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6 毫秒
1.
在坡道、阻力较大的平路以及在换挡过程中踩制动(改变驾驶意图)等工况时,AMT的输出轴转速较平路变化快,再沿用正常工况的目标转速会导致换挡时间过长,动力长时间中断,而由于目标转速随着输出轴转速的变化而变化,被控对象输入轴响应到目标转速需要一定时间,导致无法满足挂挡的扭矩差和速差条件,无法进入到挂挡状态,从而导致换挡失败,尤其是在坡道上,有严重的安全隐患。本文就当前控制策略进行了优化,大大提高了坡道和改变驾驶意图下的换挡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刘勇 《驾驶园》2012,(10):50-57
主持人:据了解,与手动挡变速箱相比,AMT操作更便捷,动力更强,可有效省油且安全性更佳。与自动挡变速箱相比,AMT动力表现也更为强劲,更省油,成本低,维修费用也相对低。然而,它也有其缺点,在换挡速度上劣于AT,平顺性一般,不利于起步和换挡品质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驾驶舒适性。还有,中国的某些商用车为了节约离合器的使用,  相似文献   

3.
商用车AMT变速箱的问世,让卡车司机坚信:基于离合器的传动系统是最高效的自动换挡设计。作为引领行业的一项顶级革新技术,多年来,商用车AMT在助力车辆提升燃油经济性、车辆性能、安全性和驾驶舒适性上发挥了巨大作用。截至2022年底,配备AMT变速箱的卡车全球销量已超百万。  相似文献   

4.
AMT车辆变速系统及控制过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AMT的工作原理、系统组成及AMT车辆发动机的电控调节方式。针对评价换挡品质的3项指标、影响换挡品质的因素及存在的问题,分析了AMT车辆换挡过程中对发动机、离合器、变速器的综合控制及对换挡品质的影响,为进一步提高AMT换挡品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简述当前开展面向安全预警的机动车驾驶意图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得出从驾驶员行为及驾驶动作序列角度开展驾驶意图研究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同时介绍了 2种基于概率与数理统计的机动车驾驶意图建模方法.结合驾驶员在直线封闭路段实施驾驶行为特征,阐述使用隐马尔科夫模型(HMM)理论建立驾驶意图模型的步骤以及模型参数学习和系统在线优化算法等内容.对驾驶意图模型网络结构、动态性能方面相关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6.
疲劳驾驶判别是危险驾驶行为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基于驾驶行为的疲劳驾驶判别更加直接.文中选取疲劳状态下的驾驶行为指标作为研究对象,结合不同道路线形分析疲劳对于驾驶行为的影响,获得能在相应的道路条件下显著反映疲劳驾驶的驾驶行为指标.使用ROC曲线方法分别确定不同道路线形下各个驾驶行为指标判别疲劳驾驶的阈值.根据各个驾驶行为指标及阈值,建立疲劳驾驶综合判别模型,并通过对比分析说明基于驾驶行为指标进行疲劳驾驶判别考虑不同道路线形的必要性.研究结果表明,疲劳状态对驾驶行为的影响在不同道路线形上表现不同,基于ROC曲线的疲劳驾驶判别方法可应用于基于驾驶行为的疲劳检测,不同道路线形下平均识别率达75%,平均误判率为16.5%.  相似文献   

7.
双面离合器和双重离合器的机械式自动变速器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使驾驶员有与驾驶自动变速器车辆同样的感觉.手动变速器正在向机械式自动变速器(AMT)演变。目前,有两种与传统中间轴式手动变速器结构截然不同的先进的机械式自动变速器.分别是双面离合器(DSCT)和双重离合器(DCT)的形式。比较了这两种机械式自动变速器,并分析了其主要优缺点。  相似文献   

8.
AMT自动换挡变速器在大客车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AMT自动换挡变速器的技术特点及在大客车上的应用,指出了AMT自动换挡变速器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基于Motorola公司的MC9S12XDP512芯片,设计了混合动力轿车用AMT电控系统硬件,在CodeWarrior环境下编写了底层驱动程序,结合已开发的换档控制策略,对所开发的AMT自动变速控制系统进行了实车道路试验,验证了软硬件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任之  陈杰 《汽车与配件》2010,(17):24-27
<正>AMT(手自一体变速器)——一个曾经陌生的名字,如今对于车队来说已是"时尚"的代名词,车队要尽可能的节约成本,驾驶员希望获得更好的驾驶环境,拥有一辆AMT客车便是一个极佳的解决方  相似文献   

11.
自动驾驶车辆在实际道路上行驶之前的测试阶段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一个低成本、高效率以及高精度测量的自动驾驶车辆的测试方式,对于自动驾驶车辆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将驾驶模拟器运用到研究自动驾驶车辆测试已是近年来的一个研究热点。基于虚拟驾驶场景的自动驾驶车辆的检测,通过组合虚拟驾驶场景的背景车辆、行人、交通灯、建筑、指示标牌等元素,研究将驾驶模拟器与虚拟驾驶场景的联合应用来测试自动驾驶车辆。设计了典型的交通场景,通过自动驾驶车辆和背景车辆的实时交互,研究自动驾驶车辆的各项性能指标。研究结果表明:该驾驶模拟器可以高度拟合人类驾驶体验,驾驶员通过驾驶模拟器控制背景车辆能够很好的模拟现实中的驾驶行为,对自动驾驶车辆的仿真测试起到了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文章结合《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标准,简述了标准分级的定义,并根据实际应用,与具体功能、配置对应起来,论述自动驾驶分类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3.
天津市道路汽车行驶工况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7  
本文研究了天津市的道路行驶工况,将一套车载实测系统安装在一辆华利牌微型面包车上研究天津,市不同道路的行驶状况。用速度、加速度等行驶特征参数为准则数,对天津市各种道路行驶状况作了详细的描述和分析,得出了一个基于实际汽车速度、加速度等准则数的行驶工况,并做了这个行驶工况和欧洲的ECE15、美国的FTP75和日本的10-15工况的对比。结果表明,天津市有它自己的道路行驶特征:市区平均速度低,怠速时间长,加减速频繁,平均加减速度小。  相似文献   

14.
行驶跑偏是指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偏离了原来直线驾驶的状态,不仅会影响车辆的操纵稳定性和转向性能,更可能会危及乘客的人身安全。某SUV车型从设计到生产导入阶段,进行小批量投产时,出现大量车辆向左行驶跑偏现象,合格率约为60%。经过鱼骨图排查法的人、机、料、法、环等几个方面分析,列举出15种可能造成车辆行驶跑偏的因素。经过逐一排查,发现该SUV车型存在前副车架的控制臂安装支架尺寸超差,白车身的前、后副车架安装点尺寸控制不合理,前后悬模块装配一致性差及测试道路不规范等主要问题,以上四种问题造成的偏差趋势与实际该SUV车辆向左行驶跑偏现象相符,因此需要对以上问题进行优化及改进。文章是在这个背景下,针对该SUV车型的向左行驶跑偏现象,通过对问题零部件进行交叉试验,三坐标尺寸测量以及生产线生产过程一致性的逐一排查,逐一分析了四种问题发生的根本原因,并由此提出了优化改进方案,通过对比方案实施前后的实测数据,验证优化改进方案是否可行。优化后实测行驶跑偏量,符合企业行驶跑偏判定标准,行驶跑偏现象消失并保证了该SUV车型的正式量产时间。  相似文献   

15.
汽车驱动桥发响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汽车驱动桥发响,是目前汽车生产、使用维修中存在的问题之一(在单、双级驱动桥中都有发生)。它直接影响到汽车的高速行驶和驱动桥使用寿命。本文以JN150车的八部发响驱动桥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观察、检测、分析,找出并排除了引起发响的因素,并重新装好驱动桥,使汽车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16.
汽车驱动防滑控制系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汽车驱动防滑控制系统是国际上80年代中期开始发展的新型实用汽车安全技术。介绍汽车区动防滑控制系统的发展历程,控制方式,工作原理,典型结构和工作过程,并仿真分析它对改善汽车牵引性,操纵性和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17.
奔驰轿车的行驶稳定性电子控制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电子稳定程序(ESP)控制系统是一种在各种行驶条件下能提高车辆行驶稳定性的主动安全体系。ESP控制模块根据输入信号确定在当前行驶条件下,以下6种工作模式中的一些应被接通,即普通模式、ABS控制模式、ASR控制模式、MSR控制模式、ESP控制模式及ESP切断模式。  相似文献   

18.
发动机冷却风扇温控液力驱动系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介绍了发动机冷却风扇温控系统,这种新型的控制系统具有自动测量,微机控制,液压驱动,无级变速等特点,可以使发动机在最佳温度下工作,文中详细介绍了系统构成,测控元件选择及软件设计。  相似文献   

19.
文章主要描述基于Prescan软件对实车的自然驾驶场景片段转换成虚拟场景,用于ADAS或自动驾驶模拟测试。通过配备毫米波雷达、相机、Mobileye摄像头等传感器采集道路驾驶数据,提取场景片段,转化成虚拟软件中相应的实车场景,用于HIL或MIL测试,可实现重复性测试,降低测试成本,模拟恶劣天气等状况,复现实车测试状态等测试优点。  相似文献   

20.
主被动式网络化汽车驾驶模拟器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介绍主、被动式网络化的汽车驾驶模拟器。该模拟器除采用了先进的计算机虚拟现实技术和汽车动力学模型外,还具有模拟器间的网络交互、主被动驾驶模式、运动约束、语音提示、驾驶评价等方面的特点,在应用上具有显著的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