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挤密碎石桩在软基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挤密碎石桩加固是软土地基处理中的一种有效处理方法,在公路、市政等工程中广泛采用。本文结合贵阳市城市快速路油小线软土地基采用挤密碎石桩处理工程,介绍了挤密碎石桩的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2.
压紧挤密桩施工法是在松软地基中用振动或冲击荷重来压入加固材料,常用的有砂,碎石、石灰及水泥等,通过造成大直径的压缩桩柱来使地基稳定。对于砂质土地基,是为了夯实地基,孔隙比减小,密度增大.使砂土地基挤实到临界孔隙比以下,由于形成强度高的挤密桩,提高了地基的抗剪强度和水平抵抗力,同时加固后的地基大大减少了固结沉降,  相似文献   

3.
夯扩挤密碎石桩在沿海高速公路砂土液化地基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唐山沿海高速公路为例,介绍了在砂土液化地基中,采用夯扩挤密碎石桩消除砂土液化的施工原理及具体的施工方法,并提出应注意的问题。实践证明,夯扩挤密碎石桩对砂土液化地基加固有效。  相似文献   

4.
为了获得最经济实用的地基处理方式,大连某专用线项目在路基地基处理加固前进行了地基处理试验,在试验段的地基处理中分别用强夯、碎石桩结合强夯、塑料排水板结合夯实挤密桩三种方式进行地基加固.通过对试验段路基填筑过程及后期的沉降观测,发现塑料排水板结合夯实挤密桩在填筑期能最大限度释放工后沉降,相比而言是最适合本项目的地基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5.
高海英 《铁道勘察》2007,33(2):53-54
针对郑西客运专线湿陷性黄土的特点,提出了水泥土挤密桩地基加固方案。详细阐述了水泥土挤密桩在地基处理中的具体应用及加固效果分析。  相似文献   

6.
以郑西客运专线淹池至灵宝段盘东隧道为研究对象,对用水泥土挤密桩加固后的隧道地基在高速列车荷载作用下的沉降进行有限元分析,研究地下水、水泥土挤密桩加固对黄土隧道地基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大断面黄土隧道中,水泥土挤密桩对控制黄土隧道地基沉降作用明显,尤其在富水条件下。研究结果可为水泥土挤密桩在黄土隧道地基加固中的应用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7.
胡金山 《铁道建筑》2023,(6):127-131
以铁路站房区湿陷性黄土地基为研究对象,采用水泥土夯扩挤密桩进行预加固,结合处理前后室内试验和原位测试结果,研究桩长、桩间距对水泥土挤密桩处理效果的影响,揭示了处理前后加固深度内桩间土层水平应力和超固结比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桩间距显著影响桩间土挤密效果,桩长的影响较小,当桩间距从1.2 m减小为1.0 m时桩周塑性区挤密效果显著增强,采用水泥土夯扩挤密桩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时建议桩间距不大于1.0 m;锥尖阻力、侧壁阻力、水平应力比和超固结比随深度的增大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规律,埋深0~12 m范围内水平应力比在2~4变化,超固结比OCR在4~12变化,说明水泥土夯扩挤密桩显著增大了土层水平应力和强度,但深度大于12 m时水泥土夯扩挤密桩的处理效果减弱。研究结果从土层水平应力角度揭示了水泥土夯扩挤密桩的加固机理,可为湿陷性黄土地区水泥土夯扩挤密桩的工程应用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
王兰 《铁道建筑技术》2010,(Z2):201-202
地震八度区路基工程,在基底土层承载力不足且地基土存在有地震液化性的饱和细砂层情况下,采用具有挤密、置换、排水及预振作用的碎石桩复合地基加固地基,是提高地基承载力、防止砂土地震液化的经济、有效的地基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9.
结合郑西客运专线湿陷性黄土路基的加固处理,介绍水泥土挤密桩应用的工艺流程、施工技术措施、施工注意事项和质量检验要求.通过质量检验结果说明,水泥土挤密桩在湿陷性黄土地基加固中是值得推广的路基加固技术.  相似文献   

10.
研究目的:玉蒙铁路通过通海湖相沉积盆地,以粉细砂和粉质黏土为主,属典型的地震液化地基。针对设计采用的碎石桩加固处理措施,通过动三轴试验研究粉细砂两种密实度和排水条件的液化强度,验证采用挤密排水法处理加固的可行性;采用振动台试验模拟地基液化的孔隙水压力随地震裂度的变化情况,从孔压比的变化验证地基抗液化能力。研究结论:(1)通过动三轴试验和振动台试验,验证了碎石桩复合地基对通海盆地的粉细砂液化地基加固的可行性;(2)碎石桩的挤密和排水作用对提高粉细砂液化地基抗液化强度效果明显;(3)地震荷载作用时,通海盆地粉细砂液化地基的液化范围主要是路堤坡脚以外的范围,而路堤内的地基的孔压比则远远低于0.8(通常认为液化的孔压比),没有液化;(4)通海盆地粉细砂液化地基发生液化时,坡脚外地基的孔压比随加载时间迅速增加;(5)对于液化地基上的路堤,复合地基的加固范围仍是一个需要研究的课题;(6)液化地基其它加固措施(如:水泥土搅拌桩、CFG桩等)的抗液化效果尚待进一步研究;(7)建议在坡脚外采用隔震措施,再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1.
瞬态瑞利波法是一种有效的无损检测方法。采用瞬态瑞利波法测试地基处理或路基加固前后的波速变化,检验其处理效果,现场测试分析了多种工况的加固效果,如软土地基采用浆喷桩和粉喷桩方法,湿陷性黄土地基采用强夯、挤密桩和柱锤扩孔桩等方法,既有线过渡段路基采用注浆和挤密桩方法。研究结果表明,瞬态瑞利波法可有效实现加固效果的整体质量无损检测。  相似文献   

12.
本文叙述了郑州市一居民小区加固软土地基时采用水泥土桩挤密的一此 的做法,探讨了适当缩短桩长、加桩距来提高复合地基承载力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对挤密桩桩间土挤密效果的研究众多,但多数研究都停留在定性分析上,结合中卫—兰州高速铁路路基试验段的挤密桩工程,对桩间土的挤密效果进行量化试验,并对其影响因素和施工工艺等进行总结.研究结果表明:桩间土挤密系数受桩间距、加固地基土原始含水量、现场成孔工艺和施工顺序的影响较大,且桩间土在平面不同位置和竖向不同深度处的挤密效果...  相似文献   

14.
干振挤密碎石桩处理液化地基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挤密、振密、排水固结、减震等多方面分析挤密碎石桩对砂土液化的影响,根据施工情况,解释振陷、地表积水、加固效果随深度有所差异及后期沉桩难度加大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和优化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5.
挤密桩复合地基在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西客运专线沿线绝大部分地段为湿陷性黄土地区,为消除黄土湿陷性、使路基工后沉降满足铺设无砟轨道的要求,沿线路基工点采用了多种地基处理措施,其中挤密桩复合地基是全线应用最为普遍的地基处理措施之一。以荥阳车站工点为例,从挤密桩复合地基加固机理、挤密桩复合地基设计计算、施工控制、沉降观测及处理效果检验等方面进行全面阐述,工点设计过程和得出的结论对湿陷性黄土地区铁路、高速公路工程设计施工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沉降控制是湿陷性黄土区高速铁路建设中的技术难题.本文以郑西客运专线湿陷性黄土路基试验工程为依托,通过开展沉降变形观测、大型浸水试验、路基沉降预测,对高速铁路技术条件下水泥土挤密桩地基的沉降变形特性、湿陷性消除效果、沉降控制效果等进行了研究.研究结论:挤密桩最大处理深度一般不超过15 m.本试验场地采用15 m挤密桩处理,恒载预压6个月路基的剩余沉降量便已满足铺设无砟轨道对路基工后沉降的控制要求,浸水后该地基加固层仅出现了极少量的沉降,加固层的黄土湿陷性已完全消除.在湿陷性黄土厚度小于15 m的场地,采用挤密桩处理地基是一种有效的沉降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7.
灰土挤密桩在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邓德义 《铁道建筑》2011,(10):78-80
结合灰土挤密桩在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中的应用实例,对灰土挤密桩设计、施工、挤密效果、地基承载力等进行分折,验证了灰土挤密桩在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8.
振动沉管挤密碎石桩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软土地基处理方法中 ,出现了一种代替振冲碎石桩的新的施工方法。就振动沉管挤密碎石桩的施工工艺、质量控制、施工时的注意事项以及该方法的可行性和优越性等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9.
朱兆斌 《铁道勘察》2005,31(2):29-32
混凝土挤密桩加固软土地基时,可根据其孔隙比变化和含水量不变的原理,分别求得桩间土的地基承载力和桩的承载力。运用温克尔地基局部变形理论、弹性地基梁的计算方法求解地基的变形和承载力。  相似文献   

20.
大断面黄土隧道地基处理的沉降计算分析与讨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州—西安客运专线隧道设计与施工上的一大难题是对湿陷性黄土地基进行处理,以保证高速列车的运营安全。初步设计方案提出使用水泥土挤密桩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并在隧底与挤密桩桩顶之间设置灰土垫层以均布隧底应力。为了验证加固效果,根据复合地基理论采用三维有限差分数值分析法对加固后的地基沉降进行了计算,并对分层总和法在隧道地基处理上的适用性进行了讨论,得到一些有益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