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重发科技》2004,(3):21
陕西重型汽车有限公司与德国MAN公司在北京签署合作协议,全面引进MAN高端产品和重卡整车技术。协议规定,陕西重汽引进MANF2000重型车驾驶室技术、底盘技术、重卡驱动桥技术和模具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2.
<正>第1季度中国重汽共销售整车4.6万辆,其中重卡约2.7万辆,这主要得益于2015年产品结构的调整和曼技术平台产品逐渐得到市场认可。本届上海车展,中国重汽的展台面积虽然不是最大的,但展品数量却非常丰富,共展出9款整车、15款零部件。其中,整车展出7辆重卡及专用车,2辆轻卡及微卡;零部件展出8款发动机、4款车桥及多款变速器和差速器,彰显了中国重汽强大的技术实力和最新的市场定位。  相似文献   

3.
司康 《汽车与配件》2011,(13):32-36
回首本世纪的第一年——2001年,可以说是中国重卡行业蓬勃发展的元年。这一年发生的标志性事件对中国乃至世界的重卡竞争格局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000年7月,亏损83亿元的原中国重汽集团一分为三。济南重汽改称“中国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划归山东省管理;重庆重汽和陕西重汽分别重组为“重庆红岩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和“陕西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4.
据陕西重汽内部消息,陕西重汽今年的销售目标为3万辆,增幅接近100%。但陕西重汽市场部刘科强经理却告诉笔者者;100%的增幅是建立在对陕西重汽自身能力正确评估的基础之上的,陕西重汽自主品牌的06新款德龙F2000、骑士重卡彰显威力,将成为陕西重汽冲击市场的有力武器。  相似文献   

5.
冯靖 《时代汽车》2006,(12):91-91
中国重汽首批国Ⅲ金王子重卡交车仪式暨国Ⅲ产品推介会11月16日在北京举行。以此为契机,中国重汽品牌的国Ⅲ重卡开始正式批量投放市场。  相似文献   

6.
《世界汽车》2004,(8):54-57
5月18日,陕西重汽与德国曼公司签署全面引进曼公司主端产品和重卡整车技术的合作协议。协议规定,陕西重汽引进全球畅销的MAN F2000重型车驾驶室技术、底盘技术、重卡驱动桥技术和模具生产制造技术。在此之后的5月21日,曼公司在北京召开TGA卡车新产品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曼公司推出最新一代卡车"Truckn0IogyGeneration"的旗舰产品-TGA,现已投放中国市场。在6月10日的第八届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上曼TGA再次亮相。  相似文献   

7.
2004年5月18日,陕西重汽与德国MAN公司在北京钓鱼台签署了全面引进MAN公司高端产品和重卡整车技术的合作协议。协议规定,陕西重汽引进全球畅销的MANF2000重型车驾驶室技术、底盘技术、重卡驱动桥技术和模具生产制造技术。这是双方继2003年10月在慕尼黑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之后  相似文献   

8.
<正>本届车展以"畅想绿色未来"为主题,吸引了来自国内外众多知名汽车企业参与其中。尽管商用车区域第一军团的重量级企业如东风商用车、中国重汽、陕西重汽无缘本次车展,但以集瑞重卡、长安重卡、大运重卡等为代表的新生力量的强势出击,以及新能源产品、轻量化产品的频繁亮相给关注本次北京国际汽车展的业内人士同样带来了一场酣畅淋漓的视觉享受。  相似文献   

9.
正2020年的重卡市场,风起云涌,亮点频出。其中,中国重汽用数据、业绩和产品,向外界传递出最强音:中国重汽重卡"卖火"了。中国重汽提供的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重汽销售重卡27万8415辆,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64.3%,增速高于重卡行业26.1百分点;12月重卡市占率达20.5%,未来市占率有望继续提升。  相似文献   

10.
我国的重卡经过了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已经在生产企业数量、车型种类和产销量等方面具有了一定的规模。目前,一汽、东风、中国重汽、北汽福田、陕汽和重庆红岩共同占据了国内重卡市场90%以上的份额,但真正作为重卡的代表企业还主要是中国重汽和陕汽,中国重卡产品的发展方向也势必  相似文献   

11.
中国重汽战略合作伙伴联谊会暨首届中国重汽豪卡(HOKA)杯高尔夫名人邀请赛于2010年10月15日在风景秀丽的北京郊区举行。据了解,这是国内重卡企业首次举办高尔夫比赛。  相似文献   

12.
编者的话     
2000~2010年,风雨十年,中国重卡行业经历了一系列的合资合作、企业重组和各种分分合合:早期有东风·日产整体打包合资成立东风汽车有限公司,还有中国重汽与沃尔沃的合作失败,湘火炬并购红岩与陕西重汽的失败,以及中国重汽与潍柴的“情变”;中期有上汽与依维柯入主红岩,广汽与日野合资;近期有福田与奔驰合资,中国重汽与曼合作,江淮与纳威司达合资……本期将用数据来见证中国重卡行业十年竞争格局的变迁。  相似文献   

13.
近日,中国重汽副总裁韦志海率考察团在印度进行了为期8天的考察活动,重点对印度国内重卡汽车市场现状、重卡制造业现状及国际贸易环境等进行了系统考察。考察期间,韦志海率团先后拜访了中国驻印度大使馆经济商务参赞处和印度汽车制造商协会,就中国重汽产品、出口市场情况、发展前景及开拓印度市场意向等作了介绍,同时,就印度的政治、经济、  相似文献   

14.
为了能在2010年实现既定的销售目标,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各重卡企业都推出了新产品以满足用户的需要及应对竞争对手的挑战。有的企业对现有主力车型进行改进提升,以求焕发新的活力,有的企业拿出了经过长期开发的新产品,希望能在市场中出奇制胜。纵观2010年中国重汽、陕西重汽的部分重卡新品,无论是技术还是配置水平都有很大提升,一方面展示了中国重卡的制造水平,另一方面也为用户购车提供了更多选择。  相似文献   

15.
2004年10月,中国重汽推出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HOWO系列重型卡车。该车多项指标达到世界一流水平。HOWO系列重卡,是中国重汽面向国内外市场开发的“国际化产品”.中国重汽在引进20多年的品牌车后,终于有了自主品牌的产品。  相似文献   

16.
《驾驶园》2011,(11):40-40
今年前9个月,中国重汽集团重卡出口达到1.65万辆,比去年全年增长12%,今年全年重卡出口有望超过2万辆。在精耕国内市场的同时,中国重汽大力实施国际化战略。日前,中国重汽集团成功交付尼日利亚Dangote集团三批共计1500辆重卡。这1500辆重卡是中国重卡企业整车一次性出口非洲的最大订单。  相似文献   

17.
在"做精做专"还是"做大做强"面前,重汽选择了后者。对于重汽的发展前景,德国曼公司高层给出的预测是:到2025年中国重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商用车企业。中国重汽,一家最有条件把重卡做精做专的商用车企业却选择了走向"大而全",它已经不能满足于在重卡领域的成功,从之前长达数年专注于重卡向重、中、轻、客、特、工程机械全面迈进。2012年重卡市场的再次下挫似乎已经初步肯定了重汽的选择,那么在市场形势愈加复杂的未来,拥有庞大产品线和体系的重汽如还能延续稳健的表现,则才能真正表明其战略选择的正确性。量平台中重卡上市,产品结构调整初步完成2012年12月15日,一年一度的中国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暨中国重汽(香港)有限公司2013年商务大会在济南举  相似文献   

18.
近日,中国重汽济宁商用车公司豪瀚重卡首发仪式在南京举行。 豪瀚系列商用车是中国重汽针对市场变化、调整产品结构推出的最新的轻量化车型,产品汇集了奔驰技术、斯太尔技术和中国重汽自身技术的优势,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优化匹配设计。  相似文献   

19.
<正>中国重汽经过近些年的延伸式发展,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全系列商用车集团,在重卡、中卡、轻卡、大客、特种车等领域全面开花结果。其产品不仅畅销国内,还远销国外诸多国家和地区。其中,中国重汽生产的重卡在海外市场的表现尤其亮眼,成为中国重卡行业在海外市场占有率一直居于首位的品牌;而且中国重汽呈献给国际市场的"SINOTRUK"品牌,已成为被海外用户广泛认可、喜爱的国际品牌。连续14年重卡出口排名全国第一  相似文献   

20.
庄严 《商用汽车》2008,(4):83-84
2007年对于中国的重型卡车制造行业来说,是高速发展的一年.其中以中国重汽、陕西重汽、上汽依维柯红岩为首的斯太尔集团军,在整体数量上实现了突破,改变了中国重卡的市场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