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分析我国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援助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建立"一站式就业援助"体系,以服务高校毕业生就业和创业为目标,将政府、高校、企业、社会所能够提供的各种与高校毕业生就业和创业密切相关的资源加以整合,为高校毕业生提供高质量、高效率的就业服务,并就"一站式就业援助"体系的基本流程和功能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航海院校毕业生质量是衡量学校办学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 ,办学质量也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及时了解毕业生的情况 ,有助于航海院校动态地评估、监控学校教育教学及管理情况 ,并进一步掌握港航企事业单位对学校培养人才的满意程度与需求状况。面对当今世界日趋激烈的人才竞争及国际航运人才市场的东移 ,航海院校如何应对挑战 ,培养出更多、更好的高质量国际航运人才 ,已成为航海院校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为此 ,大连海事大学组织了对近年来毕业生质量情况的跟踪调查 ,现在此发表 ,以飨读者。由于篇幅较长 ,本刊将分两期刊登这份调查报告。  相似文献   

3.
刘天玉 《中国水运》2006,6(1):65-67
航海是特殊的行业,结合航海特点,应用网络开发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需求调查分析统计系统"服务于航海业,以提升高校航海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质量,促进航海人才配置的优化,满足我国及国际航海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随着将进入“十二五”,新时期、新阶段,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就业档案管理正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机遇、新挑战。在分析总结近些年毕业生就业档案管理的基础上,坚持“以人为本,以毕业生就业档案为本”的理念,全面推进“为毕业生就业建档,为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努力践行毕业生就业档案管理科学发展与实现自身发展的统一,开创档案事业建设发展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5.
对我国航海类专业毕业生就业政策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做好航海类专业毕业生就业工作,对合理配置航海类专业人才,保证航运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章结合工作实际,对过去及现在的就业政策加以回顾,对其将来予以展望,从而阐发对如何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6.
职业大学(以下简称“职大”)是适应改革开放以后人才市场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新兴教学单位。职大本着“重视素质教育,强化技能训练,注重实际运用,立足社会需要,努力办出特色”的原则,培养出具有一定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与一般普通高等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不同,职大毕业生适用“不包分配,择优录用”的原则,必须参加人才市场的竞争。用人单位(主要是“三资”或“民营”企业)可以从职大各个专业挑选合适的人才;职大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单位。在这种“双向选择”中,职大学生档案管理工作起到了桥梁  相似文献   

7.
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礼会对秘书人才的需求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秘书争业毕业生大部分将进入企业就业。秘书人才的培养必须通过实训。如何立足于现代企业所需的秘书类型来组织实训,强化秘书综合技能训练,造就适应企业需求的具有创新意识和职业能力的现代化高级秘书人才,是当前秘书专业教学改革所面临的迫切课题。近年来,我校文秘教研室坚持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秘书人才培养特色,加大力度改革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逐步形成了集创新性、实用性、操作性于一体的实训模式。  相似文献   

8.
《航海教育研究》2009,26(1):54-54
金融危机对航运人才市场的,中击,从各航海院校2009年的招聘会上已经露出端倪。从山东省2009届航海类专业毕业生就业双选会上了解到,本届到会的招聘单位共有72家,比2008年少了近1/3。  相似文献   

9.
陈勇 《中国水运》2014,(11):72-73
国际航运业发展对航海院校毕业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航海院校在学生就业教育中,以文化导引创新就业教育模式,融"航海文化、军事文化、企业文化"于一起,形成了极具特色的就业教育文化氛围,不仅可以丰富校园文化的内涵,而且能有力地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提升学生国际人才市场竞争力,促进了航海院校毕业生就业。  相似文献   

10.
总结目前我国航海类专业毕业生就业模式与政策,分析、借鉴国外航海类专业毕业生培养、就业模式与政策的经验和做法,提出适应新形势下航运业发展需求的我国航海类专业毕业生就业工作模式与政策等方面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