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海事局最近在北京宣布,面向大众服务的中国沿海无线电指向标-差分全球定位系统(RBN-DGPS),已于1月1日零时正式开通.我国沿海从鸭绿江口到西沙群岛,所有沿海港口、重要水域和狭窄水道,都将得到覆盖或多重覆盖.这不仅使我国拥有了现代化的海上高精度导航定位系统,实现了与国际接轨,而且更加有效地保障了船舶航行安全,实现了对传统无线电导航技术的重大突破和改革.……  相似文献   

2.
<正>沿海无线电指向标-差分全球导航卫星系统(RBNDGNSS)是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地基增强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系统利用沿海无线电指向标播发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差分修正信息(工作频率:283.5KHz~325KHz,频道间隔500Hz),为沿海用户提供高精度定位服务。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在全球推广,目前已覆盖全球大多数沿海地区。中国海事局参照RBN-DGPS的国际标准制定了中国沿海无线电指向标-差分全球定位系统(RBNDGP S)规划,并从"九五"期间开始建设我国沿海  相似文献   

3.
我国RBN—DGPS的现况及使用该系统应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宏才 《天津航海》2001,(1):42-46,48
本文着重论述和介绍了我国RBN-DGPS系统的现况及使用该系统应注意的问题。RBN-DGPS无线电指向标-差分全球无线电定位系统是一种由无线电指向标发射台播发DGPS修正信息向用户提供高精度服务的助航系统。我国有关部门参照国际标准制定了中国沿海无线电指向标-差分全球定位系统规划,并已部分实施。但使用RBN-DGPS存在的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诸如受GPS系统本身的技术局限性的影响;美国政府对GPS政策影响的问题;其它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竞争的问题及RBN-DGPS本身技术的局限笥影响的问题等等,这些因素也将影响RBN-DGPS系统被广泛地使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RBN-DGPS台链在我国的分布情况并着重论述了使用该系统存在的问题。RBN-DGPS无线电指向标-差分全球无线电定位系统是一种由无线电指向标发射台播发DGPS修正信息向用户提供高精度服务的助航系统。我国有关部门参照国际标准制定了中国沿海无线电指向标-差分全球定位系统规划,并已部分实施。但使用RBN-DGPS存在的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诸如受GPS系统本身技术局限性的影响;美国政府对GPS政策影响的问题;其它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竞争的问题及RBN-DGPS本身技术的局限性影响的问题等等。这些因素也将影响RBN-DGPS系统被广泛的使用。  相似文献   

5.
王成 《航海》2014,(4):50-53
随着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完善,交通运输部海事局一直积极推动其在海事中的应用。基于航海无线电指向标的差分北斗增强系统是北斗应用的一种重要形式,北海航海保障中心天津航测科技中心设计研发了航海无线电指向标差分北斗和差分GPS的兼容系统,并进行了相关应用测试.系统的建成运行将为需要高精度定位导航的航海船舶提供一种新的选择,也对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国际海事标准化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全球首个电子海上导航服务系统(e-Navigation)“韩国版e-Navigation”已建成投入使用。韩国海洋水产部宣布,从1月30日开始,启动能够支持船舶安全航行的海上导航服务系统。全球首个电子海上导航服务系统(e-Navigation)“韩国版e-Navigation”已建成投入使用。韩国海洋水产部宣布,从1月30日开始,启动能够支持船舶安全航行的海上导航服务系统。海上导航服务系统是将信息通信技术应用于船舶航行技术的新一代海洋安全综合管理系统。其如同汽车导航仪一样,可向海上航行船舶提供海上交通状况和事故信息、气象信息等,并告知碰撞触礁等危险状况,是国际海事组织(IMO)为预防占整个海洋事故84%的人为过失引发的船舶事故,而采用的以大数据应用为基础的智能海上交通系统。该系统通过将复杂而又分散的各种海上、航行信息进行数字化和标准化。  相似文献   

7.
《舰船科学技术》2013,(8):103-107
为充分利用沿岸水域导航定位物标多的特点,依据传统陆标定位原理,引入磁方位传感器、高分辨率图像传感器等现代技术手段,设计基于电子海图显示与信息系统(ECDIS)的改进型陆标定位系统。所设计的定位系统能将对沿海物标进行观测信息直接传递给ECDIS,通过所建立船位求解模型对获得的信息进行分析处理,直接在ECDIS上显示船位。经过沿海水域的海上实船实验,所建立的定位系统能较快地获得具有较高精度的船位,可成为小型船舶沿岸航行较为有效的定位系统。  相似文献   

8.
基于DGPS、AIS、GPRS的船舶导航与监控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丁天冰 《世界海运》2006,29(3):48-49
为了保障海上人命安全,特别是在能见度不良情况下有效地保障船舶航行安全,综合应用高精度差分GPS定位技术、GPRS数据传输等技术实现了船舶导航与监控系统。该系统具有形势监控、本船监控、他船监控等功能。  相似文献   

9.
高精度的差分GPS船位数据是港口船舶导航的必要条件,沿海AIS岸基网为差分数据的广播提供了新手段,通过AIS标准消息格式和GPS差分信息国际标准RTCM-SC104格式的转换,能够实现基于AIS岸基网的GPS差分修正数据的播发,从而为改善沿海航行船舶定位精度提供新途径。  相似文献   

10.
在船舶的自动化导航系统中,结合了GPS和北斗导航技术,通过2种定位系统的数据融合,能够实现非常高精度的位置定位和导航服务。但是在陌生水域航行时,船舶依然可能会面临定位失败的问题,从而给船舶的安全航行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本文主要研究了人工势场法在船舶定位导航领域的应用,通过人工势场技术,船员能够快速对导航的位置信息进行监测,极大增强了定位的精度,特别是融合了导航算法后,能够实现自动化智能航行的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