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地域辽阔,地形复杂.营业铁路地质病害和水害的频繁发生严重威胁着铁路运输的安全,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极大损失.铁路病害的调查和防治是铁路工务工程管理中的难题,也是保证铁路大动脉畅通的关键.本文结合多年应用遥感技术进行营业铁路地质病害和水害调查的研究与实践,提出了铁路病害遥感调查的一般方法,给出了滑坡、崩塌、泥石流、洪水等铁路主要病害的遥感调查实例,归纳了遥感技术在营业铁路病害调查中的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遥感技术在铁路勘测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甄春相 《铁路航测》2000,(4):23-25,35
通过对近几年来新建和规划铁路遥感工程地质勘测实例的分析,归纳了遥感技术在铁路新线勘测中的作用;分析了加强铁路地质工作,在勘测设计前期开展遥感勘测的必要性;提出了铁路新线勘测中遥感技术的应用模式。  相似文献   

3.
遥感技术在铁路勘测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通过对近几年来新建和规划铁路遥感工程地质勘测实例的分析,归纳了遥感技术在铁路新线勘测中的作用;分析了加强铁路地质工作,在勘探设计前期系统开展遥感勘测的必要性;提出了铁路新线勘测中遥感技术的应用模式。  相似文献   

4.
吴涛 《铁路航测》2002,28(1):14-16
通过遥感判释,结合地面重点验证,分析了北同蒲铁路K195+000至K196+000段发育的落石,岩堆及泥石流地质病害形成和发育的地质背景,变形特征以及铁路的危害,并据此提出了工程整治方案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结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特殊的自然环境和地质条件,分析乌鲁木齐铁路局管内地质病害类型和表现形式,以及主要病害形成的原因和分布特点。针对风沙灾害、盐渍土病害、雪害、水害、冻害和边坡溜坍、崩塌、落石等病害,提出防治措施。充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铁路工程地质灾害的综合勘察、评价方法和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石太线铁路工程地质病害遥感(RS)调查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应用为例,从系统的设计、建立、功能等方面论述了RS与GIS在铁路工程地质病害遥感调查中的具体应用,为快速查询、了解铁路工程地质病害信息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7.
铁路勘察中遥感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通过对近几年来新建和规划铁路中遥感工程地质勘测实例的分析,归纳了遥感技术在铁路新线勘测中的作用;分析了加强铁路地质工作,在勘测设计前期系统开展遥感勘测的必要性;提出了铁路新线勘测中遥感技术的应用模式.  相似文献   

8.
甄春相 《铁路航测》1996,(3):25-27,31
解决当前铁路勘测设计中的“地质不清、遗漏局部方案、概算不准”三大质量问题,加快勘测设计速度,归根到底要靠科技进步。大力发展遥感技术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本文概略回顾了铁路遥感工作的发展历程;以铁专院开展的遥感项目为实例,总结了“八五”期间铁路遥感工作的主要进展;对遥感工作和铁路建设现实,提出了一些建议及“九五”期间主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石太铁路地质病害遥感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甄春相 《铁道勘察》2004,30(2):37-40
石太铁路穿越太行山区的井陉至榆次段 ,边坡地质病害多发 ,严重影响了铁路运输效能的发挥。采用遥感技术对该段地质病害进行了系统调查 ,建立了面向工务管理较完整的病害地理信息系统。遥感调查及判释表明 ,既有线地质病害频发的主要原因是路基设计放坡不足 ,支挡、排水系统设计不合理 ,新线设计时应更新理念 ,以此为鉴。  相似文献   

10.
吴涛 《铁道勘察》2002,28(1):14-16
通过遥感判释,结合地面重点验证,分析了北同蒲铁路K195+000至K196+000段发育的落石、岩堆及泥石流地质病害形成和发育的地质背景、变形特征以及对铁路的危害,并据此提出了工程整治方案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宝天铁路是严重的病害铁路,沿线复杂、恶劣的地形、地质条件,是既有线病害频发的主要因素,同时也是增建二线选线的两大控制因素。宝天二线55次跨越渭河是充分利用有利的地质条件的需要。在分析沿线地质条件和吸收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本文通过选线实例,阐述了这一观点。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工程实例,介绍了遥感技术在长大铁路隧道地质综合勘探中的应用概况、隧道综合勘探与遥感在综合勘探中的工作程序和作业方法以及遥感在综合勘探中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3.
蔡清华  周革 《铁道勘察》2006,32(1):52-54
介绍赣龙铁路马蹄迳隧道出口段病害演变发展与整治的过程,从地质内因的角度对病害成因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了整治措施。  相似文献   

14.
川藏铁路、滇藏铁路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应用遥感技术进行了地质,水文判释,论证了两条铁路线的工程地质条件,并提出在勘测设计的前期阶段,要进一步开展遥感工作的建议 。  相似文献   

15.
遥感技术在地质综合勘探中的应用模式及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飞 《铁路航测》2000,(4):26-28
介绍遥感技术在枝万铁路加深地质工作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探讨在一个合理的综合勘探模式下如何充分发挥工程地质遥感的作用 。  相似文献   

16.
运用航测方法与遥感手段进行铁路桥渡线路水文勘测,可将较多的野外工作转入室内,从而大大地减少了实地调查和测绘工作.本文结合实例介绍了30多年来在铁路新线可行性研究、初测的桥渡线路选择及既有铁路水害防治中采用遥感技术的特点、作用.  相似文献   

17.
对既有铁路隧道尤其是重载铁路隧道运营过程中出现的基底病害进行了研究,重点论述和分析病害检测、评估与整治措施等方面的内容。针对铁路隧道中以地下水为诱因的基底病害,介绍了"井点降水+注浆"这种适合既有铁路隧道基底水害"疏堵结合"的复合式整治措施,并在大秦铁路九山隧道基底病害整治工程中加以推广应用,取得了良好的工程效果,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铁路工程地质调查过程中常存在人工调查范围窄、外业劳动强度大、工作进度缓慢、质量难以保证的问题,遥感技术可以弥补地面调查的不足,辅助地质调绘和勘探布置,作用显著。但实际应用中由于遥感手段单一、目视解译精度有限而造成后期勘察阶段应用不深的现状。基于现代遥感对地观测技术和大比例尺解译关键技术研究,根据铁路项目的不同地理环境、地质条件、工程类型提出遥感勘察系列方法,构建铁路工程地质勘察技术体系,达到精细指导地质调绘工作,提高地质勘察质量和效率,减少外业工作量目的。  相似文献   

19.
研究目的:铁路工程地质勘察过程中存在人工调查范围窄、外业劳动强度大、工作进度缓慢、质量难以保证的问题,遥感技术可以弥补地面调查的不足,辅助地质调绘和勘探布置,作用显著。但实际应用中由于遥感手段单一、目视解译精度有限而造成后期勘察阶段应用不深的现状,需要建立遥感勘察技术体系,达到精细指导地质测绘,提高铁路选线质量,减少外业工作量的目的。研究结论:(1)铁路遥感地质勘察技术体系由遥感图像选取、多源资料管理、图像解译、遥感评价和综合勘察等九大模块组成,形成了以遥感调查为主的新型工程地质勘察模式;(2)借助现代遥感多尺度对地观测技术和大比例尺解译技术,能够准确获取具有现势性的地质灾害、地表变化、人工活动等有效信息,补充了区域地质资料的不足;(3)铁路遥感地质勘察技术体系具有信息化、标准化和系统化的特点,可形成行业技术标准和作业程序;(4)本文的研究成果可适用于铁路选线、工程地质调查和勘探布置工作。  相似文献   

20.
三维“大场景”遥感技术在西康高铁地质勘察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包家山越岭段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岩石软硬不均、不良地质和断裂构造发育,为西康高铁地质选线带来较大的困难。为提高勘察效率和质量,根据区域地质资料、三维大场景遥感影像特征及野外调查,建立工作区地质构造解译标志,对其地质构造、地层岩性及不良地质体进行遥感判释。综合三维大场景立体遥感技术和野外调查手段,建立岩类基本的遥感影像解译标志,以便对岩性进行综合判释;调查验证测区的地质构造及不良地质体的分布状态及规模,分析滑坡等不良地质现象的分布、规模及其特征。取得了较高精度的遥感地质解译信息,判释准确率较高,为铁路选线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