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叉臂式玻璃升降器(以下简称玻璃升降器)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玻璃升降器之一,其性能直接影响乘客的乘坐舒适性。文中介绍了玻璃升降器的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论述了设计时需考虑的因素;对某新设计的玻璃升降器进行受力分析和建模,将简化几何模型导入Hypermesh软件进行仿真分析,并对研制的玻璃升降器样品进行20 000次连续升、降循环可靠性试验,结果表明其满足设计和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2.
通过介绍电动玻璃升降器的结构及设计,尤其是对绳轮式电动玻璃升降器结构及设计要点的分析,重点讲述了玻璃升降器的结构设计过程和A面质量对升降器设计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李传经 《北京汽车》2011,(6):16-18,30
通过运用CATIA,对双曲率玻璃进行运动分析,提出了设计玻璃导轨、导槽、内外水切以及玻璃升降器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车门玻璃升降是整车使用的一个重要功能,因其运动复杂且出现问题难以判别区分,是整车设计的一个难点。文章通过对车门玻璃升降系统中各部件的结构和装配关系进行分析,指出玻璃升降器、尼槽、挡水条、车门及玻璃导槽等部件导致玻璃升降困难的原因。解决了某SUV车门玻璃升降卡死和玻璃倾斜的问题。由于车门玻璃升降涉及部件较多,设计初始阶段应注意部件之间的协调与平衡,充分考虑制造、装配及使用等因素。  相似文献   

5.
侧门玻璃与玻璃升降器以及导槽密封条的配合关系设计不合理易导致玻璃升降出现卡滞、脱槽或异响等问题,并加速玻璃边界对导槽密封条的磨损,影响玻璃升降系统的使用寿命。该文从玻璃升降的原理出发,对侧门玻璃的材质、工艺以及结构设计进行分析,为侧门玻璃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双曲率车门玻璃的圆环面拟合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复杂玻璃形面及其运动轨迹的分析,提出一种双曲率玻璃的规范化拟合方法,建立了圆环面车门玻璃的数学模型,从而形成一套从车身外表面光顺、车门玻璃确定到玻璃升降器设计的标准化流程。  相似文献   

7.
玻璃升降器的升降基准线对指导车门导槽、车门玻璃、车门玻璃密封条的设计以及玻璃升降器系统玻璃升降的平稳性起到重要作用。本文着重介绍了玻璃升降基准线的设计方法,并简要介绍了该设计方法产生的原理。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车窗玻璃升降器的结构、设计匹配、生产制造分析了车窗玻璃升降器上升缓慢故障的原因,并提出改进方案。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聚碳酸酯材料的基本性能,从减重潜力、车辆安全性、设计自由度和零件集成设计、尺寸稳定性、隔音性能等方面将传统无机玻璃和聚碳酸酯塑料玻璃进行了对比;还介绍了聚碳酸酯车窗的成型工艺。结果表明,聚碳酸酯塑料玻璃除具备与无机玻璃相似的隔音、耐磨和耐候等性能以外,还具有使汽车车身轻量化、出众的安全性能、自由的设计造型、优异的隔热效果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车门设计的方法和过程,包括内外板、门锁、铰链布置、运动校核、玻璃升降器布置、车门玻璃的设计。通过对设计过程的介绍,阐述了基于设计硬点和主断面的车门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1.
汽车车门玻璃升降器软件是在UG软件平台上开发的基于知识的参数化设计专家系统,其关键问题是如何重构玻璃面来精确模拟玻璃在导轨里的真实运动。综合运用UG的知识驱动自动化技术,提出一种基于知识驱动的优化过程和方法,拟合出了螺旋曲面作为运动分析的玻璃曲面,以精确模拟玻璃在导轨里的真实运动。测试结果表明,该优化技术可满足企业对于玻璃升降器的设计布置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2.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消费观念的改变,消费水平的提高,玻璃升降系统已经变成汽车的一项标准配置。玻璃升降器经历了由手动到电动的转变。随着电动玻璃升降器大量普及,侧门由纯机械部件变成机电一体化的部件。升降系统作为一个系统部件,涉及呢槽、侧门钣金、玻璃、升降器、导轨等结构的设计及布置。本文重点阐述升降器原理及结构,常见问题处理方法,以期实现理论对工程实践的指导。  相似文献   

13.
田永  韦俊 《天津汽车》2012,(8):17-20
车门密封条是汽车车门的重要组成部件之一。文章介绍了车门密封条的种类与材料的选择,研究了玻璃导槽、内水切、外水切、门密封条及门槛条等车门密封条的典型断面结构,分析了这些断面的不同功能与设计准则,展示了密封条的微观结构与配合关系。最后得出结论:断面设计是密封条设计的关键,直接影响密封条的性能,同时为后续的密封条设计开发提供参考与支持。  相似文献   

14.
Installed between metallic DIW (Door in White) panel and nonmetallic door glass, automotive window seals has great influence on customers’ perception of NVH (Noise-Vibration-Harshness) performance. Recently, aerodynamic effect on ride comfort attracts increasing research interest. The external load causes unsteady pressure on glass, which is finally transferred to window seals and leads to complicated vibration and increases interior noise level. However, non-linearities of hyper-elastic material, rubber-glass contact and large deformation behavior make the construction of window seals constraint model much more difficult, thus impeding further analysis and optimization. A new window seal design method is proposed featuring in considering aerodynamics-induced load and nonlinear constraint. Firstly, by SST ? k ? ε (Shear Stress Transport) turbulence model, external flow field of full-scale automotive is established by solving three-dimensional, steady and uncompressible Navier-Stokes equation. With re-exploited mapping algorithm, the overall aerodynamic pressure is extracted and matched to local window as external loads for seals, thus taking into account high speed fluid-structure interaction. Secondly, based on functional equivalence and mathematical fitting, new surrogate constraint model is presented. The unitedseal CLD (Compression Load Deflection) curve is synthesized after translations and transformations from two semi-seal CLD experimental measurements of inner and outer lips. It is then fit to complex exponential function, making seal constraint equivalent to a surrogate elastic constraint with variable stiffness. Experiment is performed to verify the constraint surrogation effectiveness. Finally, case study of window seal design under high speed is investigated. After seal optimization based on the new method, windows seals’ maximal displacements have decreased. The improved seal-glass fitting status shows better NVH quality of window seal in high-speed condition.  相似文献   

15.
现在汽车大多采用电动车窗,但单纯无防夹功能的电动车窗在自动上升期间存在着较大的安全隐患,因此很多汽车都采用了电动防夹车窗。本文结合汽车车门控制模块设计的项目实践,深入探讨电动防夹车窗的控制策略和功能实现,以提高电动防夹车窗的稳定性、可靠性、高自适应性。  相似文献   

16.
文章基于有限元法,采用ABAQUS软件,对某SUV车型前门系统进行了CAE抗凹、窗框刚度、扭转刚度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前门窗框刚度、扭转刚度、和抗凹性能满足设计目标。  相似文献   

17.
周银 《汽车文摘》2020,(5):60-62
主要针对汽车车门玻璃在下降过程中由于内水切"咕噜咕噜"异响问题的研究,结合实车案例分析影响内水切升降过程中异响的原因,并通过不断的设计优化断面和调整CLD值效果验证,最终解决异响问题;弥补了设计阶段需注意控制的相关设计参数,为以后新项目的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