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提出了运用数理统计对船舶管子进行无余量弯管的方法,是管子加工工艺的一项改革。采用无余量弯管是实现管子制造先焊后弯的工艺基础,也是实现单机自动化的先决条件。文中列举实现无余量弯管的优点和取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王永强 《江苏船舶》2022,39(1):47-49
以国标GB/T和美标ANSI碳钢管为测试对象,采用船舶管系自动化生产线的2D德系数控弯管机,测试碳钢管在先弯后焊和先焊后弯条件下的各种工艺参数,分析不同工艺参数下的弯管回弹角、延伸率及椭圆度等质量参数,形成新2D弯管工艺.结果表明:新工艺参数可以有效地保证弯管质量,满足规范和工艺的要求,提高成品弯管的合格率;同时能提高...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不同弯径比弯管对气固两相流动特性的影响,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和离散单元法DEM耦合,对聚乙烯颗粒在不同弯径比水平-弯管输送中的运动特性进行数值模拟及试验验证.基于Eulerian坐标体系的κ-ε紊流模型,采用RANS方程对管内气流流场进行求解,并针对颗粒在管中的运动规律采用EDEM中Eulerian坐标法进行分析,将该CFDDEM耦合并行模型应用于气固两相流动的数值模拟中,定性分析颗粒的运动轨迹,定量分析颗粒碰撞数,体积分数和气体速度分布.结果表明:该CFD-DEM耦合并行模型能较好地模拟气固两相流动行为,随着弯管弯径比的增大,弯管中颗粒受到的离心力作用时间增长,并且不容易发生分散,同时,弯管中颗粒的碰撞数量增加;在竖直管中,颗粒首先沿管壁外侧分布,然后向内侧移动,最后沿管中心对称分布;弯管中的气相速度呈现内侧高于外侧的情况.  相似文献   

4.
王呈方  胡勇 《造船技术》1996,(12):15-18
本文介绍了数控弯管机弯管时的回弹补偿、起弯点修正和精确下料的处理方法,以及使用“智能弯管测量仪”测取并提供弯管工艺参数和为数控弯管机提供补偿修正加工数据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弯管是船舶管路系统中的常见部件,为准确预测弯管内部的磨损情况,[方法]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弯管内部的流场进行计算分析,主要从湍流模型对弯管流场计算的影响以及湍流模型对弯管处冲蚀磨损计算的影响这2个方面,对弯管内固、液两相流的磨损预测方法进行深入研究。[结果]结果表明:SST k-ω湍流模型结合Oka磨损模型可以较准确地计算弯管处的冲蚀磨损速率;湍流模型会给磨损计算带来显著影响,不仅影响最终磨损计算的数值大小,同时还会给预测的相对磨损分布情况带来明显差异。[结论]研究成果可为后续管路磨损预测的工程应用提供相关依据。  相似文献   

6.
提出冷弯和热弯的区别和应用,弯管的几个参数包括弯模、起弯点、弯头圆弧长度、下料长度等的概念及基本计算,弯管机弯模在Tribon中的设置和应用,可作为设计人员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张庆营 《造船技术》2010,(4):31-32,39
通过3台普通造船用弯管机进行弯管试验,对比了弯管后的弯曲处截面圆度和弯曲处管壁减薄率两个关键参数,确认普通船用弯管机很难弯制出高规格的海洋平台用弯管。提出了制订和执行统一的海洋平台与船舶行业的国家标准问题。  相似文献   

8.
江南造船厂管子弯曲的质量达到和部分超过日本的水平。对于弯曲半径在3D以下的弯头,椭圆度冷弯为8%,热弯为7%,而日本均为9%;减薄率冷弯和热弯分别为16%和5%,而日本则均为16%。而且弯管折皱基本消除。该厂直径在150mm以下的管子一般采用冷弯工艺;而直径大于200mm的管子则采用热弯。在弯管工艺上注意了三点:第一,调整管子内径与塞芯间隙适宜,d≤50mm时,间隙为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简述了推制机二步液压推进、中频感应加热、推弯牛角芯棒成形的管件推制机理,探讨了推弯RSφ377碳钢弯管的生产工艺特点和牛角芯棒的设计经验以及计算机的模拟。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简述了推制机二步液压推进、中频感应加热、推弯牛角芯棒成形的管件推制机理,探讨了推弯RSФ377碳钢弯管的生产工艺特点和牛角芯棒的设计经验以及计算机的模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