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 毫秒
1.
磁浮铁路作为一种新型轨道交通系统,是未来铁路建设发展的重要方向。磁浮铁路技术标准体系是铁路行业标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规范和引领磁浮铁路发展中发挥基础性作用。本文梳理了国内外磁浮铁路技术发展情况,介绍了磁浮铁路工程的系统组成及专业构成。根据国家铁路局发布的《铁路标准化“十三五”发展规划》,分析了现有适应轮轨铁路建设的铁路行业标准体系的特点。通过比较分析,明确了磁浮铁路技术标准体系的定位及建设原则,提出将磁浮铁路技术标准体系分为工程建设标准、装备产品标准和运营服务标准三大板块,并根据工程建设阶段及各标准作用的不同,将工程建设标准细分为基础、综合、专业、管理四类三个层级,进而形成系统结构完备、统一协调高效、科学先进适用的磁浮铁路技术标准体系。最后给出磁浮铁路技术标准体系建设和标准编制建议。  相似文献   

2.
基于OpenGL的磁浮铁路实时三维可视化技术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应用于磁浮铁路的实时三维可视化技术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结合磁浮线路的具体特征,基于分割一合并的思想构建了磁浮铁路三维模型.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了基于OpenGL的可视化及渲染、三维实时动画及交互技术,开发实现了适合于高速磁浮铁路的实时三维可视化平台.实践表明,该技术执行效率高,渲染真实感强,方法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3.
随着城市现代交通工具的发展,磁浮铁路今后将有可能在许多城市以崭新的面貌出现.日本的磁浮铁路已通过三年半的走行试验,日本运输技术及铁道部门组成的磁浮技术实用性评估委员会(以下简称"评估会"),从2000年3月迄今对超导磁浮铁路的实用性作了技术评估.为进行超导磁浮铁路实用性的技术开发,有关部门从1997年4月就在山梨实验线的先行区间(18.4 km)中正式开始走行试验.该项目开发由铁道综合技术研究所、东海铁路公司及日本铁道建设公团协同进行,国家也拨预算开发补助.这次"评估会"是根据3年多的走行试验结果进行实用性评估的.  相似文献   

4.
尽管日本政府决定不为磁浮铁路提供资金支持,JR东海铁路公司还是准备在2010年开始东京-名古屋磁浮铁路的建设。这条磁浮线长290km,投资总额51000亿日元(450亿美元)。JR东海公司研究了各种建设方案,决定自己筹集建设资金。但东海公司的股票近来下跌了15%,给该计划的前景蒙上了阴影。东海公司认为在公司长期债务达到顶峰的2025年,这条磁浮线将开始运营,这样8年后债务就会回落到现在35亿日元的水平。东海公司认为,为缓解东京-名古屋东海道新干线的压力,建设这条磁浮铁路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高速磁浮是利用电磁力将车辆悬浮于导轨上,利用直线电机驱动列车前进的铁路系统,其悬浮导向系统、轨道梁系统、牵引运控系统等与高速轮轨有着显著区别。通过线路工程、轨道工程、桥梁工程、隧道工程及牵引供电工程、运行控制工程、无线通信工程等方面,对比分析了高速磁浮与高速轮轨主要技术参数,以期为高速磁浮工程设计与技术研究方向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高速磁浮对轨道结构精度、平顺性,桥梁频率、变形以及隧道内车辆气密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设计时要求桥梁一阶竖向自振频率不小于1.1倍列车通过频率;此外,高速磁浮采用地面控制、固定闭塞方式,1个分区只能有1列车运行,其信号控制、无线通信与牵引供电三子系统间耦合更为紧密,对车地无线通信数据传输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牵引定位数据时延要求不大于5ms。  相似文献   

6.
为了精确掌握高速磁浮铁路车站列车作业过程及相应的设备使用状况,为车站设备能力分析、车站作业组织优化等提供依据,针对具备列车始发终到能力的高速磁浮铁路车站,基于离散事件仿真框架,结合高速磁浮铁路车站作业过程和要求,定义17类车站作业事件及其关联关系、车站状态属性,设计高速磁浮铁路车站作业仿真算法,对高速磁浮铁路尽端式车站的车站作业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随着车站空线系数增大,相应的股道能力利用率普遍增大;始发终到列车占比和立折列车占比对车站股道及道岔利用率影响较高;所提出的仿真算法能够分析车站作业对车站相关设备利用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高速磁浮铁路工程造价涉及面广,投资额巨大,在现阶段高速磁浮已基本具备工程化试验条件的情况下,亟待结合高速磁浮铁路工程特点开展各类工程定额适用性分析。通过对高速磁浮土建、系统工程主要结构形式、工程内容梳理总结,对高速磁浮各类工程与现行铁路工程、城市轨道工程、市政工程等专业定额匹配情况开展研究,进而确定高速磁浮铁路专业定额体系,在具体应用中起到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袁维慈 《中国铁路》1999,(6):28-30,35
介绍了德国导磁浮铁路情况,归纳了京沪高速铁路工程选用轮轨方式的理由。  相似文献   

9.
与常规轮轨线路的道岔转换方式有所不同,中低速磁浮线路的道岔转换采用整体移梁方式。中低速磁浮线路具有与道岔自成一体的道岔转换系统,信号联锁与道岔转换系统之间为接口关系。在分析磁浮道岔控制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磁浮线路道岔启动电路的9个技术条件。对我国已开通的中低速磁浮线路道岔接口方案的优缺点进行对比分析后,提出了由联锁参与控制逻辑的道岔接口控制方案。针对该方案,提出了磁浮道岔控制电路中信号与道岔接口所需设置的继电器类型,并对道岔与信号的接口控制电路(包括道岔启动电路、道岔表示电路、道岔模式控制接口电路及综合后备盘接口电路等)提出了系统化的解决方案,以满足磁浮线路道岔启动电路9个技术条件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磁浮交通的发展现状,阐述了磁浮交通的技术特性,结合高速轮轨技术和上海磁浮示范线的设计建设情况,对磁浮交通运输组织、站场布置等有关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并对磁浮交通的应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杨金英 《铁道知识》1999,2(2):20-21
磁浮铁路的由来 磁浮铁路的产生源于人们对轮轨粘着式铁路局限性的认识。传统的轮轨粘着式铁路,是利用车轮与钢轨之间的粘着力使列车前进的。它的粘着系数随列车速度的增加而减小,走行阻力而随列车速度的增加而增加,当车速增至粘着系数曲线和走行阻力曲线的交点时,就达到了极限。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在本世纪60年代初,一些国家开始着手研究非粘着式超高速铁路。磁浮铁路就是非粘着式铁路的一种。  相似文献   

12.
随着磁浮交通的发展,对应不同阶段的售检票系统有着不同的需求.磁浮售检票系统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系统,它具有很多特有的功能要求,以及与其他系统的交互方式.基于目前上海磁浮交通系统,结合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和铁路售票系统的经验,提出磁浮交通售检票系统设计的一些基本思想和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13.
针对长沙磁浮快线工程的特点,通过现场模拟测试,对比相关标准规范,分析了铁路无线电子设备受中低速磁浮工程电磁干扰的影响情况。  相似文献   

14.
杨瑛 《铁道知识》1995,(2):40-41
磁浮铁路技术是当代最先进的铁道科技开发领域。最近几年,德、日、美、英等国已进入实用阶段,我国也开始起步。这些新进展开辟了一个未来铁道技术,特别是客运高速极为崭新的前景。 天轮高速火车成为现实 自1825年世界上第一条铁路和火车在英国出现,迄今170年,火车就是靠机车车辆的车轮在钢轨上滚动运行的。而磁浮铁路运输却完全突破了这个传统模式,它是利用电磁原理,使火车悬浮于地面钢  相似文献   

15.
磁浮车辆/高架桥垂向耦合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磁浮铁路为了实现高速客运,大量采用了封闭式高架线路,在德国msland磁浮试验线上,采用了混凝土简支梁和钢结构两跨连续梁作为高架线路的主要形式,本文以这两种结构形式为例建立了磁浮铁路车辆/高架桥垂向耦合模型。分别对不同材料和结构形式支承梁通讯不同车速时车桥耦合动力响应进行了住址计算,得到两种支承梁结构下系统动力响应特征及车速对耦合系统动力影响规律,为磁浮高架线路设计和进一步的系统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文末以我国青城山磁浮线现有的一组基本数据。对其车轿耦合动力响应进行了仿真计算。  相似文献   

16.
西欧4国高速铁路系统考察报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国铁路》1998,(6):38-46
较全面地介绍了欧洲以及德国,法国,西班牙,意大利高速铁路发展情况及特点,也淑及到摆式列车和磁浮铁路,归纳了考察的收获与价值。  相似文献   

17.
浅谈高速磁浮交通技术特性和站场布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磁浮交通的发展现状,阐述磁浮交通的技术特性,结合高速轮轨技术和上海磁浮示范线的设计建设情况,对磁浮交通运输组织、站场布置等有关问题进行有益的探讨,并对磁浮交通的应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正>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网报道,3月30日,随着第一批2 000 t磁浮铁路专用型钢在条材总厂大型分厂成功下线,武钢的精品长材又迎来了新产品的诞生——磁浮铁路专用型钢CF235D。首批产品实物质量检验结果表明,该钢  相似文献   

19.
磁浮系统是利用异性相吸、同性相斥的电磁感应原理,以直线电动机驱动车辆,运行时车体悬浮或吸浮于轨道上面,并与之保持一定间隙的铁路。磁浮系统所用的车辆通常称为磁浮列车。磁浮列车运行时,没有轮轨间的摩擦,不受黏着条件的限制。  相似文献   

20.
2015年前北京轨道交通投资3312亿,青海以青藏铁路为纽带加快铁路建设进程,中国首辆高速磁浮样车交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