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我国铁道机车车辆可靠性工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介绍了我国机车车辆可靠性工程的研究现状,阐述了研究的内容和方法,并提出了研究的设想和开可靠性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铁路勘测设计一体化,智能化的研究和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国内外进行“铁路勘测设计一体化,智能化”研究开发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阐述了“铁路勘测设计一体化,智能化”研究的基本概念,主要研究内容和要解决的技术关键,以及开发的技术要求和研究方法;提出了“铁路勘测设计一体化”信息系统总体结构的初步构想。  相似文献   

3.
中国铁路智能运输系统的体系框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合《铁路智能运输系统体系框架研究》项目,介绍了RITS体系框架的内容体系、研究方法、研究路线,并重点介绍了中国RlTS体系框架的用户主体、服务主体、服务框架,逻辑框架,物理框架、通用技术平台,最后简要介绍了下一步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管理系统分析,评价与决策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概述,并介绍了我校在本学科的研究优势及主要研究成果,最后提出了我校今后在该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我国现行客货车转向架试验研究用标准,分析了这些标准与国外相应标准的差异,指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为今后标准修订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6.
唐健 《铁道工程学报》2006,(3):40-43,78
研究目的:自主开发设计盾构可编程控制器(PLC)系统,掌握盾构国产化研究的关键技术。 研究方法:针对盾构的结构特点,进行可编程控制器(PLC)的选型;通过对土压平衡盾构的工况、工作流程及功能要求分析,从系统设计、硬件配置、程序编写等方面对PLC控制系统的设计研究进行详细阐述,体现了检修维护方便,扩充灵活,降低造价的设计优点;从土压平衡控制、姿态控制、推进缸速度与压力协调控制等方面,对盾构的主要动作的控制原理进行了说明;并介绍了计算机控制系统对盾构进行参数设置、故障诊断,远程监视、数据采集分析的基本功能。 研究结果:已基本完成PLC控制系统的设计,为实现盾构可编程控制器(PLC)控制系统的国产化打下了基础。 研究结论:对盾构可编程控制器(PLC)系统的设计研究,已列入国家“863”攻关计划,为国产盾构的开发提供了试验参考。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对国外工程经济理论研究发展状况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详细论述了我校在该领域内的研究状况,水平及所取得的主要重大成果,并提出了工程经济理论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实现铁路勘测设计一体化,智能化是铁路建设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本文在分析国内外研究与发展现状基础上,阐述了铁路勘测设计一体化,智能化研究的意义和主要关键技术,讨论了铁路勘测设计一体化,智能化的研究内容和体系结构。  相似文献   

9.
从概念、研究取向、测量工具、影响因素这几个方面对国外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的成果进行了综述,探讨了职业倦怠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指出了今后职业倦怠研究应考虑的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TMIS是高科技项目,系统的建设建立在科技攻关的基础上。科技攻关包括系统的基础研究,中央处理系统的研究,站段处理系统的研究,网络系统的研究和应用系统的研究。研究的关键是应用国内外先进技术解决中国铁路的实际问题。本文概要地阐述了TMIS科技攻关的全貌。  相似文献   

11.
模糊离散事件动态系统相关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全面表述离散事件动态系统中不确定问题以及有不确定性方法简化系统为目的,首次给出了模糊离散事件动态系统(FDEDS)的定义。以铁路系统的行车指挥问题中的不确定性问题的处理为背景,全面论述了研究FDEDS的原因。文章说明了基于列车群运行的FDEDS实验平台的研究情况,并叙述了其在铁路系统的建模,分布式行车指挥,不确定问题的处理等方面的应用,在研究面向FDEDS的建模工具和算法时,采用Petri网和OO技术相结合的方法,既有非常好的系统描述能力又有好的模型分析和验证手段,也为相关算法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也对FDEDS中的模糊化等问题进行了讨论。文章中所研究的问题对进一步开展FDEDS的研究工作和研究混杂系统中不确定性问题的处理都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2.
大直径超前管幕施工沉降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北京地铁5号线崇文门站从既有运营地铁下穿过,运营地铁对沉降有严格要求,为安全顺利修建崇文门站,特进行大直径超前管幕施工沉降试验研究。 研究方法:为研究施工引起的沉降变化情况,采取了实验的方法;具体实验时,管幕采用与施工方案完全一样的实物,选取了地质情况相似的地层,管幕顶进采用水平液压干取土螺旋钻机,长支架水平导向,管幕采用的是直径600mm管棚组合,工字钢咬合,实验前已进行了理论计算,以便实验后进行实际对比。 研究结果:施工方案中提出了大直径超前管幕支护措施,用以控制地层变位。实验过程顺利,测试到了管幕施作对土层的影响,基本达到了预期目的。 研究结论:实验验证了大直径管幕施工对周围上体影响较小,实际测试数据与理论计算结果较接近,大直径管幕超前支护措施可以在实际工程中应用。  相似文献   

13.
上海地铁2号线牵引仿真计算研究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对上海地铁2号线车辆的运行性能进行了仿真计算研究,提出了仿真模型,在理想坡道、恶劣坡道和模拟坡道上进行了仿真比较,给出了相关仿真形,为地铁车辆的国产化研究作好技术储备。  相似文献   

14.
王慧军 《铁道勘察》2007,33(1):73-76
根据太原枢纽的现状,结合石太客运专线和太中银线的引入以及太原城市规划,对太原铁路枢纽进行研究,提出了修建枢纽西南环线及东环线,使枢纽成为环形放射状枢纽的方案。对枢纽的编组站分工进行了研究,推荐编组站集中作业方案。根据研究年度客运作业量,规划了枢纽的第二客站。  相似文献   

15.
具有滞后非线性悬挂转向架的Hopf分叉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研究了具有滞后非线性悬挂的六个自由度转向架的Hopf分叉。研究发现,转向架的蛇行失稳是一种Hopf分叉现象,而且滞后非线性使得分叉为超临界的。通过对分叉解析解的研究,得出分叉解振幅及其稳定性判据。本文研究表明,系统参数对分叉解稳定性的影响是以域的形式出现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转向架设计和参数优化时的一个新原则,进一步提高了运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列车-桥梁耦合振动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5  
李小珍  强士中 《铁道学报》2002,24(5):112-120
就车桥耦合振动的研究思路,车辆分析模型、桥梁分析模型、轮轨接触关系,激励源,数值计算方法6个方面,系统综述了20世纪60年代以来列车-桥梁耦合振动研究的现状与进展,总结在上述6个方面已取得的一些研究成果和结论,同时,指出目前研究工作中存在的尚待进一步完善的问题,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7.
研究目的:北京市轨道交通首都机场线是北京第一条采用直线电机车辆运营的轨道交通线,该工程需要设置北京市第一座全自动车辆维修基地。在用地面积狭小及没有以往实际经验可参考的情况下,需要充分研究车辆特点进行设计。研究结果:通过分析直线电机车辆特点及本线特点,进行建筑单体整合,充分发挥直线车辆的特性,多次论证、比选、研究并汲取了国外先进维修设计理念,提出了较合理的总体布局方案,节省了用地。大胆地采用了新技术和新的理念,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检修模式,为全自动无人驾驶直线电机车辆在北京地区的广泛使用奠定了基础,积累了经验,节省了工程投资。  相似文献   

18.
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16,自引:7,他引:9  
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是在传统的车辆动力学和轨道动力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个新的学科领域,近10年来发展迅速,并取得重要进展,已形成独特的理论体系,本文首先简要回顾了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的研究历史,并对国内外形研究进展作了概要介绍,在此基础上着重介绍了作者及其课题组近期开展的研究工作及主要研究结果,包括理论模型,计算机仿真,试验验证,参数确定及应用实践等方面的具体进展,最后指出了机车车辆与轨道系统动力学领域今后拟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本文简述大距度桥梁风致振动的研究方法,研究现状及我校的研究概况,并提出了今后需开展的主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0.
土木规划的规划环境与规划政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目的:土木规划是以社会公共基础设施为对象,本着统筹、系统的思想,利用土木工程技术与系统科学方法进行的规划。但就我国目前土木规划领域的现状来看,无论是在“规划环境”方面还是“规划政策”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本文的目的在于通过对我国土木规划的规划环境与规划政策的研究,促进土木规划在我国的科学化、体系化发展。研究方法:本文聚焦于我国的交通基础设施,系统地整理和分析了我国土木规划的历史与现状,包括政府与市场的角色定位、规划体制、法律法规的情况,同时介绍了国外的经验,揭示了存在的问题。研究结果:提出我国要走科学的“土木规划”道路,在规划环境上应改革规划体制,完善立法,建立多层次的基础设施体系;在规划政策上应努力拓宽资金渠道,加强综合规划等。研究结论:揭示了在我国开展土木规划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土木规划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必将促进我国的土木规划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