补工艺方案时参考。  相似文献   

9.
救生艇在自由抛落过程中将与水面发生砰击现象,伴随自由面的破碎、飞溅等强非线性特征,采用拉格朗日系统光滑粒子法(SPH)对该剧烈流动现象进行数值研究.首先对二维楔形体的自由落水过程进行模拟,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了文中SPH计算程序在艇体入水问题上具有较好的可靠性.随后,考察了楔形艇体截面的舭部夹角对入水过程中自由面的演化过程及结构运动产生的影响.最后,将SPH方法拓展至三维救生艇的入水过程模拟研究中,分析了艇体入水后的自由面变化及艇体运动的三维特征.数值结果表明,SPH方法能够成功应用于具有复杂自由面变化的救生艇入水砰击问题研究.  相似文献   

10.
挪威一家公司已研制成一种救生艇从钻井平台和采油平台吊放的专用吊艇柱,这种吊艇装置在放落高度很大遇到强烈的横风时不致使救生艇与平台的立柱发生碰撞。吊艇装置系一台带绞链式吊臂的吊车(见图),被吊放的救生艇用两根吊索悬挂在吊臂上。当要放落救生艇时,第一节吊臂就下放到水平位置,随后第二节吊臂便可伸展至最大的跨度,并与钻井平台保持垂直。最后,救生艇被下放到海面,并借助艇上的动力驶离平台。  相似文献   

11.
1.前言当潜艇万一不能从海底上浮时,深海救生艇用以营救艇内人员,它与潜艇的舱口对接,使艇员转移并返回海面.深海救生艇与一般调查用潜艇比较,它以救生为主要目的并具有多功能,故要求其性能更好、可靠性更高和重量更轻。深海救生艇从1982年开始建造,1986年交给防卫厅使用。下面叙述深海救生艇用电气设备的  相似文献   

12.
基于公约要求的救生艇降放装置的各项性能要求,重点介绍了吊艇架以及起艇绞车和救生艇之间参数的相互关系,对救生艇降放装置的设计、生产、验收及使用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自由抛落式救生艇入水过程开始时,艇体与水面接触瞬间将产生巨大的冲击力脉冲,这一脉冲力有可能造成救生艇内部结构失效.在救生艇入水过程中,存在固、液、气三相的耦合,其过程较为复杂.文中以某救生艇为研究对象,主机配置为380 J,应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其入水冲击过程进行数值仿真,分析自由抛落后冲击载荷对艇体的冲击响应.最终得出:最大变形发生在入水时间t=0.35 s,即救生艇开始向水面浮升的时,最大变形量为34.3 mm;最大应力发生在t=0.035s,为95 MPa,应力变化在材料承受范围内,艇身不会被破坏.  相似文献   

14.
航务信息     
本期要闻 上海海事局成立 据悉,上海海事局日前宣告成立,标志着上海地区将全面实行“一水一监,一港一监”的集中统一管理。新组建的上海海事局,在上海沿海海域和港口行使国家与地方法规赋予的水上安全和环境保护的执法权,统一管理上海市沿海、沿长江水域和上海港区所有水域内水上安全、防止船舶污染、航标管理工作,负责规定区域内的船舶和海上设施检验、港口航道测绘等管理工作。 中远北洋船艇公司在青岛成立 据悉,青岛北洋船艇制造有限公司日前成立,该公司由青远公司和中远国贸公司共同投资,专门从事开发、设计、制造玻璃钢全封闭救生艇、游艇、娱乐艇,以及其他船用设备。玻璃钢全封闭式救生艇年设计生产能力达200艘。  相似文献   

15.
探讨船舶救生艇设备的日常维修与管理工作。重点介绍了全封闭式救生艇玻璃纤维艇的维修、维护工作。  相似文献   

16.
据民主德国《海运经济》杂志报道: 波兰Ustka船厂最近制造了一种中型救生艇。这种艇采用玻璃钢材料,艇长10米,乘员38-90名,有全封闭顶盖,舷侧有两个移动式舱口供人员从海上或陆上出入,另外在  相似文献   

17.
根据海上人命安全公约规定,国际航海船舶,必须具备救生艇,并规定,化学液体运输船及气体运输船,要求备有带自藏空气维持装置的救生艇或喷水装置的耐火救生艇。为此,日本信贵船厂自1933年以来,一直从事救生艇制造工作,先后从木制、钢制,发展到用玻璃钢制造救生艇。 1974年,在日本东京湾发生了一起重大油轮火灾事故,以后该厂便开始着手研制耐火救生艇。历经五年,于1979年10月,首次在日本邮船“丹波丸’上使用玻璃钢耐火救  相似文献   

18.
1.救生艇艇机 艇机不能起动; 起动需要的时间过长; 不能连续起动; 救生艇排烟管漏烟(指封闭式救生艇)。  相似文献   

19.
船艇信息     
我国玻璃钢救生艇生产量稳居世界第一2009年我国玻璃钢救生艇的生产量约5000余艘,除满足国内造船配套的庞大需求外,还批量出口国际市场。其中江苏省江阴市是最大的生产基地,产量占全国的50%~60%,占全球市场的30%,同时出口量为全国的80%左右。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讨论救生艇的喷水试验,油火灾试验以及救生艇内热流物的计算问题。主要结论如下: 1)测试了水的光谱吸收系数和喷水的吸收率,以了解起火时喷水对救生艇外表面的效果。这些参数也适用于登船甲板上水冷却装置的设计和确定艇体外表面上的水流速度,以防大火包围的油舱发生爆炸。2)在水池中对现行救生艇进行了四种火灾试验。所测得的艇内表面温度与艇内空气温度同根据救生艇热流模拟模型计算的温度值极为吻合。3)提出了无需对现行救生艇进行耐火试验即可估算救生艇耐火能力的另一种代替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