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以煤层采空区治理工程为依托,详细介绍了超前周边注浆参数的选取原则,讨论了全断面注浆和半断面注浆作业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介绍了周边注浆施工材料、设备及施工工艺,采用分析法和检查孔法对注浆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采用超前周边注浆加固,能有效控制涌水量,加固松散岩体.  相似文献   

2.
广州地铁22号线隧道采用土压盾构掘进,需穿越上软下硬不良地层;由于地面有民房群,且由于埋深较深,地面注浆加固效果不佳,下穿时采用洞内盾构超前注浆加固.浆液劈裂式挤压土体,形成分支浆脉,注浆结束后即可恢复盾构掘进,实用性和操作性强;注浆一次能加固到刀盘前方约12 rn土体,2d可完成一次超前注浆,工效高效果好.超前注浆操...  相似文献   

3.
以夹坑隧道浅埋偏压段隧道洞口施工为例,依据隧道地质条件,综合利用砂浆锚杆加小导管注浆加固边仰坡、反压护道处治偏压技术、地表注浆、大管棚超前预加固围岩、预留核心土多台阶开挖技术、隧道拱部加固采用超前小导管注浆、径向小导管注浆及临时施做仰拱支护等综合治理加固和超前支护技术措施,并且通过施工监控围岩和地表变形数据,动态反馈施工加固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浅埋暗挖法是以注浆超前支护技术、格栅拱架制造技术、正台阶环形留核心土方法、监控量测技术等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一种适用于浅埋隧道施工的技术。结合某浅埋的人行地道工程,采用劈裂注浆法对隧道土夹石地层进行水泥-水玻璃双液浆注浆提高松散土夹石的自稳能力,用全断面长短管注浆相互结合的方法对砂层进行水泥-水玻璃双浆液注浆,成功穿越不良地质段。  相似文献   

5.
针对大管棚超前支护施工技术,首先概述了大管棚超前支护的作用原理,进而分别在大管棚超前施工作业技术准备、管棚施作、注浆施工等几方面详细介绍了隧道工程大管棚超前支护施工工艺技术,可以为相关工程项目的建设施工提供相应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6.
霞浦隧道F1断层富水而破碎,施工中发生塌方和涌水的可能性很大。对此采用超前地质探查、超前预注浆阻水、加设大管棚、加强初期支护、加固圈3m全断面径向注浆、加强防、排水等一系列综合治理措施,成功地通过了F1断层。施工经验可供同类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7.
某隧道施工经过河沟浅埋段,施工掌子面均出现软弱围岩,基本为河砂加体积不等的孤石,涌水量大,施工难度较大。主要以超前管棚、全断面超前水平注浆、超前小导管注浆和自钻式锚杆加固措施及主洞配电、通风和排水设施为保障,确保施工安全、稳步推进,顺利完成河沟浅埋段施工。  相似文献   

8.
超前支护是软弱围岩施工中常用的施工措施,结合洞湾隧道施工的实践,对超前管棚、超前注浆小导管等超前支护技术措施进行分析,总结该隧道施工中的成功经验,为采取同类施工措施的隧道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帷幕注浆堵水技术在歌乐山隧道施工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结合歌乐山隧道的施工,论述了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制定了隧道帷幕注浆方案,确定了帷幕注浆的加固范围,每循环注浆段的选取长度,混凝土止浆墙的厚度,注浆孔位的布置,介绍了帷幕注浆方案的实施过程。该技术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浅埋隧道穿越断裂破碎带及岩溶等不良地质时,采用竖向地表注浆封堵和管棚注浆加固处治方案,结合超前导管预注浆等综合治理方案,封堵地表水体、岩溶通道及断裂带,增强了围岩自承能力,保证了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11.
在隧道软弱岩层中存在具有一定压力的水体会使周边围岩产生变形,因此可通过监测临近掌子面的拱顶位移速率来推测前方是否可能发生突水突泥。具体过程为通过统计已有测量的拱顶下沉速率量与突水突泥的事件发生的相关度,得出一个阈值。然后,根据这个阈值来推测前方是否可能发生突泥突水。石林软岩隧道的应用实例说明此方法具体可行,为超前地质预报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锦屏电站辅引3#隧洞埋深超过2 200m,地应力极高,属于强岩爆洞段。施工中采用微震监测方法进行岩爆预测,结合喷洒高压水和岩体深部注水技术、光面爆破及应力解除爆破技术和及时施作锚杆、喷砼等支护措施,大大降低岩爆发生概率和产生严重后果的风险,顺利完成隧洞的开挖施工。  相似文献   

13.
本文着重从排水和防水两个方面介绍了南山隧道涌水的治理方法,提出了综合治理在隧道防治涌水方面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不同参数的强直刺激在海马CA1区长时程增强(LTP)形成中的作用,探讨诱导海马CA1区LTP的适宜强直刺激。方法 采用不同参数的强直刺激在海马脑片的 CA1 区诱导 LTP。在 Schaffer侧枝上给予强直刺激后,记录CA1区锥体细胞的细胞外场电位(fEPSPs),分析不同参数诱导的 fEPSPs。我们使用4种串长和间隔不同而频率均为100 Hz的强直刺激:参数1为60个脉冲的短串刺激,3串为1组,串间隔200 ms,共5组,组间隔逐渐延长;参数2为300个脉冲总数的长串刺激,串间隔为 2 s;参数 3 为 60 个脉冲总数的短串刺激,串间隔为 2 s;参数 4 为60个脉冲的单串刺激。结果 参数1诱导的LTP的幅度及发生率均较其他3个参数的高;参数1和参数3可诱导出持续时间超过3 h的长持续 LTP(long lasting LTP, LL- LTP)。结论 串间隔为 200 ms(串频率相当于θ波)的高频强直刺激是海马CA1区诱导LTP的较好参数;100 Hz的短串刺激可以诱导海马CA1区的LL- LTP。  相似文献   

15.
厦门翔安海底隧道要穿越F1、F2、F3三处全强风化深槽和F4全强风化囊,风化深槽地层主要为全强风化花岗岩,该地层岩体强度低、自稳性差、出水量大、海水补给无限,发生涌突水的风险很大,为确保隧道安全顺利通过风化深槽,防止隧道发生涌突水,工程采用全断面帷幕注浆堵水和加固软弱围岩。主要介绍了F1风化深槽的地质情况、注浆方案、施工工艺、注浆效果的检验情况以及注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措施。以期能够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周福来 《交通标准化》2011,(16):112-114
以某隧道为工程背景,介绍了岩溶地段、突水突泥地段、岩爆地段的施工安全技术。该隧道的安全顺利贯通,说明所采取的安全技术措施是恰当的。  相似文献   

17.
在隧道宏观工程背景分析的基础上,对龙厦铁路象山隧道施工风险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指出了象山隧道施工面临突水突泥、地表失水、塌方、软岩变形、岩爆、瓦斯爆炸、高地温、有轨运输溜车等八项典型施工风险,对长大隧道施工风险控制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随着隧道逐渐向长、深方向发展,穿越的地质条件也越来越复杂,在施工中难免会遇到诸如岩溶突泥、突水,围岩大变形、岩爆、塌方等地质灾害问题。超前预测预报技术作为隧道勘察结果的进一步认识和补充,在隧道施工减灾、防灾和快速施工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渝隧道施工中,采用物探技术进行超前预测预报,成功地预报了掌子面前方的地质信息,有效地指导了该隧道的安全、快速施工。  相似文献   

19.
轨道交通六号线二期中梁山隧道2号隧道全长4 322m,地质条件复杂,主要不良地质条件有突水突泥、岩溶以及煤矿采空区。为确保工程施工安全,采用TGP206系统对其进行地质超前预报,并辅以地质雷达进行对比验证,提高预报的准确性,为隧道工程施工提供指导性依据。  相似文献   

20.
改进的BP神经网络在隧道岩爆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岩爆主要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建立改进的BP神经网络岩爆预测模型。采用已有岩爆发生数据作为训练样本对网络进行训练,并利用收敛的网络进行岩爆烈度预测,预测结果与实际吻合,说明利用人工神经网络预测岩爆发生烈度是一种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