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简支T梁变连续加固措施是多跨简支T梁桥加固改造、提高承载能力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但实践中发现该方法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以跨径为15.6m+15.6m的两跨简支T梁为例,通过理论分析计算表明,该方法在提高跨中抗弯承载能力的同时,却降低了中间支点处梁的抗剪承载能力.建议在采用此方法加固多跨简支T梁的同时应对中间支点梁的抗剪能力进行加固.  相似文献   

2.
多跨简支T梁变连续加固措施是多跨简支T梁桥加固改造、提高承载能力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但实践中发现该方法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以跨径为16.76m+16.76m的两跨简支T梁为例,通过理论分析计算表明,该方法在提高跨中抗弯承载能力的同时,却降低了中间支点处梁的抗剪承载能力.建议在采用此方法加固多跨简支T梁的同时应对中间支点梁的抗剪能力进行加固.  相似文献   

3.
简支变连续梁法加固多跨T梁桥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跨简支T梁变连续加固措施是多跨简支T梁桥加固改造、提高承载能力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但实践中发现该方法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以跨径为16.76m 16.76m的两跨简支T梁为例,通过理论分析计算表明,该方法在提高跨中抗弯承载能力的同时,却降低了中间支点处梁的抗剪承载能力.建议在采用此方法加固多跨简支T梁的同时应对中间支点梁的抗剪能力进行加固.  相似文献   

4.
通过结合工程实例,对先简支后连续桥梁施工技术进行分析,得出了先简支后连续桥施工工艺优化的结论。先简支后连续桥梁有其独特的施工工艺与控制过程,该种桥梁的施工控制与施工工艺的核心内容是要保证桥梁在日后使用过程中具有较好的连续性。但由于先简支后连续梁结构的实际施工过程通常与设计过程存在一定的差别。目前通过对大多数先简支后连续桥梁的观察发现,先简支后连续梁桥的负弯矩区是桥梁病害的多发部位。现浇湿接头承受着最大的弯矩和最大的剪力,因此,湿接头的浇筑顺序与负弯矩的张拉施工顺序是控制的重点。对先简支后连续梁桥的施工工艺进行了优化研究,并结合工程实例进行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5.
在公路桥梁建设中,简支转连续结构,不仅具有简支梁桥施工简便的优点,而且保证了桥梁的连续性。本文对先简支后连续体系的特点、受力特性等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交通科技》2017,(3):105-106
近几年,我国对基础设施建极为重视,促进桥梁施工技术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施工技术对桥梁结构的受力及经济性都影响很大的,以跨径为35 m的两跨简支转连续T桥梁为例,阐述了先简支后连续结构体系的实际的施工过程,最后针对先简支后连续桥梁施工的过程中产生的质量问题提出相应的意见。  相似文献   

7.
现阶段,我国社会经济迅猛发展,促进了桥梁建设事业的繁荣,先简支后连续施工工艺在桥梁建设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先简支后连续桥梁兼顾了简支桥梁与连续桥梁的优势,尤其是在我国高速公路与跨越铁路的桥梁设计中,先简支后连续桥梁施工工艺的应用最为广泛,同时也对我国公路桥梁事业的发展发挥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本文针对先简支后连续桥梁,对其施工工艺进行了详细而深入的分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简支变连续梁加固方法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支T梁变连续加固措施是多跨简支T梁桥加固改造、提高承载能力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但实践中发现该方法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以跨径为15.6m+15.6m的两跨简支T梁为例,通过理论分析计算表明,该方法在提高跨中抗弯承载能力的同时,却降低了中间支点处梁的抗剪承载能力。建议在采用此方法加固多跨简支T梁的同时应对中间支点梁的抗剪能力进行加固。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目的为通过应用先简支后连续桥梁施工技术提升桥梁工程质量。采用案例分析法,结合某先简支后连续桥梁工程实践,就先简支后连续桥梁的施工技术要点及质量控制措施进行了分析。只有掌握先简支后连续桥梁施工技术要点,才能确保桥梁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简支箱梁及简支T梁桥梁结构的混凝土铺装层建模进行三维有限元分析,分析桥面混凝土铺装层受力在车辆荷载下的最不利荷载位置,随后分别考虑水平荷载以及铺装层厚度对铺装层力学响应的影响,得出相关结论,对桥面混凝土铺装层设计和施工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