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轨道交通弱电系统高精度时间同步问题,基于网络时间同步协议,提出了轨道交通网络化时间同步的机制,并给出时间同步的构架。在此基础上,对轨道交通系统中时间同步的关键问题如同步精度和周期、安全等进行论述,提出了轨道交通时间同步的实施方法。  相似文献   

2.
简述了上海轨道交通线路级时间系统的架构和现状.对时间系统设备的故障进行分析后发现,二级母钟设备的故障数量最高、存在的问题最多.为了进一步提高上海轨道交通线路级时间系统的稳定性、时间同步的有效性,提出了上海轨道交通线路级时间系统的优化方案,即:删去弱电系统的车站时间同步主机这一层级设备,利用既有传输端口、时间系统主机端口,通过新增交换机的方式来实现车站的时间同步从机直接与系统主机申请校时.经分析,该优化方案能进一步提升时间系统的功能、消除设备安全隐患、降低建设成本、减少设备运维的用工成本,可为城市轨道交通的新线建设、旧线改造提供指导性建议.  相似文献   

3.
前言     
正随着我国轨道交通网络建设规模与运营里程的快速增长,轨道交通系统能耗已成了影响运营成本、决定是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国家"十二五"规划中对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做了非常严格的规定,轨道交通作为能耗大户,责无旁贷,必须考虑节能减排的措施和方法。牵引系统是轨道交通车辆的机电能量转换单元,其性能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轨道交通车辆的动力品质、能耗、控制特性与安全性,因而是轨道交通车辆节能升级的关键。具有高效率、高功率密度的永磁同步牵引系统是近年来国际上正在积极研究、探索的新方向,在经过了样机开发、线路试验的历程后,永磁同步牵引系统正逐步  相似文献   

4.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的发展.时钟系统在轨道交通通信系统中的地位越显重要,线网时钟系统的建设不仅对全网时间分配起到统一的作用,同时对整个通信网的高效业务承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广州地铁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建议方案,并对其他城市的轨道交通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修建轨道交通系统对城市经济的影响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我国地区经济的持续发展、城市范围的扩大和人口增加,开始出现城市群和都市区。城市轨道交通以其运能大、速度快、污染低将成为适应这一城市发展要求的重要交通方式。通过对轨道交通系统的经济对比分析,认为有必要就轨道交通系统的建设、运营对城市经济的影响进行分析,提出修建经济实用型轨道交通系统应重点研究的前提条件,以有利于我国轨道交通建设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牵引传动系统是轨道交通车辆装备实现机电能量转换的“心脏”单元,其性能在某种程度上决定轨道交通车辆的动力品质、能耗和控制特性,是轨道交通车辆节能升级的关键系统。而永磁同步牵引系统以其高效率、高可靠性和低能耗的优势特点,受到轨道交通行业的密切关注。文章阐述深圳地铁10号线永磁同步牵引系统批量装车概况,重点分析永磁同步牵引系统组成及优势,指出推广应用永磁同步牵引系统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7.
永磁同步牵引系统在轨道交通领域已逐步进入到工程化和商业化应用阶段。株洲南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在沈阳地铁上首先实现了该系统的装车试验,对于我国轨道交通牵引系统技术的自主创新具有积极而深远的意义。文章在简要介绍国内外轨道交通永磁同步牵引系统发展技术现状的基础上,阐述了该系统的技术优势及态势,同时阐明其在轨道交通领域内的应用挑战,为该系统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重载组合列车分布式动力机车无线同步操控系统是为解决长大重载组合列车的开行而设计的主要控制系统.分布式动力机车无线同步操控系统通过建立无线列车骨干网实现各重联机车的无线通信,从而传递机车控制指令和反馈机车工况,并通过各级网络的配合和机车之间的协同满足重载组合列车运行的要求.分布式动力机车无线同步操控系统的成功研制和批量应用为重载货运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保证.  相似文献   

9.
城市轨道交通综合自动化系统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实施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必要性,介绍了国内外轨道交通采用综合自动化系统的概况.论述了轨道交通综合自动化系统的优点及实施可行性.提出了适合于我国轨道交通发展的综合自动化监控系统集成度方案:构建一个分层分布式的计算机集成系统平台,尽量地将子系统互联,实现资源共享,实现全系统统一协调管理.对各类接口应进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系统的应用开发也是综合自动化系统实施中的重点之一.  相似文献   

10.
分析轨道交通传输网承载的业务类型,探讨各系统的组网及接口要求,并结合当前轨道交通传输网制式的选择,根据轨道交通传输网需承载大量宽带IP数据业务的要求,引入基于全IP分组交换的PTN(分组传送网)技术,符合技术发展方向;研究轨道交通采用PTN传输技术的网络拓扑、环网保护、QoS保证、时间同步方式等。  相似文献   

11.
针对轨道交通AFC(自动售检票)系统的车站售检票设备使用的培训现状,从实际需要出发,给出了一种轨道交通车站售检票设备仿真系统的设计方案.以上海轨道交通6号线AFC系统的车站售检票设备为厚型,设计和实现了一种基于分布式三层结构的轨道交通车站售检票设备仿真系统,重点介绍了系统的架构以及各功能模块的设计.  相似文献   

12.
轨道交通永磁同步牵引系统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0,他引:6  
由于体积小、重量轻、效率高、功率密度高的特点,永磁同步电机近年来受到轨道交通行业的密切关注。阐述了永磁同步电机的发展概况、优点及其结构,并从实现轨道交通直接传动和直接替换现有异步牵引系统两方面阐述了目前永磁同步牵引系统的研究概况,同时介绍了南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在永磁同步牵引系统所开展的工作。综合技术趋势和工程化,从系统设计策略、主电路结构、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策略以及运营维护等方面对永磁同步牵引系统进行了具体的分析,为永磁同步牵引系统的研究应用提供参考,以积极推动我国永磁同步牵引系统的技术发展。  相似文献   

13.
过程数据库作为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系统的实时数据中枢,其可靠性对整个综合监控系统的持续稳定运行至关重要.冗余是保障可靠性的有效技术.提出了一种适用于综合监控系统的过程数据库分布式冗余框架.该框架针对综合监控系统中实时数据相关的各种特征,在冗余过程数据库的分布、同步和故障容错等方面分别采用了适合的策略,从而更有效地实现了过程数据库的冗余,保障其可靠性,为综合监控系统持续可靠运行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刘兰杰 《中国铁路》2023,(11):58-63
联锁系统是轨道交通系统中最基础的信号子系统,该系统对可靠性和安全性均有较高要求,为满足这些要求,需要对联锁系统的硬件和软件分别采取特殊的安全技术措施。从系统硬件结构、热备冗余功能和通信接口3个方面进行设计,并在设计过程中分别实施安全措施。在系统硬件结构设计中,采用组合式故障安全技术,从系统的内部独立性和外部独立性进行考虑;系统冗余功能设计中采用双机热备冗余功能,功能上重点考虑双机同步、双机切换、备系热备的逻辑进行设计;系统通信接口设计采用序列号、时间戳、CRC等技术保证通信数据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阐述轨道交通CCTV系统不同的技术实现方式的优点和局限性,提出了对轨道交通通信传输系统的要求及其应具有的特性,并对CCTV系统所应用的不同编解码技术的标准和发展等方面进行了论述,指出传输系统的技术性能特点在轨道交通CCTV系统应用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目前轨道交通信号系统领域内3种通用的安全计算机架构(包括三取二安全架构和二乘二取二安全架构),分析了安全计算机内部处理对时间同步的需求。建立2种安全计算机内部同步模型,并针对这2种同步模型提出了相对应的时间同步方案。依据方案在实验室环境中对三取二安全计算机、二乘二取二安全计算机分别进行了内部时钟同步验证,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2种同步方案,能够使安全计算机内部时间同步精度达到2 ms以内,满足目前轨道交通信号系统领域内绝大多数应用要求。  相似文献   

17.
介绍轨道交通领域综合监控系统数据的存储、提取及运算的过程,并以北京、南京等为例分析当前存在的效率问题,提出采用map-reduce分布式运算以及窗口算法,解决中心大数据量信息处理的效率问题。介绍map-reduce算法原理以及窗口算法,对采用传统方式解决大数据同步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利用简化map-reduce任务分发解决轨道交通数据的处理效率问题,最后其对应用领域进行扩展,可推广到轨道交通领域任何的分布式应用中。  相似文献   

18.
基于以太网的第2代分布式列车网络控制系统(DTECS-2)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沙市轨道交通1号线车辆采购项目的其中1列车被要求采用基于以太网的第2代分布式列车网络控制系统。介绍了该系统的功能需求、系统架构、系统性能,并与传统的基于MVB(多功能车辆总线)的分布式列车网络控制系统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9.
随着芯片处理能力的迅速提高,交换机内部由报文转发机制所造成的瓶颈亟需解决。介绍了在华为新型(S6500系列)交换机上实现报文三层转发的分布式处理系统的原理,详述了分布式交换机对整机三层转发表的维护机制及ARP的分布式处理和表项同步机制。  相似文献   

20.
为将铁路客票系统数据应急模型由集中式改造为分布式,通过分析比较分布式系统关键技术特点,研究区块链应用技术,设计了基于应急交易私链和应急数据私链的双链客票智能应急模型,并从网络拓扑架构、同步机制、数据结构组织等方面详细阐述了客票智能应急系统的实现。该模型较好地满足了客票应急系统分布式同步、快速响应和数据可追溯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